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元曲名篇赏析(181—210卷) 他得志笑闲人,他失脚闲人笑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元曲,或称元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戏曲艺术,为散曲和杂剧的合称。相对于明传奇(南曲),后世又将元曲称为北曲。元曲与宋词及唐诗、汉赋并称。

广义的曲泛指秦汉以来各种可入乐的乐曲,如汉大曲、唐宋大曲、民间小曲等。狭义的曲则多指宋朝以来的南曲和北曲。曲分为戏曲(或称剧曲,包括杂剧、传奇等)与散曲两类,元明以来甚为流行,故后世有元曲之称。而曲同词的体式相近,但一般在字数定格外可加衬字,较为自在,并多使用口语。音乐部分亦有宫调之分,元曲中最常用的有五宫四调。

目录:

卷181[双调]清江引

卷182[双调]殿前欢

卷183[中吕]朝天曲

卷184[双调]蟾宫曲-雪

卷185[正宫]塞鸿秋

卷186[双调]庆东原-西皋亭适应

卷187[中吕]山坡羊-西湖杂咏-秋

卷188[中吕]山坡羊-述怀

卷189[双调]楚天遥过清江引

卷190[双调]蟾宫曲-题烂柯石桥

卷191[中吕]朝天曲

卷192[双调]水仙子

卷193[中吕]上小楼-钱塘感旧

卷194[双调]蟾宫曲

卷195[双调]湘妃怨

卷196[双调]折桂令

卷197[越调]柳营曲-叹世

卷198[双调]水仙子-咏竹

卷199[双调]沉醉东风-自悟

卷200[双调]水仙子-雪夜

卷201 [中吕]满庭芳-金华道中

卷202 [黄钟]人月圆-会稽怀古

卷203 [南吕]四块玉-乐闲

卷204[南吕]金字经-雪夜

卷205[黄钟]人月圆-山中书事

卷206[商调]梧叶儿-湖山夜景

卷207[南吕]金字经-乐闲

卷208[商调]梧叶儿-春日郊行

卷209[中吕]卖花声-怀古

卷210[双调]庆东原-次马致远先辈韵九篇

[双调]清江引

刘致

春光荏苒如梦蝶,春去繁华歇。

风雨两无情,庭院三更夜。

明日落红多去也。

《清江引》是一曲惜春、伤春之作,作者以简约明快的言语,诉说本人对于春光流逝的叹惋之情,哀而不伤,显得达观,自然。仅用二十九字,便描画了梦蝶、春风、春雨、落红等意象,勾勒了一幅色彩绚丽春去落红的图画。

[双调]殿前欢

刘致

醉颜酡,太翁庄上走如梭。

门前几个官人坐,有虎皮驮驮。

呼王留唤伴哥,无一个,空叫得喉咙破。

人踏了瓜果,马践了田禾。

这首小令写官吏下乡,百姓遭殃的场景。此曲用白描手法,通过客观描述,将官吏的贪横、爪牙的凶暴、村民的惊恐藏匿、田园的惨遭破坏,表现得活灵活现。用通俗浅白的话语,反映了元代人民所受的深重压迫。

[中吕]朝天曲

薛昂夫

子牙,鬓华,才上非熊卦。

争些老死向天涯,只恁垂钓罢。

满腹天机,天人齐发,武王任不差。

用他,讨罚,一怒安天下。

《朝天曲》是一首写人之作。作者对姜尚备加赞扬,周武王因信任、重用他,而得天下。这现实上是对周武王姜太公二人都给予了充分肯定。而其弦外之音是抨击元朝统治者不能选贤任能,贤士只好归隐山林。

[双调]蟾宫曲-雪

薛昂夫

天仙碧玉琼瑶。

点点扬花,片片鹅毛。

访戴归来,寻梅懒去,独钓无聊。

一个饮羊羔红炉暖阁,一个冻骑驴野店溪桥。

你自评跋:那个清高?那个粗豪?

《雪》虽是一支咏雪之曲。却没有直接描写作者本身所见之雪,而是连用三个典故:王徽之雪夜访戴逵,到门不进而返,自称是“乘兴而来,兴尽而返”;孟浩然吟诗踏雪寻梅;柳宗元的“独钓寒江雪”。作者用三个人物揭示了对雪的不同态度。究竟赞同哪种,作者没有回答。这开放式的结尾,使得作品更显洒脱,自然。

[正宫]塞鸿秋

薛昂夫

功名万里忙如燕,斯文一脉微如线,

光阴寸隙流如电,风霜两鬓白如练。

尽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见?

至今寂寞彭泽县。

《塞鸿秋》讽刺小令,尖锐地撕破了官吏们的鬼脸,假名士的画皮。开头以四个比喻,生动地勾画出官迷、政客们的可鄙抽象,这些痴迷于仕宦之途的可怜虫们,投机钻营,蝇营狗苟,人格丧尽,知识分子所应有的气度和尊严,在他们那里已经荡然无存。但合理他们为富贵功名而奔波劳碌的时候,青春已“流如电”般悄然逝去,两鬓已经斑白。但恰恰是这些卑鄙猥琐的小人,打扮出一副清高脱俗的样子,“尽道便休官!”这只是他们故作高致、以退为进的“终南捷径”。“至今寂寞彭泽县”的无力反诘,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他们的口是心非,撕去了他们的伪装,“寂寞”二字与“忙如燕”遥相对比,使高唱归隐者原形毕露。

[双调]庆东原-西皋亭顺应

薛昂夫

兴为催租败,欢因送酒来。

酒酣时诗兴依然在。

黄花又开,朱颜未衰,正好忘怀。

管甚有监州?不可无螃蟹!

作者清贫,有官府催租这样令人败兴的事,但他有酒便高兴。醉酒使他诗兴大发,正好对灼灼黄花诵词吟曲,租债早已忘怀。管他什么监州官收租,喝酒岂能无螃蟹。作品风格豪迈,表现出作者豪放狂达的襟怀

[中吕]山坡羊-西湖杂咏-秋

薛昂夫

疏林红叶,芙蓉将谢,天然妆点秋屏列。

断霞遮,夕阳斜,山腰闪出闲亭榭。

分付画船且慢者。

歌,休唱彻;诗,乘兴写。

《秋》是一首描绘西湖秋景的佳作,作者一反悲秋惯例,用清峻秀丽的文笔尽情摹写西子湖的秋光秋色,真可谓秀色可餐,美景如云,令人陶然而忘其身了。那浓艳的色彩,如画的山水,寥阔的境界,全都染上厚厚的一层秋意,令人神清气爽。

[中吕]山坡羊-述怀

薛昂夫

大江东去,长安西去,为功名走遍天涯路。

厌舟车,喜琴书,早星星鬓影瓜田暮。

心待足时名便足:高,高处苦;低,低处苦。

《述怀》是对充满着矛盾的自我灵魂的深刻解剖。作品前半部是回顾本人大半生的遭际:“为功名走遍天涯路”写为求功名,不由自主地在宦海中劳碌奔波。时光易逝,两鬓渐现白发。作者对本人不能摆脱名缰利锁的羁绊深自悔恨。小令后半部则阐发了本人的切身体验:“心便足时名便足”,“高,高处苦;低,低处苦”从而向世人发出警戒:名缰利索令人寝食难安。不要为功名所困。此作坦荡真诚,直抒胸臆,毫不矫揉造作,这正与作者本人豪放不羁、光明磊落的人格精神相合。

[双调]楚天遥过清江引

薛昂夫

有意送春归,无计留春住。

明年又着来,何似休归去。

桃花也解愁,点点飘红玉。

目断楚天遥,不见春归路。

春若无情春更苦,暗里韶光度。

夕阳山外山,春水渡傍渡,不知那答儿是春住处。

《楚天遥过清江引》表达了作者“惜春常怕春归去”的情绪。他想挽留春天,可是春天怎能锁住?于是“明年又着来,何似休归去”,作者只好顺其自然,无可奈何地与春天洒泪而别。“桃花也解愁,点点飘红玉”。那点点落红,作者看作是将归之春对本人的倩笑与安慰。但本人仍离情难舍,又登高望远,目送春归。然而,“目断楚天遥,不见春归路”,看不到春的归处。下半部,作者突发奇想,将春天拟人化:“春若无情春更苦,暗里韶光度”,春天也在为美好时光的飞逝而痛彻心脾。“夕阳山外山,春水渡傍渡,不知那答儿是春住处”,使题旨愈加幽远;在这种无限怅惘的绵绵思绪中,使人产生了珍惜时光,珍惜青春,珍惜人生的感觉。

[双调]蟾宫曲-题烂柯石桥

薛昂夫

懒朝元石上围棋。

问仙子何争,樵叟忘归。

洞锁青霞,斧柯已烂,局势犹迷。

恰滚滚桑田浪起,又飘飘沧海尘飞。

恰待持杯,酒未沾唇,日又平西!

《题烂柯石桥》小令写得意境开阔,格调豪迈。开篇一个“懒”字把烂柯的神话一笔抹倒:在作者看来,这纯系小事一桩,不值大惊小怪。他所注目的,是更为广阔的时间与空间,是沧海桑田的瞬息万变,然后回归到人类本身,用“恰待持杯,酒未沾唇,日又平西”说时间疾驰。这本来极易使人感伤人生,可是由于大开大合,却予人一种纵横时空的无比旷达。

[中吕]朝天曲

薛昂夫

沛公,《大风》,也得文章用。

却教猛士叹良弓,多了游运梦。

驾驭英雄,能擒能纵,无人出彀中。

后宫,外宗,险把炎刘并。

《朝天曲》是一首咏史小令。作者以独特的历史眼光对刘邦这个历史舞台上的风云人物进行了大胆评判,既赞赏他“威加海内”的赫赫业绩,但次要的是批判了他猜疑功臣,玩弄权术诛杀功臣的罪行,强烈讽刺了他因宠信吕后,几乎断送江山的过失。观点新颖、独到,发人深省,充分表现了作者的批判精神。

[双调]水仙子

张雨

归来重整旧生涯,潇洒柴桑处士家。

草庵儿不用高和大,会清标岂在繁华。

纸糊窗,柏木榻。

挂一幅单条画,供一枝得意花。

自烧香童子煎茶。

《水仙子》是作者对本人隐居生活的真实写照。简陋的草庵,纸糊窗,柏木榻,一幅单条画,一枝得意花,表现了作者生活的朴素。尤其是末一句“自烧香童子煎茶”,写出了隐士恬然自适、悠然自得的心态。此曲言语朴实雅正,正切合着作者本身生活的朴素、情趣的高雅。

[中吕]上小楼-钱塘感旧

吴弘道

虚名仕途,微官苟禄。

愁里南闽,客里东吴,梦里西湖。

居住,问士夫,都为鬼录。

消磨尽旧时人物。

《钱塘感旧》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厌恶功名利禄的清高品格,透视出他对人自在的真心向往。前两句自我评价,体现了作者对本人仕宦生涯的轻视。接着三句,“愁”字表现了回忆的不快,“客”字也有孤寂之感,“梦”字体现了对西湖的爱。于是作者重返故居,悼念亡友。“消磨尽旧时人物”,表现了作者深挚的怀念之情。全曲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感情深挚,言语通俗平实,耐人寻味。

[双调]蟾宫曲

阿鲁威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

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

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蟾宫曲》是一首咏史的曲子。作者称颂曹操、周瑜、诸葛亮的丰功伟业。借用典故,抓住“酾酒临江”、“赤壁东风”和“八阵图”等典型事件,言简意丰地塑造了曹操、周瑜、诸葛亮的英雄抽象,并对三国鼎立的情势进行了鸟瞰与概括。全曲写得沉郁奔放,与所吟人物的胸襟抱负暗相契合。

[双调]湘妃怨

阿鲁威

夜来雨横与风狂,断送西园满地香。

晓来峰蝶空游荡,苦难寻红锦妆。

问东君归计何忙?

尽叫得鹃声碎,却教人空断肠。

漫劳动送客垂杨!

《水仙子》是一篇伤春的小令。开头四句,描绘出了一幅落花遍地,蜂蝶空自由残枝败叶间徘徊的残春图画。接着,作者用拟人化的艺术手法,诘问春神为何如此忙碌,而泣血啼鸣,更叫得人寸断肝肠,以至于连专事送别的垂杨也派不上用场了。

[双调]折桂令

虞集

席上偶谈蜀汉事因赋短柱休

銮舆三顾茅庐,汉祚难扶。

日暮桑榆,深渡南泸。

长驱西蜀,力拒东吴。

美乎周瑜妙术,悲夫关羽云殂。

天数盈虚,造物乘除。

问汝何如,早赋归欤。

《折桂令》是咏史作品,抽象地描绘了三国时代群雄逐鹿的局面,称颂了诸葛亮、周瑜等历史人物的历史功绩。此作以尺素之幅描写广阔的斗争画卷,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概括力,但作者把三国的盛衰兴亡,归结为“天数盈虚,造物乘除”,就不免陷入了消极的宿命论思想。因而他面对历史与现实只要早日归隐。

[越调]柳营曲-叹世

马谦斋

手自搓,剑频磨。

古来丈夫天下多。

青镜摩挲,白首蹉跎,失志困衡窝。

有声名谁识廉颇?

广才学不用萧何。

忙忙的逃海滨,急急的隐山阿。

今日个,平地起风波。

《叹世》流露了对现实的不满之意。在元代,许多文人襟怀大志,但结果只是“白首蹉跎,失志困衡窝”,纵使才高如萧何,声名如廉颇,也得不到赏识重用,还不如赶快去往海滨山里,做一个快活渔樵,又何苦在这险恶的世道上,无故惹风波。作者愤世嫉俗,以辛辣之笔,抨击统治者不能任用人才,反而使他们非逃即隐的黑暗现实。此作言词简短,愤懑之情溢于言表,风格苍劲奔放。

[双调]水仙子-咏竹

马谦斋

贞姿不受雪霜侵,直节亭亭易见心。

渭川风雨清吟枕,花开时有凤寻。

文湖州是个知音。

春日临风醉,秋霄对月吟。

舞闲阶碎影筛金。

《咏竹》是一首咏竹的佳作。第一二句写竹子不因风霜的侵凌而变色、仍保持其亭亭直节,比喻人因世俗苦难的折磨而不改变其高风亮节。竹之“节”即人之“节”。接下来几句写竹的盛产之地、花开引凤、画家文湖州等,继续丰富竹的抽象意蕴,最初几句写竹的洒脱风姿,表明作者心中所追求的人格标准。作者将竹的品格与人的坚贞和刚直的性情,相融相汇,颇为感人。作者不在竹的形貌上多作描述,却毕现竹的神韵。

[双调]沉醉东风-自悟

马谦斋

取富贵青蝇竞血,进功名白蚁争穴。

虎狼丛甚日休?是非海何时彻?

人我场慢争优劣,免使旁人做话说。

天涯韶华去也!

《自悟》是一首自省之曲。作者对本人以前的官场生涯作了深刻的反思。开头两句用犀利笔锋,揭露当时官场丑态,真是入骨三分。接下来又作进一步描绘,把官场比作虎狼丛,是非海。后三句抒写本人的处世态度:摆脱名利羁绊,不与人争长论短,洁身自好,免得旁人非议。人生苦短,韶华易逝,作者要幡然悔悟了。

[双调]水仙子-雪夜

马谦斋

一天云暗玉楼台,万顷光摇银世界,卷帘初见栏干外。

似梅花满树开,想幽人冻守书斋。

孙康朱颜变,袁安绿鬓改,看青山一夜头白。

《雪夜》吟咏雪夜之景。曲子先用夸张手法,写出银装素裹的雪夜世界,气势恢宏开阔。接着又借用典故,抒写了对幽人的深切同情。构思新巧,画面生动。

[中吕]满庭芳-金华道中

张可久

营营苟苟。

纷纷扰扰,莫莫休休。

厌红尘拂断归山袖,明月扁舟。

留几册梅诗占手,盖三间茅屋遮头。

还能够:牧羊儿肯留,相伴赤松游。

《金华道中》表现出作者厌恶官场,向往归隐逸游的情绪。作者厌恶纷扰繁乱的红尘,“拂断归山袖”便写出了归隐山林的急切心情。想学范蠡泛舟游湖,想学张良随赤松子游,去追随自在自由、清净安逸的归隐生活。此曲清丽爽逸,善用典故,颇具风神。

[黄钟]人月圆-会稽怀古

张可久

林深藏却云门寺,回首若耶溪。

苧萝人去,蓬莱山在,老树荒碑。

神仙何处,烧丹傍井,试墨临池。

荷花十里,清风鉴水,明月天衣。

《会稽怀古》中的云门寺是一座名寺,但作者仅用“林深藏却”四个字,将其环境一笔点出,使人遥想。第二句“回首若耶溪”,展示出另一幅画图:当你置身古寺时,在山脚下看到一片开阔的溪水。接下来便由现实回溯历史,想到了西施、王羲之的逸事。全曲给人以闲适放达之感。

[南吕]四块玉-乐闲

张可久

远是非,寻潇洒。

地暖江南燕宜家,人闲水北春无价。

一品茶,五色瓜,四季花。

《乐闲》是一首叙写闲居傲世之情的小令。“寻潇洒”三字统领全诗,把诗人谢绝尘嚣、高洁自持的意愿完全表显露来,而风情无限的江南正是最理想的避世归隐之地。慢慢地品尝清茶,品尝苦涩的瓜果,观赏花草,这样清静悠闲、恬然自娱的隐逸生活,确实令人神往。

[南吕]金字经-雪夜

张可久

犬吠村居静,鹤眠诗梦清。

老树冰花结水晶。

明,月临不夜城。

扁舟兴,小窗何处灯?

《雪夜》写雪夜之景,抒雪夜之情。起首犬吠鹤眠、村居诗梦二语,写出诗人隐居山村淡然自如的心境。“老树冰花”说雪景之美;而皓月当空,雪月辉映,使整个小城都溶入一派明光里,就更使人心醉。结尾“扁舟”两句,借用古人雪夜访戴的典故,表现出一种洒脱无羁、旷放超逸的生活情趣,更为全曲带来无限的艺术魅力。

[黄钟]人月圆-山中书事

张可久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

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

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人月圆》小令题名《山中书事》,实为怀古,借感叹古今的兴亡盛衰表达本人看破世情、隐居山野的生活态度。全曲上片咏史,下片抒怀。开头两句,总写历来兴亡盛衰,都如幻梦,本人早已参破世情,厌倦尘世。接下来三句,以孔林、吴宫与楚庙为例,说明往昔繁华,如今只剩下凄凉一片。下片转入对眼前山中生活的叙写,虽然这里仅有简陋的茅舍,但有诗书万卷。喝着自酿的松花酒,品着自煎的春水茶,幽闲宁静,诗酒自娱,自在自由

[商调]梧叶儿-湖山夜景

张可久

猿啸黄昏后,人行画卷中。

萧寺罢疏钟,湿翠横千嶂。

清风响万松,寒玉秦孤桐,身在秋香月宫。

《湖山夜景》曲写夜之静谧、萧索,却不是一味地用森冷的词句去正面描绘,更是多处采用象声词来进行反衬。突出了湖山月夜少人迹的特点。

[南吕]金字经-乐闲

张可久

百年浑似醉,满怀都是春。

高卧东山一片云。

嗔,是非拂面尘,消磨尽,古今无限人。

《乐闲》是首感怀人世沧桑的散曲。开头两句直述胸臆,看似写隐者的陶然自得、忘却尘世,实际上分明令人感觉到隐居者心灵中历尽人间沧桑所留下的皱痕。接下来描述一种眠云卧月、行止飘忽、闲适自由的生活形状。末三句坦白直率地道出本人对古今世事沧桑的彻悟,大有看破红尘之意味,但在语气上,作者却将这样一种深沉的感悟以松脱、不屑的方式表现出来。虽题为“乐闲”,但让人感觉到一种深沉的人生悲欢。

[商调]梧叶儿-春日郊行

张可久

长空雁,老树鸦,离思满烟沙。

墨淡淡王维画,柳疏疏陶令家,春脉脉武陵花。

何处游人驻马?

《春日郊行》是一首对春伤怀之作。春日里,作者策马漫行,展示在眼前的是一片盎然春色:墨绿淡淡如画,柳条依依摇摆,百花怒放,春风送暖,恰似少女含情,使人心荡神驰。对着这样美丽的风光,本应高兴才是,然而作者是一个离家远行的游子,此时却是愁思满怀,这诱人的春意不只没有添加他的乐趣,反而使他觉得景与本人如此不谐调,更增忧伤之情,以至于感到天地之大,竟无本人容身之地了。此曲以美景反衬愁情,更增忧思无限。

[中吕]卖花声-怀古

张可久

美人自刎乌江岸,烽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怀古》是一支咏史之曲,抒发了连年和平形成“生民涂炭”的悲剧情感。张可久在此作中对于项羽、孔明、周瑜和曹操,以及立了安定西域功勋的班超,一概加以否定。因为历史上的和平,归根结底是“英雄”们争夺天下或建功立业的手段,而烽火给人民带来的只要灾难,表达了对人民的深厚同情,这在民族和平频仍的元朝社会,还是有它具体的针对性和一定积极意义的,也反映了作者的民本思想。

[双调]庆东原-次马致远先辈韵九篇

张可久

诗情放,剑气豪。英雄不把穷通较。

江中斩蛟,云间射雕,席上挥毫。

他得志笑闲人,他失脚闲人笑。

张可久塑造了一个性情豪放、穷通不较、得失不计的英雄抽象,借此展示本人高洁不凡的审美理想。开篇气势阔大,韵调轩昂,用三个意象,具体可感地描绘出英雄的抽象:武略超凡,江中斩蛟,箭射大雕;文才出众,席上赋诗,挥毫撰文,迅捷可待。结尾两句,对比强烈,力透纸背。全曲于骚雅中展示出豪迈的气象。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