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中华经典之《笠翁对韵》下卷解读第二讲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笠翁对韵》(李渔著文集)是从前人们学习写作近体诗、词,用来熟悉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启蒙读物。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较之其他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神韵。作者李渔(明末清初著名戏曲家),号笠翁,因而叫《笠翁对韵》。全书分为上卷和下卷。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真假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肴一

诗对礼,卦对爻。燕引对莺调。晨钟对暮鼓,野馔对山肴。雉方乳,鹊始巢。猛虎对神獒。疏星浮荇叶,皓月上松梢。为邦自古推瑚琏,从政于今愧斗筲。管鲍相知,能交忘形胶漆友;蔺廉有隙,终对刎颈死生交。

正文

卦对爻:《周易》共分六十四卦,卦中各有六爻。燕引句:引和调都是歌曲,这里指燕和莺动听的鸣声。

晨钟句:见冬韵第二章“暮鼓”句注。野馔句:馔(zhuàn撰)、肴(y áo摇)是饭菜的统称,野馔、山肴指淡素的饭食。

雉方乳:汉鲁恭为中军令,很有政绩,蝗不入境。河南尹闻之,使人往看。见野鸡伏于桑下,儿童不捕,惊问,儿童说:“野鸡在孵卵,不要伤害它。”雉(zhì制),野鸡。鹊始巢:月令。季冬小寒,1月5—7日,285°,雁北向,鹊始巢,雉始雊(gîu够)。

神獒,传说能听懂人语的犬叫獒。獒(áo熬),一种凶猛的狗。

“我是怎样的器?”孔子说:“你是瑚琏。”瑚琏(li?n脸),古代宗庙盛黍稷的器皿,是祭祀的贵重礼器,比喻子贡会成为治国的人材。为邦,管理国家。从政句:《论语》载,一次子贡问,当今做官的人怎样样,孔子说:“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筲(shaō烧):○1一种小型竹器,○2桶。斗筲之人,是说德薄才疏的人。

管鲍二句:春秋时,管仲和鲍叔牙非常好,患难与共,旧时代常以管鲍为朋友间的楷模。管仲,春秋初年政治家。经鲍叔牙推荐,被齐桓公任为上卿。相知,即相敌对。胶漆,描述难解难分,关系极为密切。古诗:“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蔺廉句:蔺相如和廉颇是战国时赵国的相和将军,廉颇对蔺相如不服气,多次侮辱对方,但相如避之。后廉颇觉悟,亲身登门负荆请罪,二人遂为刎颈之交。刎颈:指发誓同死的交情。

肴二

歌对舞,笑对嘲。耳语对神交。焉鸟对亥豕,獭髓对鸾胶。宜久敬,莫轻抛。一气对同胞。祭遵甘布被,张禄念绨袍。花径风来逢客访,柴扉月到有僧敲。夜雨园中,一颗不雕王子柰;秋风江上,三重曾卷杜公茅。

正文

焉乌句:古文之讹。焉和乌,亥和豕,字形相近,往拄形成讹误。焉乌:谓字形相近而易讹。古谚云:“书经三写,乌焉成马。”《吕氏春秋》中记载,子夏赴晋经卫国,有人说从书上读到“晋三豕(三头猪)过河”。子夏说,不对,一定是把“己亥”二字误作“三豕”了。到晋国一问,果然是“晋师己亥涉河。”前去伐秦。獭髓句:獭(ta塔),水獭,旧传水獭的髓是很好的滋补品,服食能益神智;相传水獭的骨髓与玉屑、琥珀屑相和,可以灭瘢痕。鸾胶句:传说海上有凤麟洲,多仙人,以凤喙麟角合煎作膏,名续弦胶,能续弓弩断弦(见旧题东方朔《十洲记》)。一气:犹云同气,指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多喻兄弟。

祭遵句:祭遵是东汉光武帝的将军。《后汉书.祭遵传》:称为人克己奉公,凡皇帝的赏赐一律分给士卒,家无私财,穿皮裤,盖布被,夫人裳不加缘,因而遭到皇帝的敬重。张禄句:战国时,范睢和须贾同事魏王,须贾出于嫉妒,唆使魏相治范睢几至于死。后范睢逃到秦国,易姓名张禄,为秦相。后须贾使秦,范睢故意穿了一身破衣服去见须贾。贾不知其为秦相也,曰:“范叔何一寒至此”,以己绨袍赠之。不久,须贾终于晓得范睢原来就是秦相张禄,吓得赶忙登门请罪。范睢说:“根据你旧日对我的态度,本当把你处死,但你送我一件袍子,看来还有点情谊,可以饶你一命。”(唐)高适《咏史》诗:“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专咏此事。绨:㈠(tí提),光滑厚实的丝织品;㈡(tì替),比绸子厚实、粗糙的纺织品,用丝做经,棉线做纬。

柴扉句:此推衍唐诗人贾岛“僧敲月下门”句。夜雨一句:《二十四孝》载:晋人王祥至孝,后母不慈,命其看护后园柰树,柰落则鞭之。祥抱树大哭,感动上天,柰一颗不落。柰(nài奈):落叶小乔木,花白色,果小,是苹果的一种。秋风二句:杜公指杜甫。杜甫居成都时,一次大风吹坏了草堂,他曾为此写作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有“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之句。

肴三

衙对舍,廪对庖。玉磬对金铙。竹林对梅岭,起凤对腾蛟。鲛绡帐,兽锦袍。露果对风梢。扬州输桔柚,荆土贡菁茅。断蛇埋地称孙叔,渡蚁作桥识宋郊。好梦难成,蛩响阶前偏唧唧;良明远到,鸡声窗外正嘐嘐。

正文

廪对庖:廪(lin凛),粮仓。庖(páo袍),厨房。

玉磬句:玉磬(qìng庆),古代的一种用玉或石制成的打击乐器。金铙(náo挠),一种用金属制成的打击乐器。

竹林句:晋时嵇(jī击)康与阮籍等七人为友,蔑视礼教,狂放不羁,经常聚在竹林中啸饮清谈,时人号为“竹林七贤”。梅岭:英州司寇种梅三十株于大庾岭,故庾岭多梅。(唐)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诗:“明朝望乡处,应见岭头梅。”

起凤句:腾蛟、起凤,都是描述文采的超拔。(唐)王勃《滕王阁序》:“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

鲛绡:古代神话,南海外有鲛人,住在水中,善织绩,常出卖绡,眼能泣泪成珠。鲛绡,鲛人所织的细绢。鲛(jiāo交),就是鲨鱼。绡(xiāo肖),生丝,又指用生丝织的东西。兽锦:绣有麟、豹一类野兽花纹的锦缎。又解为集麟豹毳,织为文绮,称兽锦。

杨州二句:《尚书》有《禹贡》一篇,记述九州的山川土宜,提出杨州要贡赋桔柚,荆州要贡献菁茅。菁茅:一种草类,古人用以扎神像,灌酒其上,表示神饮,叫裸。又解为古代祭祀用以漉(lù路)酒去滓。《穀梁传.僖四年》桓公曰:“昭王南征不反,菁茅之贡不至,故周室不祭。”

断蛇句:迷信传说,孙叔敖,战国时楚国令尹,幼时,见两个头的蛇,杀而埋之,回家后对母亲哭诉。母问其故,他说:“人们说遇到两头蛇的人一定要死,今天我遇到了。为了不至于让更多的人见而致死,我已杀死并且埋掉了它。”母亲说:“我儿做了好事,天必报应。”后来孙叔敖果然做了楚国的令尹。渡蚁句:迷信传说,宋郊为士人时,所居堂前有蚁xue为雨水冲毁,他编竹为桥让蚂蚁爬到了干处,听说因为有此阴德,后为状元。

良朋二句:古民俗说,鸡叫客人到。《诗.郑风.风雨》:“风雨萧萧,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瘳(chōu抽),病愈。杜甫诗也有“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驱鸡上树木,始闻扣柴荆”的话。嘐(jiāo胶)嘐同胶,鸡叫的声音。

豪一

茭对茨,荻对蒿。山鹿对江螯。莺簧对蝶板,浪麦对桃涛。骐骥足,凤凰毛。佳誉对嘉褒。文人窥蠹简,学士书兔毫。马援南征栽薏苡,张骞西使进葡萄。辩口悬河,万语千言常亹亹;词源倒峡,连篇累牍自滔滔。

正文

茭对茨二句:茭(jiāo交):<书>喂牲口的干草。茭白:菰(gū孤)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浅水里,开淡紫红色小花,嫩茎经黑穗菌寄生后膨大,叫茭白,果实叫菰米,都可以吃。茨(cí瓷):○1用茅或苇盖的房子。○2蒺藜。荻(dí敌),多年生草木植物。茭、茨、荻都是指蒿草。

鳌(áo熬):本指蟹的第一对前足,这里代指蟹类。

莺簧句:莺簧指黄莺啼叫的声音美如笙簧。蝶板,蝴蝶的双翅忽开忽合好象乐器中的板。桃涛:春二三月,桃花怒放之时,河中春汛,称为桃花汛。

骐骥二句:骐骥(qíjì奇记),良马。骐骥足,比喻人有才干。徐孝嗣曰:“人中骐骥,能致千里”。凤凰毛,凤毛麟角,喻稀有的优秀人才。南朝(宋)谢凤与其子超宗,父子俱有文名,梁武帝赞扬谢超宗,说他“殊有凤毛”,意思是有其父的文才。

蠹简:蠹(dù杜),蛀书虫。蠹简,指书籍。马援句:马援是东汉的将军,他南征交趾时,曾携带数车薏苡,以防治瘴疠。薏苡(yìy?意以),多年生草本植物,即中药苡仁。

张骞句:汉武帝时,张骞曾两次出使西域,使汉族和少数民族、中国和外国的文化得以交流。传说中原地区的葡萄是他由西域带回来的,留种中国。

辩口二联:都是描述人的善于谈吐。亹,㈠(mãn门)地名。亹源,在宁夏;㈡(wei委),○1描述勤勉不倦;○2描述向前推移、行进。亹亹(wei委),情愿是勤奋的样子,这里是言不绝口的意思。词源倒峡:谓诗文雄健无力,气势豪迈。(唐)杜甫《醉歌行》诗:“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横扫千人军。”

豪二

梅对杏,李对桃。棫朴对旌旄。酒仙对诗史,德泽对思膏。悬一榻,梦三刀。拙逸对贵劳。玉堂花烛绕,金殿月轮高。孤山看鹤盘云下,蜀道闻猿向月号。万事从人,有花有酒应自乐;百年皆客,一丘一壑尽吾豪。

正文

棫朴句:棫朴(yùp?玉普),棫朴,两种灌木名,说这种灌木可点燃祭天神。《诗经?大雅》中有《棫朴》一篇。棫,白桵;朴,桴(fú浮)木。意谓棫朴丛生,根枝茂密,共同附着。喻贤人众多,国家蕃兴。旌旄(jīngmáo京毛),指旗帜。

酒仙:杜甫有《饮中八仙歌》,称李白、贺知章、李琎、张旭等为酒仙。诗史:杜甫的许多诗,较为真实地记述了当时的社会情况,被人称为“诗史”。德泽句:泽和膏都是指及时的好雨,因而被比作恩德。

悬一榻句:悬一榻,后汉徐稚,字孺子,家贫,有德行,当时陈蕃为豫章太守,不接待宾客,只特设一榻待徐稚,徐来则放下,徐走后即悬起。梦三刀句:迷信传说,(晋)王浚夜梦梁上悬三把刀,后又添加一把,醒来问别人是何吉凶。解者曰:三刀是州字,又加一把是“益”的意思,是益州也,所以您要做益州刺史了。后果守益州。

孤山句:(宋)林逋,隐西湖孤山,常养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乃下。蜀道句:古代四川多猿,所以民歌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的说法。百年二句:这是一种消极的人生观,认为人生百年不过如客人一样暂住世间,应放浪山水之间,尽其豪情。

豪三

台对省,署对曹。分袂对同胞。鸣琴对击剑,返辙对回艚。良借箸,操提刀。香茗对醇醪。滴泉归海大,篑土积山高。石室客来煎雀吞,画堂宾至饮羊羔。被谪贾生,湘水凄凉吟服鸟;遭谗屈子,江潭憔悴著离骚。

正文

台对省二句:台、省、署、曹都是古时官府的名称。分袂:古时把离别称作分袂。

袂(mâi妹),袖子。返辙:等于说回车。晋阮籍由于当时政治昏暗,心情苦闷,常酒醉后乘车出游,遇到绝路就痛哭而回。

回艚:艚(cáo曹),就是船。(晋)王献之曾在雪夜乘船去访问他的老朋友戴逵,走到半路,忽然命令船只前往。人们问什么缘故,他说本人是“乘兴而来,兴尽而返。”

良借箸:楚汉和平中,汉高祖听信郦生的话,预备把诸将分封于各地为侯王。张良认为这是错误的,就在酒宴前,借席上箸逐个陈说道理。箸(zhù住),筷子。操提刀:传说匈奴使者要拜谒曹操,曹操自以为相貌不扬,恐为耻笑,于是让崔琰打扮成魏王,曹操本人打扮成卫士,提刀立旁。朝见后,让人问使者对魏王的印象。使者曰,魏王相貌亦复平常,但床头捉刀人(指曹操)乃真英雄耳。

醇醪(chúnláo纯劳),指好酒。

滴泉二句:都是说积少成多的意思。《荀子》说:“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伪《尚书?旅獒》说:“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篑(kuì馈),古代盛土的筐子。雀舌:一种名茶。羊羔:美酒名。《事物绀珠》:“羊羔酒出汾州,色白莹,饶风味。”绀(gàn赣),红青,微带红的黑色。(宋)苏轼诗:“试开云梦羔儿酒”。

策”注。遭谗二句:战国时期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由于佞臣毁谤,遭到楚王贬谪,曾在湘江一带流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描述枯槁。”后投汩罗江而死。《离骚》是他写作的长诗。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