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接力出版社与中外作家探讨现实主义题材儿童小说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中国教育旧事网讯(记者 张贵勇) “青少年之所以需要阅读现实主义题材儿童文学作品,除了现实主义题材小说与儿童成长的心理紧密相关,还因为其会促进代际之间、家庭内部的沟通和理解。这两点的论据是,读者根据作者所提供的材料来塑造本人的世界,并激发出创造愿望。童年亦是通向一个人内心的钥匙,亲子共读现实主义儿童文学作品,家庭会出现一种创作氛围,有助于代际之间的相互理解。”日前,接力出版社在京举行“大家一起做好书?真实的力量——现实主义题材儿童小说的新形态”主题活动。俄罗斯儿童文学作家尤里·涅奇波连科发表了本人的观点,并与众多中外儿童文学作家、画家一起,讨论了有关现实主义题材儿童小说的诸多问题。

据接力出版社总编辑白冰引见,近年来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缺乏对现实生活的描写,创作者也普遍缺少写实功底的训练。当前我国输出到美国的儿童文学作品,多是反映当下中国少年儿童生活现实和心理现实的题材,这值得警醒。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少年儿童的生活成长环境及其精神世界发生了很多变化,这些都是需要创作者去开掘的厚土。而且,相比幻想文学,现实主义作品用细节再现真实的世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作家们应多关注现实题材,回应时代的需要和当下少年儿童对于写实小说的阅读需求。

“现实主义的精神是人类文学史的魂,那些文学经典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精神的产物,辽阔、广漠、深邃的俄罗斯文学更是如此。”儿童文学作家、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曹文轩表示,上个世纪中期以来,这些精神在我国不再被强调,崛起的是想象、虚构、幻想这些题材。现实主义精神的淡化是现实,中国当代文学缺乏想象力也是不争的现实因而,中国的儿童文学重新面对现实,时代也呼唤更多优秀的现实题材儿童文学作品。

自然文学作家格日勒其木格·黑鹤在谈及自然文学动物小说的真实性时表示,动物小说虽是杜撰的,但细节是真实的。不断以来,他创作的动物小说作品是以中国北方的呼伦贝尔草原和大兴安岭森林为背景,他了解这片土地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民族。在创作关于蒙古马的长篇小说《血驹》时,他只是搜集素材就花费了三年半的时间,期间走访了呼伦贝尔草原上很多的牧马人,还送给每位采访者一双马靴。之所以这样做,就是希望得到最真实、最有震撼力的细节,而这些细节则是坐在书房里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的。

俄罗斯插画师叶甫根尼·波德科尔津从插画艺术角度探讨现实主义的创作。他认为,现实主义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方式上尽量去模仿外在的真实,二是来自心理的真实感受。而插画从本质上也分为两品种型,一是完全真实地再现作者所表现的内容;二是联想式的通过变形、风格化的描绘,做更高级的、愈加具有想象力的阐释。之所以说戏剧化艺术表演的方式可能更为真实,就是因为它们更大限度地调动了读者更为真实的心理和情感。

“现实主义写作是百年来中国儿童文学持续的主流,几乎每个时代都留下了折射出那个时代光谱的儿童抽象。”《人民文学》副主编李东华认为,当下儿童文学的现实主义写作面临的挑战和窘境,是儿童文学作家和这个时代的儿童存在隔膜形成的。网络时代和全球化的快速推进,使儿童的经验出现了同质化倾向,儿童经验在趋同中又产生了更为巨大的差异。而且,当代中国式童年书写的窘境不全是数量上的,也不是表现生活宽度上的,而是儿童文学创作在总体上对现实主义精神的体认不够强。所以,“写实”并不只是一种手段和技巧,更是一种作家从全体性上建立与这个时代、与当下社会关系的能力。

俄罗斯翻译学院代表、莫斯科大学中国文学教研室教师玛莉娅·谢梅纽珂、俄罗斯儿童作家弗拉基米尔·济斯曼、儿童文学作家薛涛、王璐琪,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副总干事罗向京和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副总经理施伟文等也参加了对谈,并针对“我们为什么需要现实主义的儿童小说”“孩子喜欢什么样的现实主义儿童小说和美术作品”“当下中外现实主义儿童小说的新走向”等话题阐述了本人独特的见解。

据悉,接力出版社不断着力挖掘当下优秀的现实主义题材儿童文学作品,让更多少年儿童读者领略真实的力量,今年还将出版一系列现实题材的儿童文学新作,如单瑛琪的《更好的你》、王天宁的《三千星》、郝周的《漂流瓶的奇观》、杨娟的《把信写给林小夏》等。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