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高频考点」语文考点速记儿童文学的作用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儿童文学的作用

(1)教育作用:整个儿童期都是孩子们受教育的时期,因而儿童文学的次要作用便是与学校教育一起,运用本人的方式将人类优秀的文化发展成果传给儿童。

(2)愉悦性格:儿童文学尊重儿童的兴味、爱好、思想和情感,顺应儿童纯真、猎奇的心理和活泼好动的天性,为儿童的心灵营建了一个逍遥的乐园。

(3)认识作用:通过较高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儿童文学作品使儿童认识社会、认识历史、丰富生活经验、增长知识、启迪心智。

(4)美感作用:集中表现了生活美、自然美,并创造了艺术美。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总是以其丰富的美感使儿童产生感情上的激动,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同时也以此陶冶他们的思想情操,培养他们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2.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

(1)纯真:这种儿童生命固有的品性,成为儿童文学作品纯真美的客观来源;而表现儿童生命、儿童世界的纯真之美,也成了儿童文学作家的自然追求。

(2)稚拙:①儿童心理、生活中的稚拙情态和形状;②儿童文学作品言语组合和叙述方式的变化可以产生一种稚拙感,其情节的构成,方式的变化也能带来一种稚拙的方式感。

(3)欢愉:弥漫着浓郁的谐趣和欢愉之美,以幽默、滑稽、可笑的方式来表现具有美感意义的内容。

(4)变幻:包括幻想、荒诞和动态美。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决定了儿童是好动的,更富有幻想和探究性的性情因而儿童文学总是更富有幻想,拥有更多的惊险效果和神奇意味。

(5)质朴:就是本色的自然、纯朴之美。在儿童文学作品中,质朴美既表现为作品方式方面简约、朴素的表达风格,也表现为作品心理内涵的素朴。

3.儿童文学的三大基本母题

儿童文学有三大基本母题:爱的母题、顽童的母题、自然的母题。

4.儿童欣赏方式的特殊性

(1)偏重直观感受:这是由他们的思维方式尚保留着较多的直觉举动性和具体抽象性所决定的,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总是把理性溶解于感性抽象之中。

(2)易于情感投入:儿童更容易投入情感,更容易参与到作品中去,甚至忘记本人是在虚构的作品之中的。

(3)善于模糊解读:儿童读书靠的是一种模糊解读,获得的是一种朦胧的全体的审美感受,并以此来满足本人猎奇心,满足本人情感上的渴求。

(4)拙于鉴别评判:儿童一旦被作品的抽象所牵引,全身心地沉浸于虚构的世界,任凭想象的奔驰,便很难再脱身出来,冷静地对作品进行分析、判断。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