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兔古诗词郑州市金融学校
2023年是农历癸卯年,即兔年。“白兔捣药成,问言和谁餐。””兔魄呈祥冰彩烂,广寒宫里逢华旦。”古代诗人描写兔子的诗词有许多,下面我们一起欣赏几首咏兔古诗。
“新秋白兔大于拳,红耳霜毛趁草眠。天子不教人射击,玉鞭遮到马蹄前。”这是唐代诗人王建写的100余首《宫词》诗中描写兔子的诗。你看,在宁静美好的初秋时节,那“红耳霜毛”的小兔子正在秋草中美美地熟睡呢。由于它的幼小和睡态可掬,竟使以捕杀生灵为乐的帝王也为之怦然心动,顿起怜爱之心。作者通过“天子”的动作和态度,从侧面揭示了小白兔的静美与可爱。
“天资洁白已为累,物性拘挚书无益。上林荣落几时休,回首峰峦断消息。”(宋·欧阳修《白兔》部分)北宋的欧阳修到颍州(今安徽阜阳)任滁州太守时,滁人于山中捉得白兔赠予欧阳修,自然激起欧公的一番感慨,进而写下托物言志的《白兔》诗。诗人以白兔自况,称本人虽然洁白却多牵累,欲有所作为而处处受束缚,只好以浪迹江湖、回归自然来聊以自慰了。
“迷踪在尘土,衣褐恋蓬蒿。有狡难穹穴,中书惜拔毫。猎从原上脱,灵向月中逃。死作功勋戒,良弓合自发。”(宋·梅尧臣《兔》)本诗的大部分写兔子的生活、行迹以及常有被捕猎的危险,看似平常,但后两句一出,立即加深了诗的内涵。所用典故出自范蠡对越国大夫文种的话:“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卒烹。”诗人由兔子之死想到功勋之臣的命运,从而告诫开国元勋应及时隐退,免遭杀身之祸。诗句催人警醒,其社会意义极为深远。
明代诗人谢承举的《白兔》诗同样很有特色:“夜月丝千缕,秋风雪一团。神游苍玉阙,身在烂银盘。露下仙芝湿,香生月桂寒。姮娥如可问,欲乞万年丹。”
古人视兔子为圣洁、光明、长寿的意味。嫦娥奔月时,从地球上带走的独一动物就是玉兔。你看,诗人笔下的白兔有千缕细毛,似白雪一团,十分生动传神。接着作者写白兔神游月宫,此时露湿灵芝,香飘寒桂,嫦娥翩然而出……全诗诗意浩渺,想象独特,别具浪漫情怀。
(前2张图源于网络,第3张图作者:艺术系2021级2班学生、校电视台周创)
审核:谢涛
上一篇:兔年说兔|古诗文里的兔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