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一天一首古诗词 | 宋词,苏轼《浣溪沙·端午》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浣溪沙·端午

【宋】苏轼

轻汗轻轻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译文

轻出汗水轻轻湿透绿色薄绸,明天端午(女子)用芳兰草沐浴。(女子)用剩的粉脂倒入河中,涨满晴天下的江面。

彩色细线悄悄缠在(女子)红色玉臂上,(女子)在发髻上斜挂着祛邪保平安的符录。与佳人(朝云)同过端午节,相见相守一千年。

正文

碧纨(wán):绿色薄绸。

云鬟(huán):女子的发髻。

流香涨腻:指女子梳洗时,用剩下的香粉胭脂随水流入河中。

赏析

端午,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也称端五,端阳,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除了这首词中提到的“浴兰节”,还有“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等称呼。

这首词,无疑是宋词里写端午最冷艳、最生动的一阕绝唱。初看,这是一首美食词,写粽子。在包裹、蒸煮过程中,白色粽子,流香涨腻,宛如佳人,令人喜爱。

细看,这是一首民俗词,写端午习俗。这一天,女子们忙着包粽子、浴芳兰、缠玉臂、挂云鬟。这些记录,都成为我们研究民俗的珍贵材料

其实,这还可视作是一首爱情词,写给朝云的。在端午节日,朝云包粽子的整个过程,神态端庄可人,打动了词人的内心。他只愿与她相见相爱一千年。

全词运用了“透”、“浴”、“涨”、“缠”、“挂”、“见”六个动词,很好地再现了民间女子过端午的美好抽象

尤其最初一句。此处佳人既可虚指白色的“粽子”,宛如佳人一般,至宋代已历经千年的历史;又可虚指广大的劳动妇女,因劳动而美丽;又可实指朝云,赞赏她的美丽;可谓一语三关,真正的绝妙无双。

佳人相见一千年。这一句何尝不是苏东坡在端午节送给大家的诚挚祝愿呢。

赏析来源公众号:古诗词日历,作者:严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