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生命的逝去几乎每天都在发生,丧葬是我们经常会见到的民俗活动之一。丧葬风俗因地域、种族等而各不相同。今天引见一下关中西府一带的丧葬风俗。
近些年,国家逐渐倡导推行火葬,但土葬在关中一些农村地区仍然存在。
土葬在民间的长期流传过程中,逐步构成为一种民俗。
一.备寿。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关中农村,一个人到了五六十岁,就开始未雨稠,预备棺板老衣。
一是做棺板,选用上好的桐木或松木请人制作棺具,漆画装饰,以土漆为上,洋漆次之,布裹最好。如若夫妻同在,一般一次做两副。做好后用塑料纸包裹,存放起来。
二是缝制老衣。老衣即寿衣。按照本人的喜好,一般由儿女购买布料,自行或请人裁缝寿衣、鞋帽等,备不测之用。
当然,也有突然去世,未及备棺板老衣的,只能借用别人的或现买。
二.去世。即倒下头。亲人去世,大家当然很悲痛,但也必须化悲痛为力量,全力料理好亲人的后事。家人会很快给亡人整理遗容穿好寿衣,停在木板上。儿女们戴上白尖帽,穿上白衣白裤白鞋,孝子白帽上还要戴麻冠。请专门的“先生”写讣告(门牌)、丧联,择时分、写七单丶勾穴等;邀请村上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人前来主事,邀请部分亲邻开始帮忙,采购急用物品、帮厨;租冰棺、定厨师丶联系打墓丶吹手丶席棚、买菜、压面、蒸馍;向亲戚朋友报丧;布置灵堂。等等。
三.治丧。治丧班底成立,主家将治丧事宜委托给主事总管,自已全身作孝男孝女。这期间…
一是亲戚闻讯后分别前来铺褥子。女眷到村头就开始长声大哭,主家闻声迎上去,搀扶进家门,跪到灵前。在主人再三劝解下,女眷方才住声,再烧香纸。临走,还要哭出门,主人要给亲戚散孝布。
二是打墓。早前是请人手工开挖,匠人箍墓,时间较长。现在,有专业团队承揽、机械开挖,速度很快。
三是搭席棚。现在也是专业团队,包括钢架席棚丶桌凳丶锅碗瓢盆丶茶水锅炉丶服务队一应俱全。
三是安顿吹手乐队。吹手班子开吊前一天到场,在门外支起场子。播放哀乐,吹起唢呐等。有的老丧带西洋乐噐丶唱戏、唱歌。
四是跟集买菜。如果是包席,食材由厨师自备。如果不是包席,就要按厨师开的菜单,派人派车去县城跟集采买。
五是亲戚预备。亲戚回去以后,缝制孝衫,定制献祭、花圈丶铭旌等吊唁品。女儿家,还要购买一大堆灵前纸品。
六是制造柳木棍,采摘柏树叶子。把砍来的柳木棍子,逐个用剪开的白纸糊过。
七是请祥工。就是宴请村上帮忙的亲邻,由主事总管制定《执事榜》,安排亲邻帮忙分工。
四.开吊。是丧葬典礼的重要环节。一般从前一天下午开始。
一是迎亲。孝男孝女披麻戴孝,长男端遗像,次男端牌位,依次陈列,在吹手导引下,一趟趟到村口十字路跪迎前来吊唁的亲戚,直到门前,再跪再拜。
二是迎土。吹手导引孝男孝女来到墓穴,带回泥土,进村时,在碾盘下放一点,其它撒在家中每个房间的角落。
三是小敛。傍晚,按择定时分,先在棺材内铺柏叶等物,再层层铺好亲戚送来的褥子。将亡人遗体从冰棺移入棺材内。众亲友绕棺作遗体告别,然后封棺钉盖。这时,孝子们跪在棺前哭喊:“xx,躲钉子,…"场面很是悲戚。
四是宴亲。晚上从五点多开始“喝汤”,说是“喝汤”,其实是吃面,上几个凉菜,喝点酒,然后是吃臊子面,帮忙的人先“喝”,亲戚随到随“喝”。
午宴是重点。开席前,由执事人对亡人作生平简介,追思悼念,全体孝子跪在棚前,向来客磕头致谢。生前曾是公职或党员的,单位或村上要举行比较规范的追悼会。
席间,孝子们要一桌桌向客人敬酒答谢。有的地方,孝子要跪在桌前地上,把酒盘举过头顶,以表达诚恳谢意。
五是起草。傍晚时分,孝男孝女披麻戴孝,一手拿着燃香,一手拄柳木棍,排成长队,一片女眷的哭声中来到村口十字路。有人提前备好了一堆麦草,看孝子们过来时点燃。孝子们绕着火堆,正转三圈,倒转三圈。
六是点纸。到了晚上,主事人员按家族长幼为序,亲门各家依次在灵前点燃烧纸,女眷哭灵。
五.安葬。
一是启丧。安葬日,根据择定时分,五六点即启丧。移灵到丧仪架(类似八抬轿子,木质架子,有布蓬,前龙头,后龙尾),由几十个年轻人分两拨轮换抬着。为了省力,后来的丧仪架作了改进,在架子下装个轮子,比抬着轻松了一些。现在,有专门的灵车,装有导链,移灵上下,还能吊到墓穴,更省事了。启灵后,孝男孝女哭成一片,依次跟在灵车后面。长子要头顶烧纸盆,过十字路时摔碎。
=
二是下葬。由灵车将棺木吊下墓穴,再移入箍好的墓室,然后在棺前支好供案,孝子下到墓穴,抹擦棺木,将麻冠丶铭旌等置于棺上,在供案燃香祭奠。匠人就开始放好贴堂石封闭堂口。孝男孝女们一边烧纸一边哭成一片。亲友还会把钱币扔进墓穴,以感激封堂口的匠人。最初,挖掘机把土填进墓穴,堆成坟茔。赶来送葬的村民用铁锨对坟土作些整理,把亲友送的花圈私孝男孝女手里的柳棍插在坟土上。
三是打怕怕。下葬当天的半夜,孝子要带着献祭、香表、果菜丶茶水上坟祭奠。到了傍晚,孝子们带着引炕用的灰扒,再次来到坟前,绕坟边打土边喊“打打打扒扒,神来鬼来都不怕”,以表达对孤单离世亲人的爱。连续坚持三天。
近年来,随社会发展,关中西府一带丧葬移风易俗。不少县区推行火葬。土葬地区,因农村年轻人多外出务工,加之疫情等,丧事从简,程序不断减少,更多地由专业团队来操办。
上一篇:殡葬服务都有什么?殡葬服务的意义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