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教育信息化:对教师的改变?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起步→使用→融合→创新

从《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到《三通两平台》建设,从两级架构到五级使用,从数字化校园到智慧校园,从线下到在线教育,从1.0到2.0再到3.0。

2017年9月,新学期开学之际,蓦然回首,抖然发现,教育信息化已然渗透到校园每个角落,也影响着每一位教师。

图1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自20世纪90年代提出至今,信息时代,老师将变成公众人物,其教学和学术成就将接受社会的监督和评判。抛开信息技术产物的好与坏来讲,回首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下的七年来,教育信息化确确实实改变了学校、教师、学生。

不可否认,互联网正逐渐影响整个社会,乃至教育这片净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甚至办公,从教育观念到教学的方式方法上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也不晓得改革还是革命

图2

一位从教二十七年的老教师如是说到:

传统教育:黑板+粉笔+课本z

信息化教育:电子白板+电子笔+电子书包

教育信息化与传统应试教育模式对比:

图2

可见,教育信息化已然渗透到课堂和教学当中。一方面,教育信息化是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电子产品也改变了教学方式,教师对此作出相关反应(拥抱、融合、创新)。但是,我们也必须晓得,教育信息化产物只是工具,作为辅导型工具,它的作用取决于教师(使用者),不应本末倒置。

图4

总结:

信息化对教师的影响(笼统):

(1)给教师的传统教育理念带来冲击

(2)对教师原有的角色定位带来挑战

(3)对教师原有知识体系带来挑战

(4)对教师原有教学方法和技能带来挑战

(5)对教师的教育职责和工作重心带来挑战

(6)对教师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带来挑战

信息化对教师的影响(实际):

(1)备课:备课助手、素材资源网

大量教育资源进校,成体系化展示,到章到节,每一课时都有相应的课件、教案、练习、视频。如人教数字教材资源、金太阳教育资源网等,改变了教师单一从网上寻找素材的方式,并且大量缩短了教师寻找资源的时间。从而由传统方式的备课(课本批注+Word教案),转变为智能备课(电子教案+电子教材)。

(2)授课:智慧课堂、电子书包

授课无疑是整个教学闭环内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教师和学生交流互动最频繁的一节,短短三四十分钟,授什么课,通过什么方式授课,需要经过大量的打磨。传统意义上的授课是单一的教师授,学生学的说教式授课,学生通常独自学习和讨论,以课本情景载体。信息化课堂:学生人手一部平板(装载学习所需的电子课本、习题等),通过观看电子白板/交互式一体机(放映PPT、视频等课件资源),教师结合移动讲台/掌上黑板(借助手机或者平板等工具,将黑板带到讲台下,构成移动式讲台授课方式)。次要表现有智慧课堂、翻转课堂等。

(3)评价:多维度评价方式(教师→教师,学生→教师,家长→教师,本人本人

对于一个教师,他(她)的多少教学资源可以通过互联网共享,多少创新的学术成果能经得住实践检验、为人所用,都将成为评判一个老师学术水平、教学水平的重要目标。传统体制下,教师的水平由学校评判。互联网时代,裁判主体变成了整个学习社会的学生。评价方法从领导或同行参观一堂作秀似的公开课,变成学生对该教师的网上课程的评价和选课率的高低。

(4)阅卷:智能组阅卷、大数据成绩分析

大到每学期的期中、期末考试、小到每一单元考,每一次随堂测练,每一节课后作业,哪怕只教一个班级,50个学生,批改作业依然是教师工作量较大的一项工作。客观题的对错,客观题的批改和注解,这需要花掉教师很多(课余)时间。传统阅卷方式,一支笔,一叠卷子,一张椅子,一坐就是一个多小时。信息化阅卷方式:将试卷放置手机/扫描仪下扫描,平均一秒一张卷子,错误率1/10000。通过系统大数据分析,自动算出分数、班级平局分,每一题错误率,每个学生构成对应错题本/集。极大的简化了教师对试卷的统计分析时间。

(PS:单纯从教育信息化对教师的改变谈起,不涉及信息化的对与错,好与坏。)

本期问题:教育信息化对你的教育教学带来什么改变?可在评论下回答。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