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读《女儿的故事》,走出家庭教育迷茫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用了一天的时间读完了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的《女儿的故事》。这是一本全集,前半部分是梅教授写的《女儿的故事》,后半部分是梅教授的女儿梅思繁写的《我的故事讲给你听》。父女两个讲述成长的故事,描述同一事情,显得愈加全面与细致。这是家庭教育的范本,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成长的快乐与苦恼;这是儿童文学的杰作,风趣的言语,让你感受家属的温馨与快乐。读这本书你不觉得疲劳,看完一节想接着看下一节,幽默的言语,风趣的话语,孩童的天真,让你忍俊不由,16万字,就这么不知不觉地看完了。

小说中的女儿与其他女孩一样,听话乖巧,活泼好强。当女儿考上了重点附中时,到商场买文具盒作为奖励,面对一个32元,一个41元的,孩子选择了32元的,可以看出女儿成长的一面,他们开始考虑到父母的体会,开始理解父母的艰苦。本来喜欢好一些的,但她还是说“不要买了”。这种克制是一般孩子很大以后才能够做到的。女儿是听话的,从开始的学钢琴,到后来的上补习班,一切都是按照父母的意思去做的。没有那种所谓的对抗,即便稍作贪玩,在父亲的提示下马上接着练习。钢琴与数学,让这位酷爱语文与外语的孩子得到了很多的乐趣,但是孩子是非常理解父母的心情的:“辛苦是蛮辛苦的,但是不辛苦不行,吃得苦中苦,才能有所作为。”面对父亲的“哇哇乱叫”,她仍然不屈不挠地练着,做着。可能,这就是中国孩子的代表吧。

梅子涵是教授,教授当然明白教育规律,但是面对激励的升学竞争,教授没有书生气,还是学会了顺应——该学钢琴时就练钢琴,该补课就补课。任何成功的教育,首先要学习会在现实的背景之中寻求突破,更要用心地打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这就是梅教授的高明之处。女儿是活泼的,当她在班级活动中取得了成绩时,为其高兴的父亲不失时机地提示她“数学”要加点儿劲。当其在媒体上发表了文章时,他也会巧妙地点出现在的次要任务是考重点。这种做法似乎与我们所提倡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不一致,但是这种做法却是极为符合实际的。为了不让孩子多一些失望与伤心,让他们逐步顺应环境,才能有更多更好的快乐。我们不能过分天真地对此反叛,毕竟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我们个人的力量在其中显得微乎其微,面对现在的用人机制,现在的遴选办法,只要走到前面的人才会能多占有一些发展的机遇。当然不上重点也可以,考不上大学也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可以,但是作为发展的良好机遇就会少一些,这就是我们的国情。

小说描绘了一个真正像孩子的孩子曹迪民先生,憨厚天真,率真执着。上学第一天给女教师模仿理发,在教室里撒尿,上操时拉同学的耳朵,争着当号手,被窝里放小兵,忘记带课本,订正了六遍数学题,让人啼笑皆非的“举手发言”,本人本人下棋,没完没了地打电话,总是扑不住球的守门员……这样的孩子应该是快乐的,像孩子的孩子最终没有考取重点中学,嘴里还嘟囔着“都做对了”。

小说中还有一个真正像老师的老师袁老师。袁老师是梅思繁小学外语教师,她的教学成绩是非常好的,关键袁老师特立独行——不做家教。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现在的老师不做家教的很少。现在上课上得好的老师不到本人学校之外的学校给人上补习课的很少。”不只不做家教,他还请孩子到家里吃饭,每年元宵节她煮了元宵送到学生宿舍。春节把外语学得最好的十名学生叫到家吃饭,还给他们奖励。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这种老师是不是太稀少了?

梅子涵是小说一个重要人物,作为父亲、作家与教授,他对女儿充满了挚爱与期望。通过对女儿的教育,他也逐步认识到教育不能“哇哇乱叫”,教育更多的是一种心平气和,更多的是一种耐心的期待。但在女儿成长的关键时期,他还是有些耐不住,还是要把一些“数学问题”考上一番,耳提面命。小说更多的体现了一位父亲对教育的思考。小说表现了对“绿色学校”“T在举动”的欣喜,对诸如“曹迪民先生”“体育的故事”“电话散文”的赏识,在“数学数学数学”“革命尚未成功”“钢琴睡觉”中透显露对孩子成长的担忧与对教育的期盼。小说有几个耐人寻味的细节:“他们班有个从美国来的男生……老师问,你们希望我紧一点还是松一点,多教一点还是少教一点?大家异口同声说,紧一点!多教一点!但是他说,松一点,少教一点!”“我们同学之间经常这样问,你今天晚上几点睡的。请留意,是今天晚上。”这些细节,作者是与孩子轻松的谈话时了解的,可是作为一位敏锐的作家,他写这些文字时内心可能是苦涩的。作为一位大学的教授,写出如此贴近儿童,贴近现实的儿童文学作品,让我们敬佩不已。

梅子涵在开篇写的:“这是写给所有孩子和家庭的。如果你会笑起来,那因为日子本来就是这样;艰难和苦恼,则是人人没有例外,我们和孩子是在一起长大。有笑声和泪水才是真实的,不要等到成为绵长的记忆才享受,一开始,就已经很精彩。”让我们随着梅教授的笔去感受一位孩子精彩的成长故事,希望每一位家长、教师都能读一读《女儿的故事》。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