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圣兽麒麟与圣人孔子的渊源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麒麟亦作“骐麟”,简称“麟”,古代传说中的仁兽、瑞兽,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雪麒麟被称为圣兽王,且是神的坐骑。它是按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复合构思所产生、创造的动物,雄性称麒,雌性称麟。主太平、长寿。民间有麒麟送子之说。

麒麟,有角,为龙角,其角极为坚硬,为浅灰色。据古籍的描述,它的身子像麕,也可以写成麋,古籍中指鹿;尾巴像牛;蹄子像马。麒麟长寿,能活两千年。能吐火,声音如雷。“有毛之虫三百六十,而麒麟为之长”(有毛之虫的意思是有毛的动物)。

在民间传说中,麒麟与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说孔子降生的当天晚上,有麒麟降临在孔府家里,并吐玉书,有“水精之子孙,衰周而素王,征在贤明”的字样,意思是告诉人们孔子非凡人乃自然造化之子孙,虽未居帝王之位,却有帝王之德,诺称“素王”。孔子家人将一彩绣系在麟角上,以示谢意。周敬王末年时,有人在曲阜掘土犁田时,竟挖出了那条当初系于麟角的彩绣。

孔子生活的时代,礼崩乐坏,社会动荡不安。传说麒麟现于郊野,为人所贱,孔子喟叹麒麟“出非其时”,标志着世界的日暮途穷和愚人的穷困,孔子所著《春秋》于此绝笔,故《春秋》又别称“麟史”、“麟经”。

相传孔子的父母叔梁纥与颜征在婚后经常到尼丘山上烧香祈祷,保佑能添个健康的男孩儿。一日,忽见天降麒麟,并吐血于石上,孔母因曾坐于石上而受孕,孔母临盆时,一阵悠扬的鼓乐之声从天际传来,随之,一只玉麒麟口衔玉帛从天界慢慢而来,将玉帛吐到孔母面前,上面写道:“天遣奎星下凡,将要复兴周朝。”玉麒麟腾云跨风而去之时,孔子诞生了。

当孔子父母细心打量重生婴儿时,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只见这孩子长得有些反常:头顶如反孟,两头低而四边高;且眼露筋,鼻露孔,耳露轮,嘴露齿,俗说“七露”(因眼、耳、鼻均为双数)。叔梁纥十分恼怒,便把孩子扔在了尼丘山下。此时正是八月、天气格外炎热。孩子躺在野地里,一只老鹰飞来,展开双翅呼扇呼扇地不停地给孩子打扇遮阳。傍晚,一只斑斓母虎从山上下来,把孩子衔进山洞里,用虎乳喂养孩子。那山洞就是现在的尼山夫子洞,又叫坤灵洞。

这就是民间广为流传的孔子是“麒麟送子”、“龙生虎养鹰打扇”的来历。

另说一天,孔子做了个很奇怪的梦,梦见丰沛地里冒出一股赤红色的烟雾,久聚不散,又见一只麒麟徘徊不前。孔子想:麒麟现,圣人出。莫非是将有圣贤明君出现,或是要来指点我的迷茫呢?于是驾车向鲁西南方向赶去。越过一片沼泽,孔子远远看见一个小孩正用石头打一

只麒麟。小孩见有人来了,急忙把麒麟推进树丛,又往麒麟身上盖了些青草,对迎面走来的孔子说:“刚才我看见一个怪物向西跑了。”

孔子很生气地白了小孩一眼,走进树丛,拨开杂草,把那只麒麟抱了出来。麒麟见了孔子,双眼扑扑地流泪。孔子见麒麟受了惊吓,边悄悄地爱抚,一边脱下上衣盖在麒麟的身上。又拿出绸帛,给麒麟包扎伤口。

过了一会儿,麒麟安静了下来,它用舌头舔了舔孔子的手,忽然从口中吐出三部书来,接着转身跳进沼泽地里,没了踪影。孔子手捧三部经书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一只神麒麟,来给他送天书的啊!

天书是用蝌蚪文(篆文)写成的,谁也看不懂,只要孔子一人能够看明白。孔子自得天书后,整天手不释卷,彻夜攻读,终于成了一位学识渊博、通古晓今的大圣人。

听说孔子晚年被鲁哀公尊为“国老”,享受退休大夫的待遇。此后,孔子开始整理编修历史著作——《春秋》。他要在这部书里寄寓本人的政管理想和主张,以便留给后人效法;也可以用它来教授本人未竟的事业。

孔子为了写这部书,三年内有两年多的时间是吃睡在书案上的。《春秋》一书,自平王东迁记起,至鲁哀公在位时,共记录了二百多年的大事。

话说这年春天,鲁哀公要带着大臣们去鲁国西边的嘉祥狩猎,也通知了孔子。孔子开始不想去,但想到本人身为大夫,不好拒绝哀公的面子,再说本人已经三年足不出户了,《春秋》也快写完了,何不趁这大好春光出去散散心呢?于是就

半夜了,鲁哀公派人来请孔子,说他们猎到了一头似牛非牛、似鹿非鹿的怪物,请孔子看看是什么。

孔子过去辨认了一番,说:“这是一只麒麟。我听说麒麟出现必是在太平盛世,或是圣人出世……”

大臣们一听,都围着哀公恭喜恭喜,哀公更是喜出望外。孔子却叹道:“如今的世道能算是太平盛世吗?麒麟是一种仁兽,它的出现,必在圣君明王在位时。我听说,尧时麒麟游于野,周兴麒麟现于郊。它如今出现,因不是明君当道,所以被凡人猎杀……我那《春秋》也就自此绝笔吧!”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