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开学临近
想必不少人和小编一样
做梦都想在开学之前
领取一封来自霍格沃兹的录取通知书
↓↓↓
今天也同样是
向往魔法世界的一天呢
不晓得大家留意到没有
在霍格沃兹的录取通知书
信封上的火漆封缄
其实在不少影视剧中
尤其是欧洲古典影片里
常能看到这样的火漆封缄
什么是“封缄”?
为了防止书信等在传递过程中被私自拆阅,于是就有了密封方法的产生。“封缄”就是保密的措施之一。
什么是“火漆封缄”?
火漆,亦名“封蜡”,又叫“封口漆”。此物以松脂、石蜡、焦油及颜料混合加热制成条块状,一般呈红色或棕红色,也可按要求制成蓝、白等特殊颜色,遇热则软,其性黏,专供瓶口、函件等封缄之用。密封时,用烛火引燃火漆,在其熔成稠状霎时滴注需要封粘之处,并于凝固前加盖印章,冷却后则留下清晰钤记图案,既美观又能防止私拆,此谓“火漆封缄”。
有不少人以为
“火漆封缄”是欧洲特有的一种封缄方式
但其实
中国古代早早就用上了
晋代以来,纸帛盛行
火漆封缄,沿用至今,历史悠久
在如今古装影视剧中
我们也能看到“火漆封缄”的存在
《东宫》火漆封缄截图
“瓷缶秘香蒙翠箬,蜡封承印湿丹砂。”
——宋 张镃 《许深父送日铸茶》
“蜡封夜半传檄,驰骑谕幽并。”
——宋 陆游 《诉衷情·青衫初入九重城》
诗词中出现的“蜡封”
就是与火漆封缄类似的方式
另一个愈加通俗易懂的名字
《大唐荣耀》火漆封缄截图
古代封缄方式不光有火漆封缄
从出土文物来看
秦汉时期对简牍的封缄方法
一般有三种:检封、函封与囊封
检封
检封,又称“检署”,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在木牍之上加一木板,以绳缚之,此木板名曰“检”, 大小约与木牍相近,用来掩盖住牍上的文字内容,即《释名》所言:“检,禁也,禁闭诸物,使不得开露也。”
检的两侧刻线槽、表面凿有封泥槽,是缄束的束绳通过和打结的地方,封泥即捺于槽内绳结之上,用于加盖印章,这一完整的过程又叫“封”,在封检上题写接受简牍者的名字谓之“署”。
用封泥封缄简牍文书
“检”有书信检与物品检两类。书信检与物品检的区别,次要在检的长度大小、题署文字的不同上:书信检与木牍大小相近,题写收信人姓名;而物品检的尺寸可大可小,次要依物品的大小而定,其上的题署为物品的名称,或关于物品的说明。
函封
函封,用匣子盛而封之
《战国策·燕策三》:“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囊封
检封与囊封相结合,先检封后囊封
将若干已经检封好的简牍或简册装在布囊中,然后在布囊外加一个写有收件地址的检,并按照检上题写的送达方式送递。依照汉代的文书制度,囊袋在经过各个亭邮时,布囊的囊口要被打开,里面的邮件细目要被记录在案。
到了魏晋之后,纸张开始盛行
逐步取代了简牍
当然,也就不用“黏土封口”了
人们改用棉纸钤印封口
因为印色多为朱砂色,又称作“钤朱”
图源网络
棉纸封是纸帛盛行时期信函封缄的常用方式
普遍用于平常信函与家书
而当需要防备信封被拆时
人们多用火漆封,保护机要信函
棉纸封随着制纸工艺的发展和纸质的提高
信封由多层改为单层,沿用至今
火漆封则在明、清时期官民之间盛行
民国时期沿用于政府机关
民间则较少使用
❖
现如今
人们已经很少能用到这些封缄方法
但是有关它们的历史
不该淹没于时间长河
欢迎大家空闲之余
来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
了解更多封泥背后的故事~
上一篇:秦封泥:跨越秦汉的封缄“密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