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有诗云: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板桥先生当时所处的山东潍县,与陇西的纬度位置差不多吧,春天的步伐,也差不多吧。位于渭河谷地的陇西,春天来得早,清明到谷雨也是一年中最美的时光。
四月天,柳丝垂在碧水上,煞是好看。随着柳荫加浓,黄鹂回来了。此时坐在湖边凉亭下看柳丝、听黄鹂,也算“柳浪闻莺”了吧。正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时候,天气晴好,坐在柳丝下,半日光阴就倏忽过了。
春分一过,渭水风情线上的各种花次第开放。最先开放的是绯桃。先是零星开放,而后越来越繁盛。绯桃艳丽,花期很长,大概要成个月,红颜才会淡下去。与绯桃同时开放的还有连翘,花色明艳,亮黄亮黄的。滨河路上,春天的花毯子正在铺开。高处杨柳、雪松,低处绯桃、连翘、冬青、丁香,最低处是绿色的草坪。人走在花木掩映的步道上,如在画中游。
有一天我在李园散步,突然闻到一种模模糊糊的花香,抬头一看,原来是李花开了。李花之香,既不同于桃花,也不同于杏花,似有似无,颇为奇特。这暗香,令人有些沉醉。
我站在高台上远望,只见李园大部分已被李花占据。这儿一组,那儿一组,几十棵树组成一个个小组合,花开得颇为繁复茂密。这种栽法,园林专家称之为“丛栽”。“孤栽”的李花也好看,但气势上远不如“丛栽”。我从人工湖边远望对岸柳色如烟、李花如雪,不由感叹:眼前的陇西,已不是往日的陇西了。
四月中旬,李花渐落,海棠开了。海棠是渭滨春天最美的花。张爱玲说人生有三恨: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未完。看来,世间最美的东西总也不是十全十美。苏东坡有诗: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夜晚点着蜡烛看海棠,东坡先生也是痴了。海棠怒放时,确似盛装的美人,美得令人窒息。这时,渭滨的春天达到最盛,风和日暖,“出门尽是看花人”。
谷雨时节,陇西的牡丹渐次怒放,看牡丹的人也越来越多。乾隆版《陇西县志》载:牡丹为名胜,品多最;卷十一载有无名氏《南安辛氏牡丹园》七言律诗,诗曰:
爱惜芳园花满枝,天然国色费胭脂。
花王富贵名相称,学士风流酒最宜。
芸阁双清人共倚,朱栏百宝日初移。
归来勒马诗千首,不许青莲笑我迟 。不知作诗者何人,却能证明陇西人自古以来就喜欢种养牡丹,且为“私养”。
谷雨那天,我们一行七人就往城郊的“任家花园”去。晚上八点多,牡丹上的露珠尚未褪去,花色正好。主人为提防游人踩坏植株,特意为赏花人开辟了几条小径,即是在牡丹花株下放置一页页瓦片,让赏花人踩着瓦片走。园里牡丹数百来株,一棵棵挨得很紧。人在小径上走,难免和花枝亲近。这样也好,无数鲜艳的牡丹就快挨着面颊了,想怎样看就怎样看,想怎样拍就怎样拍。
这牡丹园,着实令人精神一振。花色浓艳,花叶一尘不染。园里牡丹,多为红色,其次为紫色,再者为白色,黄色、蓝色甚少。据主人讲,陇西牡丹所贵者为“墨玉”,其色深紫;其次为“贵妃出浴”,其色粉红,渐近肉色。这成百上千朵艳丽的牡丹,正像主人一样满面春风。听说,陇西这样的牡丹园有四五处,都是私人牡丹园,以北关“李氏牡丹园”为最,我们打算下个星期天去看。
牡丹开罢,夏季来临,渭水风情线上依然花事未了。清晨走在步道上,青草上的露水打湿我的裤脚,一朵朵鸢尾花,擦亮我的眼睛,草木繁茂,出乎我意料。有时我站在长堤上目送渭水东流,观音寺的梵音,与对岸的鸟鸣,一齐滴入耳中。
此文刊发于2023年3月29日《甘肃日报》“百花”副刊,有删改。
上一篇:花艳丽、低维护、还好吃,可用作地被种植的红花草莓来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