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萱草,被遗忘的中华母亲花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微信搜索“华胥文化”公众号了解中华母亲华胥氏

提起康乃馨,大家都很熟悉

常常被作为母爱的意味

但是

早在康乃馨被作为母爱的意味之前

我们中国也有一种母亲之花

那就是——萱草花

今天,跟着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萱草,古名谖草。“萱”古通作“藼”、“萲”、“谖”,意为忘记。故,萱草在古代又名忘忧草、解思草、疗愁草、宜男、万年韭。

萱草花被称为“母亲之花”,早在《诗经·卫风·伯兮》中就有详细的记载:“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可以到哪里去采一枝萱草花,种在母亲住的北房前,让母亲乐而忘忧呢?”

萱草翠叶萋萋,着花秀秀,焕发出一种外柔内刚、端庄雅达的风采,叫人感到亲切和蔼、赏心顺眼,古人又把它比喻为慈母的音容,并以“萱堂”来借称母亲或母亲居住的地方。

唐代孟郊《游子诗》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

王冕《偶书》今朝风日好,堂前萱草花。持杯为母寿,所喜无喧哗。

叶梦得的诗也这样说:“白发萱堂上,孩儿更共怀。”历代文人常以之为咏吟的题材,曹植为之作颂,苏东坡为之作诗,夏侯湛为之作赋,萱草成了母亲的代称,萱草花自然也就成了中国人的母亲之花。

萱草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细长的枝顶端开出橘红或橘黄色的花。它在中国有几千年栽培历史,《博物志》中写道:“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故曰忘忧草。”古时候当游子要远行时,就会先在北堂种萱草,希望母亲减轻对孩子的思念,忘却烦忧。这样,萱草就成了母亲的代称,同时也成了我国传统的母亲花。

了解完中国母亲花

跟随小编一起好好认识一下萱草

萱草,又名黄花菜

黄花菜?

没错,就是那个黄花菜

~~~小伙伴们恍然大悟

萱草花,又名黄花菜、忘忧草,品种达万种,其中原生品种有20种,中国拥有8种。花期在6月上旬至7月中旬,持续10天左右,每朵花开一天。花色多样,花型与百合类似,花期较长,不只能用于观赏切花,部分品种还能入药和食用。

萱草还是我国庭院的传统名花,观赏价值很高。晋•夏侯湛(公元243-291年)在《忘忧草赋》中作了细腻的描述:“体柔性刚,蕙结兰芳,结纤根以立本兮,嘘灵渥于青云,顺阴阳以滋茂兮,笑含章之有文,远而望之,烟烛若丹霞照青天,近而视之,晔若芙蓉鉴绿泉,萋萋翠叶,灼灼朱华,炜若珠玉之树,焕如景宿之罗”。

萱草花还有很多美丽的传说

比如,

萱草又称“宜男”,是传说妇女佩戴萱草花后生男孩而得名,此典故出自晋•周处的《风土记》,云:“怀妊妇人佩其花(萱草),则生男”。

魏晋时傅玄(公元217-278年)作《宜男花赋》吟道:“猗猗令草,生于中方,花曰宜男,号应祯祥”。嵇含(公元263-306年)作《南方草木状》亦称:“花有红、黄、紫三种,出始兴,妇人怀妊,佩其花生男者”,又在《宜男花序》中写道:“宜男多植幽皋曲阿,或寄华林玄圃”。

当然了,孕妇佩萱草生男是不可信的,然而萱草名宜男花却流传于世。

最初

一起来欣赏一下有关萱草的诗词

萱草(明•高启)幽花独殿众芳红,临砌亭亭发几丛。乱叶离披经宿雨,纤茎窈窕擢薰风。佳人作佩频朝采,倦蝶寻香几处通。最爱看来忧尽解,不须更酿酒多功。萱 草(唐•李咸用)芳草比君子,诗人情有由。只应怜雅态,未必解忘忧。积雪莎庭小,微风藓砌幽。莫言开太晚,犹胜菊花秋。萱 草(宋•苏东坡)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拔。亭亭乱叶中,逐个芳心插。萱 草(唐•李峤)徒步寻芳草,忘忧自结丛。黄英开养性,绿叶正依笼。色湛仙人露,香传少女风。还依北堂下,曹植动文雄。萱 草(宋•苏辙)萱草朝始开,呀然黄鹄嘴。仰吸日出光,口中烂如绮。纤纤吐须鬣,内冉随风哆。朝阳未上轩,粲粲幽闲女。美女生山谷,不解歌与舞。君看野草花,可以解忧悴。萱草(宋•朱熹)春条拥深翠,夏花明夕阴。北堂罕悴物,独尔淡冲襟。对萱草(唐•韦应物)何人树萱草,对此郡斋幽。本是忘忧物,今夕重生忧。丛疏露始滴,芳余蝶尚留。还思杜陵圃,离披风雨秋。咏常季庭前萱草(清•姚永概)阶前忘忧草,乃作贵金花。六出向我笑,须端缀粟芽。君持杯谓我,所忧胡琐琐。酌酒对此花,自计未为左。我思植瑶草,灌以醴泉流。枝叶日茂美,佩之百疾瘳。世间闲草木,那得解余愁。斯言傥不遂,愿逐庐遨游。酬梦得比萱草见赠(唐•白居易)杜康能散闷,萱草解忘忧。借问萱逢杜,何如白见刘。老衰胜少夭,闲乐笑忙愁。试问同年内,何人得白头。所思(李中)门掩残花寂寂,帘垂斜月悠悠。纵有一庭萱草,何曾与我忘忧。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