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从“声声慢”到“激湍”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游趵突泉:从李清照到康熙的飞跃

为寻觅你的婉约久久盘桓,

柳絮飘飞也不如这般缠绵!

仿佛为弥补你缺席的遗憾,

趵突奔涌忽使我思绪一转!

此泉的节拍太不和声声慢!(注1)

康熙的气势恰同步这激湍!(注2)

未看到伊人慢慢酝酿沉思,

却迎来一阵狂风猛烈拂面!(注3)

(注1)李清照最伟大的作品之一是《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注2)“激湍”二字,精确地表达了康熙的内心,使你仿佛能够感觉他的心跳。据载,趵突泉的泉上建有观澜亭,康熙二十三年(1684),康熙帝初次南巡,途经济南,游趵突泉,书“激湍”二字,榜于观澜亭上。激湍:急流,描述泉水喷涌。——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有道:“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注3)当时看到康熙所题的这两个字,一下子有一种被震撼的感觉,我体会到康熙正是如此灵动、奔涌之人。

后记:旅游济南趵突泉,感觉该园在总体设计上有严重的错位。看了关于趵突泉的引见,我原先是冲着李清照去的,但怎样也难以找到对李清照的感觉,也没有看到关于李清照的重要的遗迹。后来,忽然发现是气场不对劲。固然,李清照是泉城济南市章丘县人,但迄今没有任何考证证明李清照已经来过趵突泉。我孤陋寡闻,也未见她有一首专门描写任何一处泉水的诗歌。这种情况,也许是由于特殊的经历:她少年时代即随父亲生活于汴京,18岁时,就与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在汴京成婚。

在趵突泉建“李清照留念馆”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李清照理所当然应该留念。但作为一个古迹,康熙与趵突泉的关系也值得研究。康熙大帝的气魄如日中天之际,两次来观泉,并且留下了厚重着实的“激湍”二字。对于我来说,从这二字,我强烈地感遭到康熙的生命力,甚至感觉到他的心跳。遥想中,有一种难言的感觉。所以,我在诗中写道:“仿佛为弥补你缺席的遗憾,趵突奔涌忽使我思绪一转!”。这里有一种心理能量的急剧上升。第二段忽然急转直下,改变了审美和通心的重点,把留意力乃至“通心对象”转向康熙。从“声声慢”的抑郁到“激湍”的激流勇进,可以给我们以巨大的启示,改变生活,我们常常需要一种“快刀斩乱麻”的勇气。

已经写出非常有力度的诗,为什么就没无为趵突泉留下一首呢?实在隐晦。请看她的:

《夏日绝句》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