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为曹文轩说句公道话:草房子中颠三倒四的童谣是一种民间文学方式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由于在推荐给孩子的读物当中,选入了裸露女性隐私部位的山歌(详细分析评论可见将直接描写女性隐私的小说推荐给8-15岁的孩子,曹文轩安的什么心),加上四处特别是进学校推销本人的书籍,现在,批判曹文轩几乎成了网络上的“政治正确”。

我个人也写过多篇文章,就事论事批评曹文轩的一些作品,虽然言语优美,但不少的小说中,有对男性器官的直接描写,甚至还隐含着唯美的色情描写(可以参加拙文细腻描写师生恋,曹文轩的《细米》凭什么获得优秀儿童文学奖?)。

但今天看到有网友拿出来曹文轩《草房子》中的一首童谣:

姐姐十五我十六,

妈生姐姐我煮粥。

爸爸睡在摇篮里,

没有奶吃向我哭。

记得外公娶外婆,

我在轿前放爆竹。

我不晓得盐城话中“粥”是怎样读的,似乎印象中,有些地方会读成“zhu”。这首童谣,朗朗上口,很押韵,不晓得是哪个地方的——希望江苏盐城的朋友能告诉我。

网友拿出这一首童谣,其实想要证明的是“曹文轩逻辑混乱,如此颠三倒四,怎么能创作出儿童文学作品呢?”,有网友认为,“应该让作协领导、教育局、语文主编来欣赏”。

但我从来坚持就事论事,绝不采取“一棍子打死”的态度。这些嘲笑曹文轩的网友,恐怕需要先了解一种民间文学方式颠倒歌”再来评论了。

颠倒歌是“童谣”中的“逗趣歌”一种(另一种叫做“大实话”,),从概念上来说,是“故意把事物之间的正常关系和正确特性颠倒过来说,产生诙谐可笑的艺术效果,在笑声中让孩子从反面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和事物之间的正常关系”(来自金波《中国传统童谣书系:逗趣歌》)。

颠倒歌一般都很简单、押韵,朗朗上口,极度的颠倒引人发笑,可以让人记住事物之间的正常关系。比如,山东单县地区的一首颠倒歌:

东西路,南北走,顶头碰上人咬狗。拾起狗来砸砖头,又被砖头咬了手。老鼠叼着狸猫跑,口袋驮着驴子走。

还有一个版本是:

吃牛奶,喝面包,夹着火车上皮包;东西街,南北走,出门看见人咬狗;拿起狗来砸砖头,又怕砖头咬我手。

你看,是不是刚好颠倒,引人发笑呢?

金波在《中国传统童谣书系:逗趣歌》也收录了一些颠倒歌,比如:

稀奇稀奇真稀奇,麻雀踩死老母鸡,蚂蚁身长三尺六,八十岁的老头坐在摇车里。

拿起狗来打砖头,扑哧落到泥里头。一阵子狼烟往起冒,布袋子驮着毛驴走。

先下雨,后生云,石头轻来鸭绒沉。海着火,马骑人,棉花桃里长石林。

我很小的时候,老人教过一首颠倒歌,现在依稀还记得一些,如果有错,希望有朋友帮忙指出——教我这首童谣的老人早已去世几十年来,但儿时美好的记忆至今留存着:

河里石头往上拖,先生我,后生哥,哥哥生了生婆婆,我从外婆门前过,外婆还坐萝兜窝。

颠倒歌应该是现在民间流传,简单通俗,因为他的整个顺序是反着的,后来被文人们进行了文学的创作,变成正反都很无意识,就成了“回文诗”、“回文联”,比如,苏轼的回文诗:

酡颜玉碗捧纤纤﹐乱点余花吐碧衫。

歌咽水云凝静院﹐梦惊松雪落空岩。

再比如清朝著名的回文联:客上天然居,竟然天上客

了解清楚了“颠倒歌”,再回过头来看曹文轩的《草房子》里的童谣,你就不会觉得,这是属于逻辑混乱了。

客观说,从写作本身来讲,不论是言语功底,还是人物描写特别是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意境的构造,曹文轩是绝对的高手,甚至有唯美的感觉,但有些小说,对青少年儿童的性心理和某些不文明的行为,描写太细腻、太生动、太抽象,很容易诱导缺乏基本是非观和判断能力的孩子效仿,并不适合少年儿童阅读。

作为读者,我们需要就事论事,在批评的时候,也需要多一些见识,以免贻笑大方!

在这个地方为曹文轩说句公道话,绝不意味着给曹文轩洗地,我很看不起曹某人到学校去卖本人的书的行为——文人失了风骨!

我也很看不起他只顾拿钱,不对文章内容进行把关以至于诱导孩子的行为——钱可以赚,良心不能生锈!

所以,后面我还将继续写文章,谈《草房子》《山羊不吃天堂草》等曹文轩所谓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品”并不适合儿童阅读等话题。

头条号“三水三心”的原创文章,不得转载!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