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醉迷在大石湖湾的午后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今天上午的天气像一个顽皮的小儿,一会儿大雨,一会儿晴天,不高兴了,再来一场泪雨滂沱,在你还没听够玉珠落盘般雨声的时候,它一转身又晴空万里,整个天空找不到一点泪痕。虽是顽皮,但挥洒自若得让我羡慕不已。

风停雨霁,空气清新恼人,那郊外的空气是不是更要好得不得了?于是相约两位姐姐,简单备点行装,即刻奔赴“蓄谋已久”的大石湖湾和长剑岛。

大石湖湾在旺起镇的大石村,长剑岛在旺起镇的小石村,两个村子毗邻,位于旺起镇的东南角。

022乡道旁的“大石村”石碑。沿着这条路再翻过两座山就是小石村。因为小石村要远些,故我们选择先奔小石村。

在广袤的玉米地里十多棵枝繁叶茂的大树紧紧的蜂拥在一起,就像一大朵绿色的云彩坠落地面,很是好看。

进入了小石村,路边的“松花湖风景名胜区界石”预示这里距离松花湖已经很近了。

在小石村里转悠了一个小时也没找到“长剑岛”,因为导航里查不到这个地名,询问了十来个当地人,他们都是一头雾水的摇头说不晓得这个地方,也没听说过什么长剑岛。晕,难道是我搞错了!既然在小石村找不到长剑岛,那就原路回走去大石村。

小石村和大石村之间是树木和植被茂密的原始森林,驾车行驶在大山里既惬意又紧张,惬意的是呼吸的是清新的空气和满眼都是茂盛的森林,紧张的是在树木茂密高大的森林里行驶,汽车就像一个甲壳虫一样,感觉不知什么时候什么动物就会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我们好想在大山里多呆一会儿,且此时半夜已过,到大石村还有好长的一段路,肚子也在咕咕的唱歌,于是我们在道路旁找了一块空地坐下。

今天是假阴天,无风又不晒,所以坐在大山里非常的舒服。嗅着森林的清香,我们一边吃着一边聊着,甚是惬意。偶尔有一两辆车驶过,车内的人会猎奇的看着我们,姐仨的情致他们是不懂的。

从大森林里驶出来走进村庄,眼前的大榆树让我惊叹不已。大榆树弯弯地垂下枝头如一个拱门般横架在马路上空。是什么缘由让它如此这般?遂下车驻足揣摩,也许是大榆树右侧电线的电压使然吧!我的知识量也只能解释到这儿。

重新回到“大石村石碑”,然后沿着乡道向大石村东行驶。

乡道路况非常不好,大坑套小坑。一个很大的水坑拦腰截断路面,不知深浅,我们索性熄火停车,拿出从家里早就预备好的两大包衣服,预备找一家看起来比较困难的人家,把衣服捐出去。

我们找到一户“苞米楼子”破旧的农家,农家院子里凌乱不堪,横贯院子的晾衣绳上挂着十多件刚洗完的衣裳,衣服几乎都是深蓝和灰黄色的,很陈旧。院子里住着老少三代人,爷爷有点弱智,说话有点不利落,小孩子一岁多点在母亲怀里抱着,奶奶和爸爸不晓得在屋里忙着什么。我们把两大包衣服放在院子里的一个木架上并说明来意,母亲放下怀里的孩子,打开包裹,被包裹里还带着皂液的清香、叠得整划一齐的、看起来像新的一样的衣服惊到了。我告诉她:这都是我女儿的衣服,都是八九成新的,她不穿了,我们闲置也无用,也许你们能用得上。母亲听了我的话,连连作揖。看着她身上毫无色彩陈旧不合体的衣裳,我想,她穿上女儿这些衣服一定会很漂亮。

从这户贫困人家出来,二姐穿上靴子在水坑里探路,嗯,水坑不是很深,于是驱车继续前行。

汽车在坑坑洼洼的路上行驶了大约四五公里,到达大屯下沟,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到了:一大片密密叠加在一起的光滑的巨大石头出现在眼前,颇为壮观,我忽然明白了大石村名字的来历。

通向沟下路边的巨石阵。

二姐对这些大石头喜欢的不得了,这不,愉快的从大石头上飞跃下来

大姐年龄偏大,不便在石头上跳来跳去,我和二姐孩子般的和石头玩耍起来。

看看我脚底下这块大石头的右侧,像不像猫的侧脸?眼和嘴唯妙唯俏。

这石头上的凹痕是如来神掌的印记吗?

这个“巨石沙发”应该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吧!

我们像阅兵似的走过巨石阵,来到大石河湾了。

第一眼的大石湖湾:黄色的路,金色的石,蓝色的湖,墨绿色的远山,好美啊!

我们停下车,沿着湖边小路开始徒步。

紧挨湖边的半山腰的山路。刚进来时脚下黄色的土到这里变成了金红色,众多怪石林立在小路的两旁和左侧的丛林里。

这个怪石张大了嘴巴,你在呐喊么?你是激动还是紧张或者是惊讶,我分辨不出,也许都是也许都不是,你只是用你的方式在欢迎我的到来。

这块长着黑色青苔的青色大石头隐秘在山体的草丛中,石上刻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在《道德经》里表述的哲学思想至今仍博大精深。

像不像三只小乌龟挤在一起,看我过来了,害羞的不敢正脸瞧我。

大石湖湾标志性的石排。

这块石头,具有“两面性”。把它的嘴冲左侧看,像一只吃饱了正在歇息的豹头,把它的嘴冲右侧看,又似睡觉中的鳄鱼头。

树林里的石头几乎都是青色的了,但是也各显峥嵘。

“紫气东来”石刻。

我在想像:紫气从东而至,老子乘青牛悠然而来的景象……

连着有两块石刻都和老子有关,这也许和附近的大石三清宫有关吧。

从半山腰上下来,走在松花湖岸边的小路上,感觉好极了。

松花湖尽收眼底

湖面平静如镜。

湖岸边的渔船和草坪上晾晒的渔网。大石村和小石村都是鱼米之乡,这里的人们喝的是松花湖上游纯净的水,每天吃的是湖里野生的鱼,这对我们来说是奢侈的。

岸边的沙石土质松软,从山上流下来的水将堤岸冲出一个豁口。

这块朽木品相不错,回去处理一下定会成为臻品的松花湖浪木根雕。

  湖岸边山体的岩石没有了刚进河湾时的坚硬。

  画面的位置在松花湖的上游,距离大坝直线大约30公里。

远山、草甸、湖水相辅相成的完满组合在一起,构成一幅美好的画卷,这是在松花湖的下游看不到的。

  走进这个木栅栏,进入了私人山庄。疫情的缘由吧,山庄里静悄然的。

此时夕阳正在西下,湖湾在山的东侧,西下太阳耀眼的光芒被山体挡住,反倒让这片湖水如处子般静卧在这里,傍晚的宁静与安逸在这里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踏在厚厚的草甸上,心无旁骛。

  岸边有一只小石头手握紧拳头在和我打招呼。

湖对岸就是松花湖的著名景观石龙壁。此时是下午五点,太晚了,今天没有时间租船去近距离的接触石龙壁了。

  整个的大石湖湾只要我们姐几个和这牛群。

牛安静地咀嚼着肥厚的青草,头牛脖子上的铃铛随着吃草的动作有节拍地晃动着,发出悦耳的声响,声音飘过湖面,飞向远方。

两棵大树在呼唤我们:“太阳很快就要下山了,走出湖湾还需要很长时间,不可留恋了。”

  实在不愿离开这里,一棵小草都让我柔情似水。

  树枝低垂触手可及,它是在挽留我吗?

  又回到“标志性大石头”这里,就要离开了,再细心的看看它,也许它会和我说点什么。

正在观看中,石板缝里盘卧的一只草蛇映入眼中,登时惊恐得我一溜小跑,待我回头看看姐姐跟上来没有时,才发现姐姐还在那里拍照。大胆的姐姐,我真的佩服了。

原路前往再次经过大石堆时,夕阳用尽力气把它最初的光彩洒到大石上,大石头身披霞光似乎在跃然欲动。是不是傍晚才是大石头一天生活的开始呢?

  左边这块石头像不像一只打盹的小企鹅。

快驶出大石湖湾了,路边有一块金元宝样子的石头笑嘻嘻地卧在那里。我今天的运气真的好,看到的都是吉祥如意。

  大石畜牧场的大门。走出这座大门,我们彻底的走出了大石湖湾。

  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太阳临下山之前还没忘记给我一个大大的笑脸。

在夕阳的护送中返程一路顺畅。

今天没找到长剑岛,虽有点遗憾,但是大石湖湾的静美让我不虚此行。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