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篇\安徽篇\湖南篇\广东篇\湖北篇\山西篇……
北京作为明、清两朝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特别是明洪武三年(1370年)正式建立科举制度及嘉靖以后,各省市在京做官的人,为了处理进京应试举子的住宿问题等等促使了会馆的建立。
下(图1)是明清时会馆的分布图。(表1)是清朝不同时期对北京会馆总数统计。附(表2)是各省驻京会馆数的分项统计(数据下载自网络)。
图1 会馆在北京的分布示意图
江西篇
一、庐陵会馆
二、江西宜黄会馆
东城区北武胜巷与祈年大街交叉口东100米
宜黄会馆
二、湖北黄安会馆
新革路胡同1号
建于明代,后经多次翻修,现存建筑风格
一、江西宜黄会馆
东城区北武胜巷与祈年大街交叉口东100米
宜黄会馆
二、湖北黄安会馆
新革路胡同1号
建于明代,后经多次翻修,现存建筑风格为民国初期样式。座西朝东。会馆拆除前占地面积为65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32.6平方米。原有住户37家,搬迁36户后还剩1户。现在会馆在恢复原貌修缮中。房间数为31间,现修缮了21间。东边的院子在修路的时候拆除。门口原来有半米多高的石墩。门上原来有匾,文革时被毁。听说,董必武在这里住过,还为这里题过词。
湖北黄安会馆
三、粤东会馆
广东粤东会馆
四、临汾会馆
山西临汾会馆
五、韶州会馆
韶州会馆
六、湖北黄冈会馆
黄冈会馆
七、山西颜料会馆
颜料会馆
八、安徽石棣(石台)会馆
石棣会馆
石棣会馆
九、安徽旌旗会馆
旌旗会馆
十、广东平镇会馆
平镇会馆
十一、湖南宝庆会馆
宝庆会馆
宝庆会馆
十二、江苏宜兴会馆
西城区天桥街道校尉营胡同44号
十三、赣宁(老)会馆
(江西赣南道旅京同乡会)
珠市口西大街49号
建于天启崇祯年间,有房37.5间,占地1.697亩(含后门附产,后成民居破损,现可能因道路扩建被拆,只维建了一个门头,坐落在珠市口地铁站出口。
陈炽(1855-1900),字克昌,江西瑞金瑞林乡塘横背人。1882年乡试中第举人,清末官员(户部、刑部、军机处任职)。是维新运动的无力推动者和积极参与者,同时也是帝党与维新派的两头联络人。1895年6月,他为翁同龢与康无为起草变法大纲,并捐助资金。1900年6月9日)逝世于此。
1922年7月7日由陈任中、王有 兰、钟起衡等发起创办的江西赣南道旅京同乡会,以联络乡谊、谋桑梓公益为主旨。
赣宁会馆
十四、湖广会馆
西城区虎坊路3号
部分建筑原为明万历年间张居正故宅,后修建成全楚会馆。嘉庆年间,体仁阁大学士刘权之与顺天府尹李钧简在此创建湖广会馆。会馆原来规模较小,道光十年(1830年)集资重修,升其殿宇,建筑戏楼,添设穿廊。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又置亭榭等,总面积约四千七百多平方米。馆内有乡贤祠、文昌阁、宝善堂、楚畹堂等。园中种有竹木花草,并堆有假山、太湖石等。
十五、江西乐平会馆
乐平会馆
乐平会馆
十六、杭州会馆
珠市口西大街255号
十七、吴越钱氏宗祠
吴越钱氏宗祠是明朝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建了外城之后,才逐步构成的一条胡同。早在清朝中叶,在北京南城薛家湾胡同,就出现了一座不同寻常的家庙——“钱氏宗祠”。“钱氏宗祠”原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分三个院落。前院次要为钱氏祠堂,内供钱氏画像、牌位,康熙和雍正赐的“保障江山”、“保我子孙”的匾额,以及乾隆时的官窑瓷器等供品。中院为娘娘祠堂,供奉着钱氏夫人的牌位。后院为花园,但“文革”时被居委会占用。以上两院遗存的文物,由于年代久远和“文革”的破坏,几乎荡然无存,只留下道光十八年重修“钱氏宗祠”的石碑尚埋在地下。
十八、湖北孝感会馆
十九、广东惠州会馆
二十、湖南辰沅会馆
辰沅会馆后面
上一篇:科举传胪系列之:黄华关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