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晚清四大名臣这一,被公认为大汉奸,却有人替他喊冤!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1901年11月7日,和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并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的李鸿章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了人世,享年78岁。李鸿章以外交能手自傲,却无法改变大清国被动外交,遭遇割地赔款的局面。已经的晚清重臣,因为代表大清皇朝在《越南条约》和《马关条约》上签字死后被世人冠上卖国贼、汉奸的骂名,李鸿章的一生显得满是悲壮和凄凉。那么,李鸿章真的是汉奸吗?其实李鸿章真是生不逢时,生于乱世的他,最终遗臭万年,但如果他能生于盛世,可能就会流芳百世了。
因为慈禧太后的一再施压,使得李鸿章不得不签这份不平等条约
其实可以理解世人对李鸿章的痛恨,但如果理性客观地去分析,李鸿章权力虽大但也只是慈禧太后手里的棋子,这并不是李鸿章个人的过失。李鸿章是按照慈禧太后的指示去完成一项任务而已,他无力改变慈禧太后的决定,真正卖国的应该是慈禧太后,而李鸿章只是替她背负了千古骂名。其实在签订条约的时候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事。
李鸿章在签条款的现场咬牙说不签惹怒了日本人,被用枪托打得脑袋冒血,但就是这样他仍然说不签。最初日本人只能向慈禧太后施压,李鸿章听了慈禧太后的传话才妥协了。但李鸿章还在对具体条款有本人的坚持,甚至为此放下本人重臣的架子。为了争得条款的小让步,李鸿章可谓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所以我们骂李鸿章是卖国贼其实真的有些错怪他了,我们应该看到李鸿章在日本硬撑,而不想打仗的慈禧却在筹备寿宴,要李鸿章答应日本人的所有要求。
李鸿章在对待防日侵略上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才,不过生不逢时
李鸿章已经以九千名刚招募的淮军打败了太平天国的军事天才忠王李秀成率领的10万大军。李鸿章有大智慧,比起守旧派,他能清醒地看到中外方式,他是洋务运动的灵魂人物,在四大领袖人物里面他办实事最多,在保皇的前提下,大力改革,有的洋人不晓得有皇帝而晓得有他。李鸿章也是个高瞻远瞩的人,他是清廷第一个提出防日战略的人,他曾系统提出防备日本及其他西方列强。所以由此看出,李鸿章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放在盛世一定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马关条约》被李鸿章视为本人终生耻辱,73岁访美回国时,他乘坐的轮船途经日本横滨需要换船返程,因为他已经发誓从此不再踏入日本半步,所以他拒不登岸。最初李鸿章不顾掉到海里的危险,在随从们搭起的一块跳板上费力登上返程的轮船。李鸿章一生有勇有谋,敢作敢当,扛起晚清半边天,是晚清的顶梁柱。晚清时帝国最不堪之事几乎都是由李鸿章承担的。只可惜帝国黄昏,孤臣一哭,独揽大权的慈禧太后让李鸿章帮她背了这个卖国贼的黑锅,可怜铮铮铁骨李鸿章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