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桔井泉香》,作者:陈岳。
(苏仙岭白鹿洞)
苏耽是郴州本土神话传说中最著名的仙家。西晋人葛洪在《神仙传》中最先记载了苏仙的传说,清代蒲松龄亦在《聊斋志异》的“苏仙”篇记录了这个故事。
现在郴州地方以“苏仙”冠名的记有苏仙岭、苏仙桥、苏仙路等等,最重要的是原郴县更名为“苏仙区”,郴州人给足了高辈老乡苏耽先生面子。
“耳熟能详”一词说郴州人对苏仙传说的普知程度真是恰恰好。
但,不晓得是大意了,还是故作谦虚,与苏仙的传说密切相关或者本身就是苏仙传说一部分的一个重要的内容,郴州人把它忽略了。这个“忽略”时间不可谓不短,空间不可谓不大,两千多年(自传说始)说华语处皆在“忽略之圈”。
这要慢慢道来。
“杏林春暖”是句成语,晓得的人很多,还晓得它是赞誉好医生的。典出三国时期闽籍道医董奉:“君异居山间,为人治病,不取钱物,医人重病愈者,使栽杏十株,轻者五株,如此十年,计得十万余株,蔚然成林。”根据这个传说,人们用“杏林春暖”称颂好医生。
还有一句词,或许比“杏林春暖”还早,即“桔井泉香”。
这句“桔井泉香”,说的就是郴州的事,说的就是苏耽的事。《神仙传》说苏耽成仙升天之前“又语母曰,明年天下疾疫,庭中井水桔树,患疫者,与井水一升,桔叶一枚,饮之立愈。后果然,求水叶者,远至千里,应手则愈。”“水叶”者,桔叶煮井水,桔井泉香也,赞的是好药。《医术名流列传》记载:“‘桔井泉香’说湖广郴州道医苏耽……”后面的篇幅里又讲了《神仙传》记录的苏耽与桔叶井水的故事。
北京百年老字号“长春堂”药店门前高悬一联:
桔井泉香丹名无极
杏林花发堂号长春
长春堂药号自诩的“桔井泉香”,说的就是郴州的桔叶郴州的井水,传说中那可是起死回生的神药啊!
桔井现在还有,在郴州市一中校区内。换了井圈,立了围栏,只是井水已无人汲用了。桔生南国,桔叶满山遍野,实实地要多少有多少。
“桔井泉香”和它的故事,晓得的人委实很少,郴州人本人晓得的可能也不太多。看起来,我们的祖先在对外宣传上或有不足,现在想重新拣起来宣传一番,可能也难得成气候了。但作为郴州人,如果不晓得“桔井泉香”与苏仙传说的渊源,不晓得与本人家乡的关系,是一种对古早家世的懵懂,该当说是一件略有遗憾的事!(作者:陈岳,郴州市作协原主席)
(苏仙岭三绝碑)
《桔井泉香》一文,选自陈岳所著《骑田岭下》,该书已由广东花城出版社出版。征得作者同意,本号刊出。小编与陈岳先生是老朋友了,每次品尝莽山黑豚时,他都遗憾,郴州美食名菜没有写莽山黑豚。今天莽山黑豚上京东了,算是弥补老朋友的些许遗憾。
上一篇:古诗词中最美的夜雨,全文不见一个雨字,却有多达8个数字1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