钟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点教授,中国韵文学会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地方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以健笔写柔情
——钟教授陪您读古诗词(28)
天 香
伴云来
[宋]贺铸
烟络横林,山沉远照,逦迤黄昏钟鼓。烛映帘栊,蛩催机杼,共苦清秋风露。不眠思妇,齐应和、几声砧杵。惊扰天涯倦宦,骎骎岁华行暮。〇当年酒狂自傲,谓东君、以春相付。流浪征骖北道,客樯南浦。幽恨无人晤语。赖明月、曾知旧游处,好伴云来,还将梦去。
此词写游宦羁旅、悲秋怀人的落寞情怀。这种题材,是柳永最擅胜场的。贺铸此词笔力遒劲,挥洒自若,不让柳屯田专美于前。就章法而言,平铺直叙,犹见出柳永的影响。但柳词融情入景,在描画自然景物上落墨较多;贺铸则融景入情,笔锋次要围绕着情思盘旋,又有着本人的面目,不尽蹈袭前人。
“烟络横林,山沉远照,逦迤黄昏钟鼓。”起三句写旅途中黄昏时目之所接、耳之所闻:暮霭氤氲,萦绕着远处呈横向展延的林带;天边,落日的余晖渐渐消逝在蜿蜒崎岖的群山中;模模糊糊传来一声声报时的钟鼓,告诉旅人夜幕就要降临。词人笔下的旷野薄暮,境界开阔,气象苍茫,于壮美之中显露出一缕悲凉。发端就精彩不凡,镇住了台角。
三句中,“络”“沉”“逦迤”等字锻炼甚工,是词眼所在。“烟络横林”,如作“烟锁横林”或“烟笼横林”,未尝不佳;但“锁”字、“笼”字诗词中用得滥熟,不及“络”字生新。且“锁”“笼”均为上声,音低而哑,而“络”为入声,短促有力。“烟”“横”“林”三字皆平,得一入声字介乎其间,便生脆响。若换用上声字,全句就软弱了。“山沉远照”,“沉”字本是寻常字面,但用在这里,却奇妙不可胜言。它,使连亘的山脉在读者的感觉中幻作了湖海波涛,固态呈现为流质;又赋虚形以实体,竟然令那漫漶的夕曛也甸甸焉有了分量:其作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至于“逦迤”,前人多用以描述山川的绵延不断,如三国魏吴质《答东阿王书》:“夫登东岳者,然后知众山之逦迤也。”唐韦应物《澧上西斋寄诸友》诗:“清川下逦迤。”词人巧借来描写钟鼓声由远及近的迢递而至,这就写出了时间推移的空间陈列,使听觉感受外化为视觉抽象。凡此种种,都是值得我们悉心体味的。
“烛映帘栊,蛩催机杼,共苦清秋风露。”次三句仍叙眼前景、耳边声,不过又益以心中情,且场面有所转换——由旷野之外进入客舍之内,时间也顺序后移——此时已是夜静更深。蜡烛有芯,燃时滴泪;“蛩”即蟋蟀,秋寒则鸣。这两种意象,经过一代代诗人的反复吟咏,积淀了深重的“伤别”和“悲秋”的义蕴。“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这是杜牧《赠别》诗中的名句。“蟋蟀不离床,伴人愁夜长”,这是贺铸本人的新辞(《菩萨蛮》)。两句正好用来为此处一段文字作注。“共苦”者,非“烛”与“蛩”相与为苦,而是“烛”“蛩”与我一道愁苦。词人心中自苦,故眼前烛影、耳边蛩鸣无一不苦也。
“不眠思妇,齐应和、几声砧杵。惊扰天涯倦宦,骎骎岁华行暮。”烛影摇曳,蛩声颤抖,愁人已不能堪了,偏又“断续寒砧断续风”“数声和月到帘栊”(李煜《捣练子》),因思念征人而夜不成寐的女子正在挥杵捣衣,预备捎给远方的夫婿——这直接包含着人类情感的声音,当然比黄昏钟鼓、暮夜虫鸣愈加强烈地震撼了作者那一颗厌倦游宦生活的天涯浪子之心,使他格外思念或许此刻也在思念着他的那个“她”。可是,词人还不肯即时便将此意和盘托出,他蓦地一笔跳开,转从砧杵之为秋声这一侧面,来写它对本人的震动:啊,岁月如骏马奔驰,又是一年即将结束了!
“当年酒狂自傲,谓东君、以春相付。流浪征骖北道,客樯南浦。”岁月的流逝也就是生命的流逝,季节的秋天使词人痛楚地意识到了人生的秋天。过片后四句,二句一挽,二句一跌,叙写青春幻想在生命历程中的破灭:年轻时髦气使酒,自视甚高,满以为司春之神“东君”会加意垂青,在本人的生活道路上洒下一片明丽的春光;谁晓得多年来仕途坎坷,沉沦下僚,竟被驱来遣去,南北奔波,无有宁日呢?须加留意的是,“流浪”二句中省去了“长年来”“不意”(不料)等字面,阅读时应对照前二句中“当年”“谓”(以为)之类提示,自行补出。散文句法有“承前省略”“探后省略”,此处则是诗词句法中的又一种特殊省略,不妨以“对照省略”名之。这一省略形成了“流浪”二句的突如其来之势。如此不用虚字斡旋而径对上文作陡接急转之法,即词家所谓“空际转身”,非具大神力不能也(说见清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
“幽恨无人晤语。”青春消歇,事业蹉跎,词人自不免有英雄失路的深恨,欲向知己者诉说。然而冷驿长夜,形只影独,实无伴侣可慰寂寥。此句暗里反用《诗·陈风·东门之池》:“彼美淑姬,可与晤语。”几经腾挪之后,终于以极为委婉的表达方式将本人因听思妇砧杵而触发的怀人情绪向读者作了坦白。其所深切思念着的这位“淑姬”,可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啊!
“赖明月、曾知旧游处,好伴云来,还将梦去。”“淑姬”既已逗出,就不需再忸怩作态了,于是词人乃放笔直抒那千山万水所阻隔不了的相思:幸有天边明月已经窥见过我们欢会的秘密,它当然认识伊人的家了,那么,就请它陪伴着化作彩云的伊人飞到我的梦里来,而后再担任把她送回去吧!“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南朝宋谢庄《月赋》中传诵千古的名句,还不过是把“明月”作为一个被动、静止、纯客观的中介物,使两地相思之人从共仰其清辉中得到千里如晤的精神慰藉;词人却视“明月”为具备感情和主观行为能力的良媒,一如唐传奇中的“红娘”“昆仑奴”和“黄衫客”——天外奇想,诗中杰构,其艺术表现力终不肯受谢《赋》之牢笼。
晚清词学大师朱彊村,论词极矜严,不轻易评点作品,但却很推崇此词,特为写了一条眉批:“横空盘硬语。”的确,它以健笔写柔情,属辞峭拔,风格与一般婉约词的软语旖旎大异其趣。贺铸出身为一弓刀武侠,因而即便是写情词也不免时而显露几分英气。清陈廷焯《云韶集》评曰:“方回词,儿女、英雄兼而有之。”本篇又是典型的一例。
【附注】
〇蛩催机杼:蟋蟀鸣声若曰“织、织”,故言“催机杼”。“机”即织机,“杼”即织梭。唐郑愔《秋闺》诗:“机杼夜蛩催。”温庭筠《秋日旅舍寄义山李侍御》诗:“寒蛩乍响催机杼。”
〇骎骎岁华行暮:“骎骎”,马驰貌。《庄子·知北游》曰:“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郤(隙),忽然而已。”故以“骎骎”言岁月流逝之速。
〇当年酒狂自傲:汉代直臣盖宽饶为人刚正公廉,任司隶校尉,弹劾不法官吏无所回避,公卿贵戚皆恐惧,莫敢犯禁。他曾说“我乃酒狂”(喝多了酒就会发酒疯,实即性情耿介、使酒任气之意)。见《汉书·盖宽饶传》。贺铸也疾恶如仇,刚直不阿,喜面刺人过,虽对炙手可热的权贵也“极口诋无遗辞”。见叶梦得《贺铸传》。因而,词中似有以盖宽饶自况之意。
〇好伴云来,还将梦去:“云”“梦”互文,实即“梦云”一辞。盖用《高唐赋》中神女入怀王梦之事。
【作者引见】
[宋]贺铸(1052—1125),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共城(今河南辉县市)人。宋太祖贺皇后的五代族孙。宋神宗熙宁初,以门荫入仕为侍卫武官。哲宗元祐年间,因苏轼等的举荐,改入文阶。曾通判泗州(今江苏盱眙一带)、太平州(今安徽当涂一带)。晚年隐居苏、常二州(今均属江苏)。他才兼文武,但由于秉性刚直,不阿附权贵,故而一生屈居下位,才干未能得到充分的施展。善作诗,有《庆湖遗老诗集》。尤以词著名,今存词二百八十余首,有《东山词》《贺方回词》等不同名目版本。其词题材较丰富;风格也多所变化,盛丽、妖冶、幽洁、悲壮兼而有之;又善于融化前人诗文成句,用韵严密,富有节拍感和音乐美。
编后语:
欢迎楼友们继续在公众号专辑后面,留言您想请教钟教授的有关诗词方面所有问题。答案会在本刊陆续公布。
编辑/章雪芳 校对/冯 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