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大王郑渊洁,小学时因一篇作文《早起的虫子被鸟吃》被开除,作为军人的父亲却说“没关系”。这句话影响了他的一生。六十年后谈起,他依然动容,热泪盈眶。
郑渊洁,获得联合国颁发的“国际版权创意金奖”中国第一人。创下一个人,一本月刊,连载32年,累计发行两亿册的世界仅有记录。他创造了皮皮鲁、鲁西西、舒克贝塔、大灰狼罗克等家喻户晓的经典抽象,影响一代又一代人。
伟大的作家一定有着不平凡的教育经历。而郑渊洁小学肄业,影响他一生的人则是父亲。
郑渊洁在央视《朗读者》中谈起他第一次写作,是源于父亲的支持与陪伴。
郑渊洁的父母都是军人,在那个年代打骂都是家常便饭,他的父母却从没打骂过他一次。但在他每次犯错后,都会要求他认认真真写检查,而且要求很高,每次写的要和上一次完全不一样。
有一次,老师布置作文题目《早起的鸟儿有虫吃》,郑渊洁写的却是《早起的虫子被鸟吃》。交上去后,老师很生气,说作文题目不能改。郑渊洁却说,鸟要丰衣足食要早起,但虫子如果早起不就是杀身之祸?
争论不下后,老师为了惩罚就让他站在讲台上说几百遍“郑渊洁是这个班上最没出息的”,而下面就坐着他喜欢的女生。
为了反抗,郑渊洁在讲台上边说边悄然在桌子下把十个拉炮拧在一起引爆。
之后,老师大怒,直接说:“你被开除了,你给我滚出去”。
郑渊洁害怕父亲晓得,就早早写好了检查,还把检查写成了一篇感人的小说。当看到爸爸黑着脸来时,他恭恭敬敬把检查双手奉上。
本以为会迎来一顿暴风骤雨,但爸爸看着看着却忽然笑了,再没有说什么。
后来,老师把检查拿到班上公开投票,郑渊洁还是被开除了。
回家路上,爸爸没有任何指摘,只是说:“孩子,没关系,我在家教你。”
郑渊洁回忆说,多年之后,他有一次在火车上看《爱迪生传》,当看到书里的一幕:爱迪生被开除了,他的妈妈说:“孩子,没关系,我在家教你”。他在火车上忍不住号啕大哭。
郑渊洁的少年时代,并没有在学校里读过多少书,是父亲多年来毫无条件的包容、鼓励和陪伴,成就了他的一生。
而当掌管人问他,是什么让他把《童话大王》坚持写了三十二年时,郑渊洁讲了一件他和父亲间的事:
那时他用钢笔写字,每天都要灌墨水,有一次却发现钢笔用了一个多月竟然还有墨水,他以为真的遇到了魔法。一天半夜,他醒来去卫生间,却发现父亲偷偷地给他的笔灌墨水。
那天晚上他们聊了很久,父亲问他:“你能写多久?”,郑渊洁说:“只需你和我妈活着,我就不断写下去”,父亲说:“只需你不断写下去,我和你妈就不断活下去。”
是父母的爱和陪伴,支持他不断写下去。
其实,这世界本没有魔法,经年累月的默默的爱与陪伴才是最浪漫的魔法。
在这个内卷的年代,我们都被各种“目标”裹挟,在各种“补习班”、“成绩”之间疲于奔命。很容易忘记,身边这个小孩/大人最需要的爱是什么。在一次次的“排名”中,忘记了什么是真正的爱与包容。
而给予我们内心力量的,也许只是一次默默的陪伴,也许只是一次没有指摘的“并肩作战”。
父母之爱,至纯至净,不嫌弃,不功利。我理想的亲子关系是:陪伴时,我们心无邪念,享受单纯的亲子时光; 遇到困难时,我们共同作战,一起寻找答案。
父母都对孩子寄予厚望,但我认为父母更应该抱着一种“尽人事,听天命”的心态。在觉得孩子聪明伶俐或愚不可及时,也要明白,我们只是普通的父母,他们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孩子。
我们只做好父母该做的,至于孩子将来能取得多么大的成就不用太在意。若你天纵英才,愿你鹏程万里;若你资质平平,也愿你喜乐一生。
最初,附上郑渊洁的《父与子》,读之后让我非常感动,相见恨晚。感觉更像是一篇写给大人的童话,短短几百字,却道尽了父子真理。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