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魔斯妈妈育儿实录
无字绘本是什么?顾名思义就是整本书没有一个字。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阅读推广人彭懿已经把无字绘本抽象地比作晚期的无声电影。
很多绘本阅读推广人都是无字绘本的重度种草者,国际童书界还专门为无字绘本设立奖项,但依然有很多父母还是不敢或者不愿入手无字绘本。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边热一边冷的情况呢?因为很多父母远远没无意识到无字绘本的价值,也不晓得如何引导孩子去看无字书。本文就来聊聊如何带娃读无字绘本,发掘这个绘本界的宝藏品种。
一、无字书并不只是给小宝宝看的书
一本书,只要图没有字。很多人会认为太过简单,没什么内容,肯定是给小宝宝看的书。的确,具备一定“读图能力”却不识字的小宝宝很适合读无字书。
有不少无字绘本都是用来给小宝宝做阅读启蒙的。但是仍旧有不少无字绘本是专门给具备一定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孩子读的。
甚至还有不少专家推荐小学生也要多读一些无字绘本。通过观察图画的背景、色彩、人物动作、神态等细节,来推演故事的情节,体会人物的情感。然后用本人的言语表达出来,这有点儿像我们说的“看图写话”,非常有利于小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无字绘本也并不只是给孩子看的书。成人也可以看。
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说:“绘本是适合0-100岁的人们阅读的书。”
对于丢失初心、在物欲中迷失纯真的成年人来说,一本好的绘本,足以净化我们的灵魂。
读无字绘本,我们未必会比孩子读得更好。有一些孩子和爸爸妈妈读无字绘本时,会显得特别有自信,说:“这是我们小朋友会读,大人不会读的书。”此话不假,不少父母拿到无字书,都会感到想象力缺失,不知如何读起。反倒是孩子,每一幅画面都能引发种种解读。
也许,我们真的需要返璞归真,学着用孩子的视角看看这个世界。那些纯真、美好的想象同样可以慰藉成年人的心灵。
选自《留念碑下的小花》
二、普通绘本为什么无法替代无字绘本?
有些父母不明白,为什么要特别强调无字绘本?把普通绘本中的字忽略,只给孩子看图,不就可以了吗?
被誉为“无字书大师”的美国著名绘本画家大卫•威斯纳说:“无字绘本的创作要比普通绘本更难。视觉言语看似简单,但实际上表现手法要求十分精致而复杂。结构上看似有诸多限制,但限制之中却需要包含叙述方式的无限可能。“
大卫•威斯纳说,他常常为一个完满的开头而绞尽脑汁。因为无字绘本需要在第一页图画就能够打动读者,让读者开始猎奇、开始思考。想创作好一本无字绘本,需要像文字创作一样构思整个故事的角色、情节、设置、节拍……
因为没有文字说明,无字书中的图画承担了全部的“叙述”功能。画面既不能太死板,又不能太腾跃。太死板,就缺少变化和留白;太腾跃,又容易让人难以理解。除此之外,创作者还需要特别关注细节铺垫、图画幽默感、想象空间等等。这些都让无字绘本的创作更具挑战性。
你会发现,很多获国际大奖的无字绘本书中,都藏着非常多的小细节,而且故事脉络除了主线之外,还暗藏着很多丰富的干线。完全靠图画传递信息,就需要在这些图画里安排足够多的信息量。这些小细节,会让孩子不断地在书中发现小惊喜。而丰富的故事干线能让孩子不断地发掘故事新的可能性。
选自卑卫.威斯纳的《华夫先生》
三、无字绘本的价值远比你想象的要大
绘本很容易被归为是孩子看的闲书。很多父母之所以不买无字绘本也是出于潜意识里“看轻”了书的价值。现实上,无字书的价值远比大家想象的要大。
1、一种提升孩子观察力和感受力的美学教育
“台湾绘本之父”郑明进说:“在儿童成长发展的历程中,‘看’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一环。通过图像教育孩子如何看、怎样看,能够协助孩子拓展观察事物的角度和视野。通过对图像的阅读,不只能提升孩子的观察力与美感,还能让他们有更多发挥想象的空间,并从中发掘出本人的潜力。”
没有文字,读者便会将所有的留意力都聚焦在图画上,希望从中发现故事的线索。越是这样,越能观察到图像中微小的细节和变化。
没有文字,所有的故事情节和人物特征都通过画面来呈现。不用文字框囿故事的内容,也不直接告诉你人物的心情、话语,一切都需要孩子通过画面去体会,这非常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感受力。
已经听一位教育专家讲,为什么很多孩子博览群书,却语文成绩不好,写不出好文章?这其中有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感受力不够。读书,你只是在看一个故事,还是能通过阅读有所感悟?这两者有很大的区别。
我和很多小学生交流过阅读心得,发现绝大部分孩子看课外书时感受力都不够。你问他这本书说了什么?他会不停地跟你复述故事情节。你问他有什么样的体会,或者读完书有什么想法?很多孩子只能干巴巴地说上几句了无新意的想法。
感受力很重要,不只在于阅读,更在于你对这个本人的认知,对人际交往的敌对,对这个世界的理解。
2、少去文字的束缚,赋予了孩子足够的想象空间
大卫•威斯纳在谈到他为什么热衷创作无字绘本时说,”无字绘本是最纯粹的视觉叙事方式
无字绘本最直观的价值就是完全不局限孩子的思维,反而提供很多创作的灵感。没有一个标准版本的故事,每一个人都是按照本人的方式去诠释看到的画面,因而每一个人、每一个时期读到的故事都是不同的。这就给父母留下了很多讲故事的空间,也给孩子创造了很多想象的空间。
如果几个小朋友一起读一本无字书,你一定会看到:一样的画面,但每个孩子的解读都不一样。越是不一样,好像孩子们读起来越风趣。因为,碰撞激发了孩子的思考和兴奋点。
3、从理解到表达,全面构建了孩子的思维能力
佩里·诺德曼在《儿童文学的乐趣》提到:“图画书中总是包含一系列图画,当读者从这幅图看到下幅图时,就必须想象他们所看到的这两幅图之间的变化可能是因为发生了什么事情。一旦找到了这种关联,即便没有文字也能读懂这本书。这就是无字绘本的魅力。”
阅读图画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我们需要对图片进行基本的解码,观察时间、地点、人物、环境,在图像与图像之间寻找线索,建立连接。建立连接就需要进行大量的分析、推断。
阅读无字绘本,因为没有字,所以需要本人二次创作。从图画中发掘人物关系、故事情节,然后引导孩子把本人的想法表达出来,这些正是培养孩子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言语表达能力的无效方法。同时也算是对写作能力的晚期启蒙了。
选自《疯狂星期二》
四、如何带孩子读好一本无字绘本?
无字绘本给每一位读者都留下了非常大的解读空间。正因如此,很多父母会困惑到底要怎样带孩子读呢?尤其是从小没有接受过图像思维训练的父母。
这个问题的确值得探讨。因为孩子读无字书,一定需要成人的指点和协助。如果仅是让孩子本人看书,那么孩子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就不能得到充分发展,一本无字书的价值就不能被充分发掘。
1、学会提问,教孩子发掘图画里的线索信息
一般来说,封面是一本书的思想精华呈现,会出现次要的人物或者故事情节。拿到一本无字绘本时,我们可以先从封面、标题开始引导孩子,让孩子猜猜故事大概讲什么。
父母可以这样引导孩子:
这本书的名字叫***,你能猜猜这本书讲的是什么故事吗?这个故事发生在哪里?是什么天气、季节、日子?故事里的人/物都在做什么?你看到什么特别的东西了吗?翻开书,不要焦急翻开下一页。细心观察每一幅图画,关注画面人物的脸部表情和场景变化,和孩子一起尽可能地根据每一幅图描述出更多的细节。
如果不能将故事情节很好的串起来,还可以来回翻动前后页,对比图画中发生的变化。比如:
人物的行为、情绪有没有发生变化?角色现在的情绪是开心?难过?还是愤怒?环境发生了什么变化?画面哪些内容最吸引你?在回答这些问题时,孩子自然就会慢慢理清一个故事的脉络,明白把握人物、环境的变化与冲突,是阅读的关键。绘本经常会使用一些场景颜色的变化来协助孩子理解整个故事的情绪。
选自《小鸡和狐狸》
2、孩子是阅读的主体,父母重在启发,留意留白
父母在带孩子读无字绘本时,不要按照本人的理解去做过多的解读。把阅读的主体交还给孩子,父母的作用是启发、引导。孩子自然就会“创作“出属于本人独一无二的故事。我们可以这样启发孩子的思考:
你认为接下来他想干什么?为什么会这么想?你觉得作者通过这个想要告诉我们什么?你觉得作者为什么要设计这个细节?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你当时是怎样想的?(把故事的情节和孩子的经历与感受结合起来,会更容易强化孩子的理解和记忆)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儿童文学家彭懿说:“无字书的魅力恰恰在无字上。少了文字的叙述线,想象故事和讲故事的担子义不容辞地落在了读者的身上。”
为了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保持阅读热情,我们还可以加入一些人物对话、故事情节的补充:
小云协助了小狗,小狗对他说了什么?你觉得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小狗会选择什么?小云遇到小粉云时,你觉得两朵小云分别在想什么?如果你是作者,你觉得这个故事结局应该是什么样的?无字绘本没有标准版本的解读,只需逻辑解释得通,就是一个好故事。这样的二次创作,给孩子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锻炼独立思考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的机会。
选自《十朵小云》
3、跟孩子一起玩角色扮演
孩子很喜欢玩角色扮演的游戏。如果父母有兴味,也可以借无字绘本的想象空间,来和孩子一起再创作书中的人物,扮演书中的角色。比如,给绘本书中的人物起可爱的名字。每人选一个角色,从角色的视角出发,把和孩子一起观察到的内容做整合、延伸,讲述在这个角色身上发生的事情。
举例:大奖章绘本《回归湛蓝》
故事讲述了一个海边小镇上发生的故事。镇子上的居民每天在海边生活、工作、玩耍,其乐融融。有一天,刮起了台风,人们都躲在家里避难。等到雨过天晴,大家从家里走出来,却发现这场突如其来的台风给他们留下了一位不速之客。
当我们读到下面这页的时候,看到沙滩上出现了很多人,我们可以和孩子选择其中一个人物,通过他们的衣物、特征在接下来的图画中持续观察,并讲出他们的故事。
选自《回归湛蓝》
4、巧借孩子和工具,弥补本身理解力受限的不足
很多成年人读绘本都会存在思维固化、理解力无限的情况。这也是很多父母不买无字绘本的顾虑。
其实不用担心!因为你有一个很强大的帮手——孩子。我带孩子读无字绘本时,常常会被孩子的理解能力惊讶到。哇,你原来是这么想的啊!你竟然能看到画中没有的东西!
亲爱的宝爸宝妈们,一定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与生俱来”的图画理解能力。孩子对图画的理解能力很大可能是超越你的。
如果实在觉得本人和孩子很难驾驭,我们还可以借助一些外部工具。比如我选书的时候,会特别留意买一些获过国际大奖或者出自名家之手的绘本。名家作品肯定会受很多父母追捧。国内各大知名读书平台上都有很多的内容、背景引见,书评短评。这就相当于一个读者交流平台,你可以在上面充分发掘本人没有想到的情节和内涵。
写在最初
文字描绘出的故事只要一个版本,而无字绘本带给我们的是无数个版本的想象空间,这才是无字绘本最宝贵的价值。
我喜欢带孩子读无字绘本,尤其是出自名家之手的作品。因为当一个作品不把目光聚焦在文字上,就会愈加充分地考量绘画创作的艺术性。这对于孩子的美学修养来说,又是一种很好的熏陶。
陪娃读绘本,与娃共成长。希望你也能喜欢今天为您解读的无字绘本。
我是魔斯妈妈,俩宝妈。财务金融领域混迹多年,后因孩子投身教育领域。感激孩子,让我拥有不断成长的动力!原创不易,喜欢我的文章,请点击关注、转发!
为回馈粉丝,魔斯妈妈免费向大家开放海量英文启蒙歌曲、游戏(学龄前)、绘本、国家地理儿童百科全套。如有需要可关注我,私信发送“国家地理”或“歌曲”或“绘本”。
上一篇:小孩使世界扩大,孩子们带给父母的收获,也许超过父母带给孩子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