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不喝酒就给大嘴巴子?退职场没有人能做你老子!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昨天,一位新员工不喝领导敬的酒而被掌掴的消息,引来不少关注。

据当事人称,在新员工团建聚餐上,本人由于生活习惯而礼貌拒绝了“A角”的敬酒,结果却被领导粗口辱骂并扇巴掌。

事后,该单位发表声明称,的确存在某领导及个别员工因酒后失态而言语行为失当的现象。

目前已对责任人进行停职接受调查处罚,对相关领导给予严重警告处分。

24日凌晨零时,厦门国际银行北京分行官方微信发出“说明”。

对于上述事件,网友看法不一。

有网友称这是“新一版职场霸凌”。

现实上,霸凌的发生要比我们想象的频繁的多。

从校园到职场,一个人不可避免的亲眼见到甚至亲身遭遇霸凌

2015年小李在跟本人妹妹的几个同事一起吃饭时,被妹妹的同事强行劝酒,小李推辞后,竟被四五个人拖到卫生间里一顿暴打,头破血流。

2016年3月,华商报曾报道,在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发生一起严重的校园霸凌事件。一位女孩遭10余名初一学生轮番殴打,殴打长达5分多钟,女孩被狂扇耳光11次,期间多被人踹到用脚踢。

霸凌除了会形成较严重的身体伤害,往往伴随着难以消除的心理伤害。

被欺凌的人会形成心理失常,容易患上社交恐惧症、焦虑症,整个人会缺乏自信,感觉在群体里抬不起头,长期下去还会患上创伤后应激妨碍

被欺凌的人往往会伴随失眠、留意力下降、留意力不集中等症状,既而导致成绩、工作形态下降,严重者无法学习、无法工作。被霸凌的孩子,由于童年不幸的经历,在成年后容易构成反社会型人格。

被欺凌者身心受损,霸凌者被暴力反噬。

行为实验表明,当你成为霸凌他人时,并不会获益。相反,霸凌者在欺负他人时可能会体验到强烈的愤怒、羞愧、罪恶感。

其次,霸凌行为可能是习得的。很多霸凌行为的实施者同时也有可能是被欺凌的对象,可能是从父母身上习得的行为模式,这类人有很高的患有抑郁、焦虑情绪妨碍以及他杀的风险。

欺凌者并不是胜利和强势的存在,他们的人生并不会好过。

据调查,曾作为欺凌者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更高的风险参与暴力事件酗酒、吸毒以及犯罪行为。

正常的共同饮酒行为属于道德调整的范围,不受法律干涉。

但是因共同饮酒的行为而产生的安全保障义务和侵害赔偿责任是存在的。

当饮酒者因陷入醉酒、酒精中毒形态而导致其人身或财产存在蒙受损害的危险时,同桌饮酒者负有对其的提示、劝阻、照顾、护送等义务,如不履行,将可能承担相应侵权责任。

强迫饮酒、恶意劝酒的行为是对共饮人生命健康权的直接侵害,与损害后果有直接因果关系,同饮者需承担侵权责任。

饮酒本应是“对酒当歌”的乐事

但强制劝酒则是对别人健康的不担任

尤其是劝酒不成就打耳光

这是严重的职场霸凌!

必须坚决反对!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