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夜读 | 人生的三把戒尺:自知、自省、自律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名家画廊 | 吴冠中,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

客观地认识本人,清醒地接纳本人

第一把戒尺:自知

所谓“为人贵在自知,处世贵在自制。”

人生最重要的,是晓得本人要什么,而不是让本人的大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楼下有一家推拿按摩店,师傅手法熟练,很多老顾客去光顾。

有一次,忍不住问他,“为什么不把工作室的规模做大,在常人眼里,多收些徒弟、多开几家分店,才能赚大钱哪。”

谁知按摩师傅回答,正是因为考虑了许多现实因素,他才决定不扩张。

在他看来,本人的手艺是不可复制的,就算教给徒弟,也未必能达到百分百的精准。

最初,客人不满意,生意受影响,反而坏了本人的招牌。

他说:“要清楚什么事情应该做,什么事情不应该做。”

有多大本领,就做多大事情,这就是拥有自知之明的智慧。

很多时候,经历的事情越多,越会明白拥有自知是多么难得的智慧。

人要自知,最难的是拿捏分寸。既不是给本人设限,也不自我膨胀,而是清楚地晓得能力的边界,对本人的人生担任

客观地认识本人,清醒地接纳本人,才不负来世间走一遭。

名家画廊 | 吴冠中

第二把戒尺:自省

古人云: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意思是说,凡事没达到预期目标,就要从本人身上找缘由

生活中,有人会把遭遇的窘境都归结为外因,永远在抱怨,从未把审视的目光投向本人

朋友小阳就是个喜欢抱怨的人,每次她和大家见面,总会提起本人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

年初,她刚进新公司的时候,就在聚会上抱怨了大半天。

先是说公司规定太严苛,一点儿都不人性化,又说同一个部门的同事难相处,一起做项目没有人指点她。

有朋友委婉地提示她:“也许是你顺应得还不够。”暗示她需要调整心态,改变本身

但她不以为然,依旧觉得全世界都在和她作对。

前不久听另一个朋友说起,小阳之前的工作没过试用期,现在还在找工作。

不难想象,如果她不能从这次求职失败中审视本身缘由,那今后再多的求职,也可能会以失败收场。

网上有人问:“有没有一种方法,能最大限度降低人生出错的可能性?”

一个高赞回答说:“学会自省。”

自省就像照镜子,把得失、成败、喜怒照得一览无余。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自省,就是给本人一个机会,以旁观者的身份去突破迷局。

有人曾说,人生就像趟过一片充满引诱的地雷阵,当我们穿行其间,多多少少会触及各种“地雷”,这是一件难以避免的事情。

每当我们“触雷”时,能够进行怎样的反省,才是关键所在。

名家画廊 | 吴冠中

第三把戒尺:自律

看过一句话:“任何人都是驯兽师,而那野兽,无非就是各人的性格而已。”

要想驯服人性,少不了自律。

真正的自律,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举动指南,而是沿着本人既定的目标,有选择地追求,有选择地舍弃。

这个过程注定漫长,也正因为漫长,才凸显出自律的可贵。

自律的出发点,永远是本人

当我们能抛开外界的纷繁声音,只为让本人变得更好、更强大,自律才能发挥它真正的积极作用。

自知、自省、自律这三把戒尺,给予我们的不是单纯的压抑,而是选择的权利。

点亮“在看”,愿你我都能好好把握自知、自省、自律这三把戒尺,活出精彩,不负此生。

(收看收听更多《夜读》文章,关注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下载新华社客户端。

主播 | 陈兵

作者:居潇潇 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

监审:于卫亚

监制:张越、吴炜玲

编辑:宜玄李永锡、刘在

美术设计:赵丹阳

实习生:尤伊湄、郭菁、张星冉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