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衔人:张祥杰
厦门市盛昌钟表眼镜无限公司技术总监、厦门市劳动模范、厦门市十佳“扶残助残好心人”。
工作室简介:
经过两年多团队的努力,由张祥杰设计的“鼓浪屿”牌手表问世。2012年12月“鼓浪屿”牌手表荣获“中国邮政“2012闽台最具特色伴手礼”称号,2013年1月被厦门市政府纳入“鼓浪屿创新升级旅游留念产品”,获2013年闽台伴手礼最具创意奖,2016年又推出限量版表款。
组成成员:
工作室目前有16名成员。2015年12月,工作室成立了“残疾人钟表修配专业技能培训班”,培训班迄今已举办四期,每期培训时间为半年,逐步培养出一支技术熟练的维修钟表队伍,为一批残疾人教授技艺,缓解他们生活的后顾之忧。
创新工作室故事:
张祥杰出生在一个钟表维修家庭,从爷爷那辈人开始就从事钟表维修行业。从小耳濡目染,张祥杰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2000年,他和兄弟三人接过祖父辈的“衣钵”开始独立运营,从事钟表维修近30年,修好了5万多只钟表。
在钟表维修行内不断有个老规矩: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而张祥杰却打破了这一规矩,“修表特别适合下肢残疾的人,只需坐着,动手就可以。”张祥杰通过媒体表达了情愿免费培训残疾人维修钟表的想法。
打破规矩,授之于渔
2012年,40岁腿部残疾的杨建敏从媒体上看到免费培训的消息,找到了张祥杰,本来因为杨建敏的年龄大,张祥杰不断犹疑能否接收他为学员。后来杨建敏几次登门拜访,锲而不舍感动了张祥杰,并同意把他收入门下。
杨建敏说:“一般的钟表世家,技术不外传,没想到张总竟然情愿收我。在我当学徒的时候,公司不只教我技术,还给我生活补贴,我真的很感恩。”为了不负所望,杨建敏特别努力,每天早出晚归,别人练五遍,他练习十遍,甚至百遍,经过两年多的学习,杨建敏果然练就了一门好手艺,成为了钟表疑问杂症的“专家”。
让残疾人看到本人的社会价值
为了协助更多残疾人,经过和残联的反复沟通,张祥杰决定开办残疾人钟表修配技术培训基地,探索一条自主出资,为残疾人提供从培训到就业的一条龙服务。
张祥杰个人出资向公司申请将修表店三楼仓库改形成培训室,为了方便学员,他专门定制了供学员使用的桌子,每台桌子上还配备了修表的工具;卫生间专门安装了无妨碍设备。
打破了传统老观念,2015年12月,成立了厦门首期“残疾人钟表修配专业技能培训班”,招收了7名残疾人做学徒。张祥杰不只亲身教授学员修理钟表的技艺,还专门为培训班聘请了多位有着销售、心理等方面知识的老师,希望从理论和实践中对学员进行全方面教学。虽然培训班包括他在内有多位老师,张祥杰还是不放心,只需不出差,他都泡在培训班里讲课。
2016年8月30日,首期残疾人钟表技能修配培训班7个残疾人学员获得结业证书,正式“出师”。首期学员姜彩云因为18岁遭遇车祸得到了右腿。后来,她和丈夫在一家农贸市场附近开修鞋店,总有人来问可不可以换手表电池、表带。看到培训班的消息,姜彩云找到张祥杰,希望能学会修表手艺。张祥杰为她放宽了年龄条件,她不但成为首期学员,还成为班长。
“培训班就像一个母鸡带小鸡的过程,培养了大师兄还可以带小师弟,逐步传承工作室传、帮、带的精神”,培训班成立后,杨建敏本人
培训班迄今已经办了四期,他们中有人学成后本人开店,有人加入盛昌钟表行大家庭,有人本人创业运营维修摊点,每次学员一毕业,张祥杰就特别忙碌,帮忙创业的学员选点,进行技术指点,让他们协助更多的人。金牌老字号、精深的手艺、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使得盛昌钟表行逐步成为厦门最知名的修表企业之一。
创造厦门特色品牌的手表
2016年,
作为一名钟表公司的技术总监,张祥杰想要为厦门鼓浪屿打造一款特别的留念手表:“我希望外地游客从鼓浪屿回去后,可以给家人和朋友带回一个故事,看到这块‘鼓浪屿’手表,就会想起厦门鼓浪屿。”让厦门走出世界、让世界感受厦门。
从最开始的构思、设计、修改,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历经几十次修改,由张祥杰设计的“鼓浪屿”牌手表终于问世了。
表盘是鼓浪屿的自然景观,线刻的轮廓,共有6种款式、十几种颜色,2008年1月份开始在鼓浪屿30家店和岛内的10个点零售。第二代鼓浪屿表礼盒装于2012年9月1日上市销售,并在2012年12月荣获“中国邮政“2012闽台最具特色伴手礼”称号,2013年1月鼓浪屿表被厦门市政府纳入“鼓浪屿创新升级旅游留念产品”,获2013年闽台伴手礼最具创意奖,2016年又推出限量版表款。
领衔人对创新工作室未来期许:
新的一年即将到来,对张祥杰来说,明年更多的规划是在品牌创新方面,张祥杰希望:“升级创新品牌,研发更多符合厦门个性的手表,让鼓浪屿手表成为旅游名片,能跟着游客走出福建、全国,乃至世界。”
编辑、制造:邓娜
上一篇:杀球分支:劈杀技巧,动图示范,非常厉害的得分技巧,建议收藏!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