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除夕的来历,习俗大全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原标题:除夕的来历,习俗大全 收看公众号【好运命理】,学会如何好运,为你的生活消灾祈福、锦上添花。点

原标题:除夕的来历,习俗大全

除夕,即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是公历新一年的第一天。元,谓“首”;旦,谓“日”;“除夕”意即“首日”。“除夕”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但其含义已经沿用4000多年。

中国古代曾以腊月、十月等的月首为除夕,汉武帝起为农历1月1日,中华民国起为公历1月1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亦以公历1月1日为除夕因而除夕在中国也被称为“阳历年”。

除夕来源

中国除夕历来指的是农(夏、阴)历正月初一。“除夕”的“元”,指开始,是第一的意思,除夕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线。“旦”即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意味一日的开始。

人们把“元”和“旦”两个字结合起来,就引申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除夕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

元旦发展

除夕”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除夕之春”的诗中。晋代诗人辛兰曾有《元正》诗:“元正启令节,嘉庆肇自兹。咸奏万年觞,小大同悦熙。”记述了除夕庆祝的情景。

南朝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除夕,万寿初春朝”的记载。宋代吴自牧《梦粱录》中有关于:“正月朔日,谓之除夕,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的记载。

除夕传说

传说在远古的尧舜盛世之时,尧天子在位时勤政于民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很受广大百姓爱戴,但因其子无才不太成器,他没把“天子”的皇位传给本人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品德才能兼备的舜。

尧对舜说:“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传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样亲民爱民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爱戴。

后来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称为“除夕”,或“元正”,这就是古代的除夕

元旦习俗

历代皇朝都在除夕举行庆祝典仪祈祀等活动,如祭诸神祭先祖,写门对挂春联,书写福字、舞龙灯,民间也逐步构成祭神佛、祭祖先、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以及众多的“社火”等文娱欢庆活动。

除夕饮食

中国古代除夕饮食丰富多彩,《荆楚岁时记》的记述就是集中体现。南朝时荆楚除夕拜贺毕,接着是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táng)、五辛盘.进敷于散,服却鬼丸,各吃一个鸡蛋。其中有桃汤饮料、食品,还有药物,一应俱全,各有其特殊含义。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