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中年焦虑宝妈重温儿童文学作品《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记心得一二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前段时间和老公聊到了近一年来儿子杀母亲,母亲杀儿子的惨案,都是唏嘘不已,为之痛心。搞不懂,现在这个社会究竟怎样了?究竟是什么使得这些母子间变成这样,相爱相杀?

我也是为人母的,也有一个正在叛逆期的儿子,也有恼人的母子矛盾,本来不断很回避这个话题的,但头条不断有意无意地推送这类话题的相关内容,它好像能探知某些东西。一路煎熬,焦虑中走过来,儿子说我们是“青春期遇上了更年期”。问过老师同学,访过亲朋好友,听过名家大师讲座,看过各种教育大咖的书文,各种有用没用的鸡汤也喝麻痹了,一直搞不懂为什么,可能我的方式不对,可能心中的执念在作祟,想着母子一场,只要今生,没有来世,几十年后尘归尘土归土,算了,彼此不为难了……

进驻头条之前,心情烦躁,想要调理本人,在儿子的书架上翻到了《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还是他小学时买的,但他似乎没看。这本书最早是在我小学一年级时晓得的,记得那天和婆婆(奶奶)在小姑妈家采春茶,爷爷上街回来给我买了一本《骑鹅历险记》的连环画,打开第一页,书的右上角就是男孩骑着大白鹅在天空翱翔,当时觉得很神奇。当几十年后的我重温这本名著时,已不再是小女孩天真烂漫的视角,而是一位彷徨的中年宝妈视角了。

书中的放鹅少年尼尔斯和我儿子年龄相仿,他调皮捣蛋,不爱学习,贪吃贪睡,玩弄欺负他家农庄的每个动物,甚至他妈妈也难以幸免。当他冒犯精灵被变成拇指大的小人儿时,无助、惊慌、恐惧席卷而来,换位思考,换位相处将会占据他后面的整个旅途,他随着自家大白鹅加入雁群起飞的那刻,心中也是无限渺茫和惶恐的,但他不得不踏上这次冒险之旅,途中被那只要不共戴天之仇的狐狸斯密尔围追堵截,杀之而后快,逃亡中与之斗智斗勇,看得人心惊胆战,只想这只该死的狐狸早点领盒饭;被领头雁阿卡谆谆教诲,委以重担协助过乌鸦卡尔木统领鸦群,也被卡尔木舍命相救;救过江洋大盗般的老鹰高尔果,也被这只可爱的老鹰调侃过,戏耍过,拼命相救过;对已经有过过节的贫困放鹅伙伴,他总是竭尽全力地协助他们;结尾时,他宁可牺牲本人,不顾精灵的复原条件,义无反顾地从妈妈手中救下了与他生死与共过的大白鹅,那一刻他也恢复了人形,一家人劫后重逢,喜极而泣。看来一切都是一场考验,这场历时差不多一年的考验磨练着他的身体和思想,收获了一帮有过命之交的朋友,在父母无尽的忧伤,守候,期盼中,儿子终于成长蜕变了,一个温柔善良,勤劳英勇,乐于助人有担当,为朋友义无反顾,对家人体贴周到的宝藏男孩呼之欲出。我突然意识到这本书不只仅是写给孩子们看的历险类的儿童著作,其实也适合我们为人父母的人看看,叛逆期也好,抑郁症也好,离经叛道也好,我们的孩子需要磨练,波折甚至生死考验,需要到大自然中去,与万物交流,用心去感知,去消耗旺盛的荷尔蒙,获取本人成长的能量。虽然听起来似乎不现实,但是拉长人生维度来看,不要局限于青春期,直面人生,该经历的一切他们总有一天要经历的,成长,痛并快乐着。

本书的作者是生于19世纪中叶的瑞典女作家赛尔玛.拉格洛芙,她给了我一个相当恢宏大气的视角来看事物,我惊叹于作者笔下瑞典一年四季大地万物的画面就像无人机航拍一样,我真的怀疑作者是不是飞行员出身。穿插旅途中的瑞典本土童话,传说,民间故事也很好的呈现了瑞典地理的历史的,人文的,自然的知识,让人叹为观止。关于瑞典,我也大致查了一些材料,北欧半岛国家,维京海盗时期应该也是他们的大航海时代,在我印象中欧洲很多国家都是靠大航海发家的,但作者却未着重提及,反而是畜牧,围湖造田,农田耕作,木材场,矿区,钢铁厂等被重点提及过,农业和工业实际上是一个国家的重要话题,通过主人公的视角和动物的对话中,也能感遭到作者的环保意识,农业工业生产对山川湖泊,对人和动物居住环境的破坏,在我看来作者的这种意识在当时还是较超前的,估计大一点的孩子能从书中领悟到这点。

作品将近结尾时,提到了一件看似寻常的事,奈斯庄园的两代庄主努力于向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教师教授手工技艺,然后再由这些教师把手工艺知识技能教授给他们的学生。他们希望用这种方法,使瑞典所有的孩子都可以把他们的双手训练得和他们的头脑一样灵活精巧。他们做这件事的缘由来自于对底层农民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年轻庄主觉察到冬季农闲时,农舍之中不再团聚一堂做手工活计,一家人的家庭乐趣减色不少,生活富有也大打折扣。年老庄主的想法和他不谋而合,手工劳作可以给人们带来乐趣,添加收入,但掌握手工技能必须从孩童时代就把双手训练得操作娴熟,灵巧自若。所以两人决定兴办手工艺学校,造福乡里桑梓,最初庄主们还想使陈旧的民间风俗和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游艺复苏,为此增设了其他课程和培训班。当老师回到学生中时,不只带回了知识技能,也把工作的乐趣带回去了。当这种上个世纪初的国外民间教育理念撞击着我这个焦虑的中年宝妈时,我猛然觉得,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似乎不经意间遗弃了很多值得我们珍惜的东西,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知识改变命运的今天,我们的孩子能否真正解放了这双本应灵巧的双手?我们的孩子能否只需一心只读圣贤书?我们的好技艺能否还能继续传承?我们能否还要继续疲于和韩国抢夺“非遗”名号?

我惊叹于这部看似记流水账的旅行日志般的巨著,平铺直叙,素笔白描,文字朴实,对景物及事件除了必要的几句交代和叙述之外,一般不作重笔浓彩,冗长大论的描写,给人联想和脑补的空间。虽然某些章节比较平淡,反复,四十多万字的篇幅太长使孩子们读起来有些费劲,但确实瑕不遮瑜,通观全书,它仍是一部集知识性、趣味性、欣赏性、教育意义于一体的优秀读物。

该书作者赛尔玛.拉格洛芙,世界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作家,致敬这位给我们带来思考的作家,致敬《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