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不是模仿,而是走回童年——关于儿童文学创作的一点感想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作者:周晓枫(北京老舍文学院专业作家)

有一种文学体裁,通常是童年接触最多,后来接触最少——那就是童话。这是一种最易被成人读者抛弃的文体。幼年的我,已经幻想得到一张能变出珍馐美味的餐桌,一只陪我玩耍的宠

在阳光书吧爱上阅读天津市红桥区第二实验小学学生课余时间在老师的引领下,进入学校“阳光书吧”享受阅读时光。朱双银摄/光明图片

如果不是为了陪伴孩子,谁还会有兴味再去认识那些简笔的字迹、老练的角色和失真的情节?那几乎是对时间的浪费,对智商的损耗。我们不再相信那些天真的奇观,童话因无用而遭到抛弃。就像长大以后,我们也同时抛弃一些书本里的准绳,因为它们与现实存在冲突,甚至对我们的谋生构成干扰。

大学毕业以后,我已经原来不断写散文,近年写童话,算是文体上小小的跨界。我曾非常不喜欢本人的儿童文学编辑身份,正如已经非常不喜欢儿童文学,更无法想象本人有一天开始儿童文学创作……因为我难以容忍自降智商却自认纯真的那种文字“卖萌”。

我们未必是本人未来的预言家,命运自有它的反讽与奇观。我没想到,本人会五年间连续写了几本长篇童话:《小翅膀》《星鱼》《你的好心看起来像个坏主见》和《小门牙》。让我更为惊讶的是,竟然还写了几个绘本故事,适读于学龄前的小朋友。虽然侥幸地得到一些奖项上的鼓励,但对我来说,每个童话都意味着挑战。它们与我习惯写作的散文不同,我必须学习一种重新感知世界和表达情感的方式。

几年的创作实践中,我对儿童文学的理解,发生了本质甚至颠覆性的变化。那种自以为是、自鸣得意、指点江山来让孩子仰头观望的儿童文学作家,我当然从来不抱好感。可我曾以为,作家不站着指指点点,而是蹲下身子为与孩子的高度齐平,这样就能体现对孩子的尊重……在电视节目里,在日常交流里,这是一种尊重;但在创作领域,也许,不。

因为成人对本人身体的这种折叠方式,是费劲的,是费劲的,是不自然的。俯身、放慢语速,甚至运用叠字来展现老练化的耐心——所谓的平等姿势里,暗含一种“我本来高于你,但我肯屈尊降低本人”的倨傲。想当孩子教导者的姿势,本身就是不自然的,就是自我矮化,他们如何能教育孩子追求自然和高尚?“言传身教”,成语里的“言传”和“身教”并行;然而,只要“言传”而无“身教”,甚至“身教”悖于“言传”,那么“言传”就成为一种显而易见的欺哄手段,无法令人信任

我们的误区在于,以为成人就是生命的成品,我们享有天然的指教资历。可惜,我们在大千世界面前,何其渺小?与象龟和睡鲨这样的动物相比,与榕树和银杏这样的植物相比,人类中的老者可能都尚属年幼;知识再渊博,也只是某一领域的专家,而在更多事情上是茫然的。唯有当儿童文学作家没有忘记本人过去作为孩子的记忆,并且面对未来一直保持孩子般的憧憬,情感才能与孩子达至平等与近似——因为,我们本人就是孩子。是的,不是模仿,而是成为孩子。真正的平等,不是蹲下身子的外在动作,而是内心情感;不是呈现出来的表演姿势,而是由衷的认知。

成人与儿童的阶段,本来就不是割裂形态的泾渭分明,而是充满衔接、渗透与融合。我不认为,随着长大成人,童年遇到的问题就迎刃而解,就像不认为童年的天真就戛然而止。我们与孩子,并非仅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并非只是成人价值上的单向输出,孩子在审美上不全是被动接受。我当年以为儿童文学只是文学的初级方式,这种理解是傲慢的,也是肤浅、狭隘、僵化的。好童话有生动的趣味和饱满的想象,孩子能看,因为里面不是说教和指令;好童话无情感的浓度和思考的深度,大人也能看,因为里面不是老练的欺哄;好童话不是儿童早熟也不是成人装嫩,而是无论孩子或成人,都一直怀有的猎奇与热情、想象与祈盼。

童话不意味着安然下降的难度,不意味着被稀释的言语和被简化的意义——这种文体至多对我来说,意味着更高的要求。我深感不是我在教育孩子,而是孩子在教育我……如何去维护最为宝贵的东西,而不是屈从于生理上的数字。无论儿童文学作家有多少天赋、努力和机遇,要想保持创造活力,难度在于保持内心的天真。这绝非易事,走回童年,是比走向未来更远更难的路。孩子走向未来,几乎是必然;而成人走向童年困难重重,每一步已经的成长或许都会构成阻力。

童心,这对儿童文学作家来说至关重要。成人都是已经信任童话的孩子,只是童年之后,多数纷纷得到童心和想象力,屈从现实,安于平庸。能否在成长甚至受挫中保留童心,是个真正的考验。如果能够一直保留童心,就像珍藏一样……哪怕当初一个普通的小盘小碗,哪怕一枚不值钱的硬币,只需你把它保留得足够长久,时间所赋予它的附加价值就远远超过了其他,远非现在手中的大面额货币所能衡量。许多看似无用之物,存储起来反而是具有难度的,容易被磨损、消耗和放弃。所以能够保留且无损的,才弥足珍贵。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就是如此,终身不缴械投降,他们因为天真而终身拥有魔法。

童话是一种育花期特别长的植物。这颗想象的种子,发芽极为缓慢,常常不易看到生长迹象。如果园丁因无望而放弃,种子会默默枯死在黑暗的土里。只要持续浇灌的人,才能目睹它冒出地表,看到奇观之花璀璨绽放……从少年、青年、中年甚至老年,它可以拥有漫长到永不凋败的盛花期。

天真而不被摧毁……我想,这是人生最美的童话。

《光明日报》( 2022年06月01日14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