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婚配找对象、红娘掌管视频相亲、直播聊天互加好友……疫情发生以来,相亲活动从线下走到线上,多款婚恋交友使用的下载量和使用量明显上升,越来越多人尝试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脱单”。然而,记者调查发现,花样百出的“云相亲”平台鱼龙混杂,背后存在诸多问题和套路,导致一些用户上当受骗。
宋溪/图
注册门槛低 虚假信息照样通过审核
任意选择性别、昵称、年龄和学历,上传一张非本人的照片作为头像后,记者在一款婚恋交友应用上顺利完成注册,并收到系统通知,被告知头像已经通过审核。虽然并未进行真人认证和实名认证,但有关信息还是被发布到平台上。很快,便无数十位男士自动搭讪。简单回复后,其中一名用户提出加微信聊天,随即发来微信号。
“采用全新的用户展现方式,成熟的婚配体系以及严格的视频加身份认证体系,确保用户材料可靠,头像所见即本人。”打开另一款婚恋交友使用,记者在引见中看到上述承诺,但实际操作也并非如此。
记者在性别一栏故意错选为男士,随机选择出生日期,同时上传一张非本人的照片作为头像,也顺利完成注册。短短一分钟后,记者收到系统提示,再次被告知头像已经通过官方平台审核。在此期间,平台既没有要求记者进行视频认证,也没有要求提供身份证件,就这样奇观般地“秒过”。
在一款同城交友使用中,注册账号同样只需填写手机号和验证码。至于个人材料,并不需要提交真实姓名,只用填写昵称、生日、身高和体重。在性别一栏,记者也故意错选为男士,提交后依然很快通过审核。
注册短短一天时间,十多位女士发来约会邀请。记者选择其中一位,尝试回复消息,但页面弹出开通写信服务的选项,从“1个月50元”到“12个月198元”不等。此外,还可以选择连续包月开通VIP服务。
“刚进去的时候,会有一堆女生疯狂找你聊天,你总会有几个想回的,然后就要你充值了。”对于这样的经历,王先生并不陌生。充完钱以后,王先生开始满怀期待地预备和对方聊天,却恍然发现本人发过去的消息仿佛石沉大海,“我等了足足两个小时,一个也没有回,可明明充值以前都还很热情。怀疑之前是机器人在发消息,骗你充完钱就没下文了。”
现实上,有过类似遭遇的用户不在少数。当意识到本人充完值无人理会以后,一些用户试图联系客服反映情况,可是发现并不见效。而一些选择VIP服务的用户,由于开通自动续费,因而即便使用已经卸载数月,却还在继续被扣钱。
视频直播乱 红娘女嘉宾联手唱双簧
在不少新兴婚恋交友使用中,视频相亲成为主打模式。通过红娘的掌管,男女嘉宾连麦直播,其他用户也可以进入公开相亲房间进行围观。记者观察发现,相亲双方并非都像传统的线下见面一样正式,部分男嘉宾甚至直接光着膀子随意躺在床上聊天。有意思的是,即使男嘉宾本人与注册信息中的年龄明显不符,有的女嘉宾也还是会耐心陪聊,而红娘则不断怂恿男嘉宾送礼物表达诚意。
记者联系其中一位红娘,添加微信后向其请教如何入行。“如果在其他平台做过的话,只需挂够十个小时就可以做了。没有在几个大平台上做过的,也只用挂够三十个小时。”这位红娘表示,所谓挂时长,就是根据发来的链接先“拜师”,然后从女嘉宾开始做起,可以申请上麦,跟男嘉宾视频相亲。累积一定时长后,再找到“守护”,就可以开通权限提现,“‘守护’其实就是找一个男嘉宾,让他在平台上送礼物,送够价值300元就行,这个不难办到。”
红娘表示,收到的礼物并非全部可以提现,而是需要扣除平台和“师傅”的抽成,再加上扣税,实际到账大概有30%左右,“我从6月7号才开始做的,差不多三个月的时间,纯收入也有七八千。”
在对方发来的截屏中,记者发现,除了红娘本人的ID号码以外,还有“师傅”的ID号码以及当前等级。作为高级红娘,需要月收入达到8000元,徒弟6人,才能完成保级目标。
“拜师以后,我拉你进群,进了群就找红娘挂时长。按照平台规则,女嘉宾收到的礼物不能提现,但红娘可以,所以这些钱先全部放在红娘那里,结束以后收入都会有记录,红娘可以截个屏,分一半给女嘉宾。”之后,对方还自动引见幕后规则。“我们红娘跟女嘉宾都是要配合的,无论男嘉宾怎样样,我们都说可以了解一下。有的男嘉宾一上麦,他就问你一些情况,说本人条件不好,我们不用管,只需配合他就行。”
看到记者心存疑惑,这位红娘又发来多个男嘉宾送礼物和本人提现记录的截屏,“我们现在都是整个家族在做,里面有一百多人。如果你当红娘开播以后没有女嘉宾的话,就在群里发一下,我们就可以用小号,以女嘉宾的身份去帮你做,两个人搭伙,都是这样的,互相协助才会有收入。”
信息需核实 加强信誉管理及时封号
“‘云相亲’作为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新兴产物,本身无可厚非。但要想真正发挥积极意义,第一要把关的就是真实性,需要平台对用户提供的信息加以核实。”北京市法学会电子商务法治研究会会长、北京市汇佳律师事务所主任邱宝昌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明确规定,网络运营者为用户提供信息发布、即时通讯等服务,在与用户签订协议或者确认提供服务时,该当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用户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的,网络运营者不得为其提供相关服务,“现实上,身份信息的核实认证在技术上来说其实完全具备条件,比如人脸识别等方式,都可以无效避免故弄玄虚行为,关键在于平台能否真正落实执行。如果只是形同虚设,那么势必会给骗子留下可乘之机。”
在邱宝昌看来,除了核实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外,“云相亲”还需要核实用户的婚姻信息、工作信息等。“既然是相亲,就至多应该先确认实际的婚姻情况,究竟是未婚、已婚还是离婚、丧偶,否则很可能出现一个已婚人士还在平台上四处相亲的荒唐局面。”
邱宝昌表示,工作信息同样不能任由个人随意填写,而是应该建立和完善相应机制,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基础上,推动企业与有关部门的信息互通,对房产信息、车辆信息、学历信息、犯罪记录等进行确认,构建全面的用户信息认证体系。此外,有关部门也该当加强监管,督促企业履行审核义务,对违规失信行为及时查处。
“一些平台宣称可以利用大数据实现精准婚配,协助用户找到合适的相亲对象,但前提也是要确保这些信息真实,而不是一味制造概念噱头。”邱宝昌谈到,从以往的案件来看,还有不少人在“云相亲”的过程中落入“杀猪盘”的圈套,成为电信诈骗的受害者,“犯罪分子会利用虚假信息对本人进行包装,在婚恋网站或者交友平台上物色人选,以谈恋爱为名培养感情,然后给对方引见赌博网站或者投资平台,诱导其进行操作,导致对方损失惨重。”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也表示,平台必须按照有关要求,认真筛查并屏蔽违法和不良信息,加强信誉管理,对赞扬举报内容加以处理。一旦发现存在违规行为,及时采取封号等措施限制其使用。对于常见的骗局,如婚托酒托、广告推销、索要红包、套取信息等情况,平台可以进行梳理,通过弹窗提示等多种方式提示用户保护好人身和财产安全,避免上当受骗。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宗媛媛 宋溪
编辑:李拓
流程编辑 吴越
上一篇:所谓逢场作戏,就是你逢了那个场,就要作那个戏!(美文荐读)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