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朔西街,有一处消费场所,赫然以“私奔”作为招牌,两个大字书写在牌匾之上,十分醒目。
也有人觉得“私奔”之谓十分刺目。街边,几位游客批评道:“私奔是什么体面事?用这俩字吸引人的眼球,低级趣味!”
此说对头否?查《现代汉语词典》,对私奔一词的解释是:“指女子私自投奔所爱的人,或跟他一起逃走。”分明并无贬义。当然,如果穿越历史,回到婚姻只能服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绝不允许青年男女自行选择配偶的旧时代,私奔的确是一件所谓伤风败俗的大丑事,为当时的世道人心所不容。但用现代目光来审视陈年旧事,完全可以确认的是,那一个个流传千古的私奔故事,其实是一曲曲男女之间真情和深情的颂歌;尤其是其中那些敢于私奔的英勇女性,更是中国人追求婚姻自在的先驱,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比如卓文君的私奔。
西汉时,蜀地临邛不到20岁的富家女卓文君寡居在家,虽登门求婚者络绎不绝,却不断未能结成良缘。一日,父亲卓王孙延请才华横溢的穷困潦倒文人司马相如,来家中演奏古琴,卓文君躲在帘后倾听,芳心被一曲《凤求凰》打动,当夜便私奔至司马相如的陋室。尔后,又在邛崃街面租下一间铺面,卓文君站在垆前卖酒,司马相如则穿起犊鼻裤,与雇工们一起操作忙活,在闹市中洗涤酒器。当然,故事的结局是司马相如所写的《子虚赋》得到汉武帝赏识,又以《上林赋》被封为郎(帝王的侍从官),于是,卓文君对爱情的大胆追求修成了正果,遂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两次私奔中的一次。
至今,当年卓文君当垆沽酒的地方,尚有一副长联高高悬挂:
君不见豪富王孙,货殖传中添得几行香史,停车弄故迹,问何处美人芳草,空留断井斜阳,天涯知己本难逢,最堪怜,绿绮传情,白头兴怨;
我亦是倦游司马,临邛道上惹来多少闲愁,把酒倚栏杆,叹当年名士风流,消尽茂林秋雨,从古文章憎命达,再休说,长门卖赋,封禅遗书。
中国历史上另一次最伟大的私奔,发生在隋朝末年,主人公是红拂。
史载,红拂原名张初尘,父亲是隋朝一名六品官吏,因弹劾朝政惨遭杀害。沦为孤儿的红拂流落长安,成为权臣杨素府中的一名歌伎。经历坎坷加之天资聪颖,使红拂逐步成长为一名果敢有胆、见识不凡,且文武兼备的奇女子。她对隋朝的气数已尽、对杨素的昏聩老朽了然于胸,因而,一旦在伺奉杨素时见到气宇轩昂、谈吐不凡的布衣李靖,便果断做出决定,私奔而去,并最终和李靖一起,为大唐王朝的建立,立下了不朽功绩。好一个红拂,也难怪《红楼梦》里见识和才情都出类拔萃的林黛玉要赋诗赞曰:“长揖雄谈态自殊,美人巨眼识穷途。尸居余气杨公幕,岂得羁縻女丈夫。”
在婚姻不自主的旧时代,心仪于人的品格与才华,而不是以荣华富贵为标准来选择配偶,且最初功德圆满,卓文君和红拂的私奔,可谓伟大,并无可非议之处。
在阳朔西街,与爱情有关的市招还有,印象深刻的是街边的一个小食摊,打出的招牌是“现烤榴莲,甜过初恋”。果真如此吗?我不吃榴莲,这一次也不想破例,所以无法得知。但风趣的是,这个小食摊,与一家名曰“布邋沓”的童装店为邻。我对老伴说:“热恋中的青年男女,如若来到阳朔西街,不妨在这里吃现烤榴莲,尽享初恋的甜蜜。过几年再来西街,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走进 ‘布邋沓’,给小孩子买衣服了!”
俩人会心而笑。
上一篇:大赤峰的“货声、唤头、市招”是怎样回事?快进来看一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