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独家】复旦大学陈引驰:古诗文是我们的文化密码1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魔都语文课代表

华师大出版社《中文自修》

关注

恭喜你依旧关注“魔都语文课代表”

你将每天进步多一点,不知不觉,超越身边的人

全文共1175字,阅读2.5分钟获得知识升级

综合撰稿:程 赟 方济力

课代表的话:

5月31日,2018年度语文教育高端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逸夫楼成功举办,本届论坛的沿袭了多年来的主题——“品尝言语,行走人文”。组委会特邀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引驰、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徐默凡发表演讲。

今天,课代表先送上陈引驰教授的演讲内容,看陈引驰教授从实际例子出发详解他对基础教育中的古诗文教学的种种看法。无论你是老师、学生还是家长,相信一定都会从中有所收获!

古诗文教学的一些浅见

陈引驰

我个人认为基础教育中,古诗文的教与学,是塑造我们未来的文化认同的重要部分,因为它真正具有长远的价值,可以说是我们民族的“文化密码”。

那么应该怎样来学这些古诗文呢?

首先,选篇很重要。我晓得现在有很多语文老师尤其是高中语文老师会给学生们提供课本外的阅读篇目,但是选篇其实并不简单。选篇之难,不在选出可以读的好文本,难在平衡允当,不能提供相形而言不适当的作品。

举例来说:

朝天子·咏喇叭  

【明】王磐

喇叭,锁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那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

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这篇作品对于孩子来说,让他们学习的意义是什么呢?虽然表达了对当时的腐败社会的讽刺,但是太浅显了,如果让我来讲解的话,我也不晓得能给孩子们讲些什么。

贺新郎(国脉微如缕)

【宋】刘克庄

实之三和有忧边之语,走笔答之。

国脉微如缕。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试看取当年韩五。岂有谷城公付授,也不干曾遇骊山母。谈笑起,两河路。    少时棋柝曾联句。叹而今登楼揽镜,事机频误。闻说北风吹面急,边上冲梯屡舞。君莫道投鞭虚语,自古一贤能制难,有金汤便可无张许?快投笔,莫题柱。

这首词用了很多典,中心思想就是劝文人要投笔从戎,呼唤人们心中的英雄,但是“我劝天公重抖擞,形形色色降人才”难道不是更好吗?你就是让学生把这首《贺新郎》全文背下来又怎样样,他们将来会想到用其中的句子吗?

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这是一首很好的诗,很多人都晓得诗的前两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并且乐于让孩子们去背。但是你晓得吗?全诗的基调其实是很复杂、暗淡的。有专家就认为这首诗现实上是李白表达对当时政治局势的不满,这些内涵要怎样和孩子们解释?

所以,老师或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古诗文学习的篇目时一定要留意,选篇不在于多,而要选择真正适合孩子们的,难易度平衡的,才是最好的。

谈了选篇的问题之后,我要来谈一谈古诗文教育中的谙读成诵。古诗文到底需不需要读和背?我认为当然是需要的。进入古诗文的世界,得有相应的方式和路径。古文因为和我们现在的距离比较远了,对于一些人来说理解是有难度的,这个时候语感的培养很重要。“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让孩子把古诗文先囫囵吞枣地读下来,虽然孩子未必能完全理解,但是他多少会有体会,然后再逐字逐句地为他分析,读书、背书、温书交替,效果相信会更好。

那么,具体应该怎样“读”呢?诵读的重点在平仄与文气。只要平声可以拖长音,诗和文的诵读也不完全是一样的,但是今天的很多人并不了解。如何读虽然对于应试而言并不是最重要的,但是对于孩子理解古诗文,甚至是入门还是很有必要的。

另外,很多人对古诗文作品的分析与鉴赏也存在着误解。比如说,现在很多人都喜欢谈古诗文的意象和意境,但是“意象”和“意境”对于孩子来说太过深奥,他们甚至没有完全理解,最初都被他们用成了套路。所以,我们不妨和孩子们说一些实在的。姚鼐说过“格、律、声、色者,文之粗也”,“神、理、气、味者,文之精也”(《古文辞类纂序目》)。我们今天不讲“粗”和“精”,我们来讲“实”和“虚”。字词意指、句式语法、格律规范、篇章结构等等应该由实到虚一点点提升上去,头脑里有了这样的构架后再去看古诗文,就会愈加清晰明了。

举例来说:

一、字义辨识

我们今天的课本以及各种文史典籍都对古诗文做好了非常详细的正文,如果有不理解的,或是没有正文的,我建议可以去查《辞海》等权威字典,更好的方法则是你要读得多,这样能有所对照。

长干行

【唐】李白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逐个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拟行路难(其四)  

【南朝】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长干行》里的这个“坐”字是什么意思?有人说是“坐着”的意思,还有人认为是“因为”的意思(意义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中的“坐”)。那么哪一个解释是正确的呢?我认为应该是“坐着”的意思。如果你把这首诗和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比较就会发现,这句“坐愁红颜老”正是取自“安能行叹复坐愁”这句,而这里的“坐”绝不可能是“因为”的意思。

二、词的深意

有很多字词的背后有很多深意,在讲解的时候有很多东西可讲。比如说,

归园田居(其一)

【东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不足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其中的“性”字非常重要,庄子认为“保持本性的纯真”是非常重要的,对魏晋的文人有非常深远的影响。诗中陶渊明的“性”可以说是一种对山水的爱,更深层次的是对自在的追求。

三、结构

1、绝句的转机

苏台览古

【唐】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越中览古

【唐】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这两首诗虽然都是李白漫游东南时写的“览古”,但是两首诗却是非常不同的。第一首的前三句写的都是现在的场景,最初一句写的则是过去的人和事。而第二首诗的前三句写的都是过去,而最初一句写的却是现在。绝句通常都有转机,而这两首诗的“只今”就是转机关键词。如果把这两首诗翻译成英文来看,时态的变化就一目了然了。

四、关系

有一类诗歌表面上非常浅显易懂,但是要能发现其中的深意也很不容易,例如:

江南(江南可采莲)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中国文学史中有关“采莲”的诗、赋有很多,那么“采莲”这个题材的作品最重要的是什么?莲花、水和船上的人是最重要的。从这三个角度去看这首诗的话,最特别之处就在于诗中的“鱼”。我们怎样来理解这个“鱼”?我给大家提供一个角度,人看到了鱼,人随鱼动。以此展开进行思考。

五、时空

江雪(千山鸟飞绝)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江雪》是一个聚焦的过程,一个单向的过程。而杜甫的这首《绝句》从时空的角度来把握就更有意思了,黄鹂(近)——白鹭(渐远)——西岭(更远)——门(近),这样一个收放的过程非常值得品尝

六、情志——同一作者诗词比对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走在西湖边,这时突然来了一场大雨,一阵风吹来吹走了雨云,雨停了湖面又恢复了平静。这首诗写的仅仅是一场雨吗?我也不能确定,那么不妨和《定风波》比较着来看看。

定风波

【宋】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和《定风波》的内涵未必是一样的,但是从诗词的构想来看,二者是非常类似的。同样是写作者遇到了一场急雨,在《定风波》中作者很明显地表现出了一种旷达的态度,这种态度或多或少可以用在《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引申意义的理解上。

总结:古诗文对于中华民族的深远影响,使其成为语文教学中重要的部分,不只仅让孩子从中学到知识、读懂诗文,更重要的影响是塑造孩子的文化认同感。孩子学习古诗文不妨先“囫囵吞枣”,再慢慢消化;用笼统的方法去讲赏析,不照实实在在由实到虚地去进行。赏析古诗文需要分层次,但不是每一部作品都涉及每一个层次,需要丰富的对照和比较,这就是语文老师的功夫。

怎样看?

欢迎留言分享您的看法!

1

END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加入课代表的核心家长群!

关注后

请回复“小学”、“初中”、“高中”

获取不同家长群入口

【支持课代表,让我们做得更好】

课代表推荐上海初中、高中生阅读

《中文自修》全新出版的5月刊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以找到

课代表推荐上海小学生阅读

《中文自修》全新出版的5月刊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以找到

以及畅销魔都15年

初高中学生人手一本的

年度最佳作文选

2018年上海市中学生年度最佳作文选

畅销15年   初中生、高中生写作必备

2017-2018年上海市中学生优秀作文

2017年上海市中考作文一类卷

2017年上海市高考作文一类卷

以上推荐的

实用杂志、作文材料、精品图书

点击[阅读原文]

找到,欢迎订阅参考学习

↓↓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