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学领域,最广为人知的IP就是诺贝尔文学奖。在绘本市场的新动向中,“经典”、“大师”、“诺贝尔”这些超级符号,可能共同构成此类绘本市场的“刚需”。
在这个众声喧哗、人心躁动的大环境中,每一个人都会前所未有地注重、需要经典的力量。
那下面这套书,是国内第一套专门为3—8岁的孩子定制的诺贝尔文学奖经典绘本。邀请了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画家,同时也是动画导演高盛婕老师,历时近两年,最终完成了这套绘本。
包括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泰戈尔的《新月集》、吉卜林的《狼孩莫格里》、梅特林克的《青鸟》以及黑塞的《可怕的奥古斯都》5本书。
希望通过这个系列,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中适合孩子阅读和接受的篇目都以绘本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孩子从小就能接触经典,亲近经典,理解经典,从小养成读经典的好习惯。
这套绘本是希望让孩子们像在海边捡贝壳一样自然、快乐地接触文学经典,让孩子毫无负担地,轻松地建立和经典的联系。相信这些从小就被经典滋养的孩子,一定能够更自信,更从容,更快乐地成长。
3到8岁的孩子能读懂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吗?
肯定不是所有诺贝尔文学奖作品都适合孩子阅读。有些文学经典确实需要孩子成长到一定阶段才能更好地理解、接受。
《青鸟》、《狼孩莫格里》、《可怕的奥古斯都》都是脍炙人口的童话,本来就是这些文学大师写给孩子们的书。
《新月集》是泰戈尔以孩子的口吻,写给妈妈的诗集,特别适合亲子阅读。
《老人与海》本身篇幅就比较小,故事情节非常简单,思想内核清晰,并且,这本书本身就存在着一个孩子的视角,从这个角度改编,小朋友们接受起来会非常容易接受。
改变过程中,策划团队专门邀请值得信任的作家和诗人翻译、改编,使之既保留原作的思想精髓,又适合孩子阅读的习惯。
这几个句子看起来平淡无奇,但家长在给孩子读出来的时候,会发现一种和谐的节拍感,朗朗上口,同时又神韵悠长。这种言语上的效果,也是精心研究,反复修改的成果。
因为是针对孩子改编的绘本,对于原文中那些不符合孩子接受习惯,或者在孩子的经验中还没有办法理解的事物,作家都做了针对性的调整。特别是针对原文中的那些长句,在保持作品原意的基础上,作家们专门把它们改形成节拍明快的短句,便于孩子接受和理解。
很多朋友可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诗歌是文学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在所有文学方式中,以诗歌对言语的要求最高。这套绘本在言语上的优雅、精美,在泰戈尔的《新月集》中也完满地表现出来。
所以,这套改编的绘本,通过精心的选题和改编工作,保证了3-6岁的孩子可以亲子阅读,6-8岁的孩子可以自主阅读。
这套诺贝尔文学奖经典绘本的特点
这5本书,每一本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每个主题都涉及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重要议题。
勇气篇:《老人与海》
冒险篇:《狼孩莫格里》
母爱篇:《新月集》
成长篇:《可怕的奥古斯都》
幸福篇:《青鸟》
这些书中探讨的主题,对孩子成长来说必不可少。并且,它们的作者都是大师级的,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在眼界、角度、深度上,可能是一般的“儿童文学”无法企及的,具备“经典”无可替代的独特性。更重要的是,根据每本书主题和故事的不同,画家采取了不同的绘画风格,使绘画在风格上和主题高度统一。
比如《老人与海》,要让孩子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勇气,没有比《老人与海》更合适的作品了。在大多数人的理解中,“勇气”经常由那些体魄强健的“英雄”表现出来;但只要海明威,他通过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一个连续84天都没捕到鱼的渔夫,一个徘徊在饥饿、贫困甚至死亡边缘的老人来表现“勇气”。
整个故事是围绕“大海”、“搏斗”、“勇气”这些词展开的,表现这些词,并不需要笔触太过精致,反而需要画面具有一种广阔的,“粗粝”的力量感。
为了实现这种感觉,画家采用了一种在外型和笔法上更多保留“绘画”痕迹的风格,保留了细部的线条,甚至刻意地使用了一些看似“芜杂”的笔触,(大家可以留意刀把上的麻绳,看着就结实、硌得手疼),以突出了整个作品所强调的坚强、勇毅的主题。
大家如果细心看上面这幅图,你会发现这幅画里的海水是有质量的。在这样的画面中,你好像伸手就能把海水掬到手心,触摸海水的温度、感受它的分量,体会海水从指缝间流逝是细微的摩擦感。
而当老人从大海深处徒劳无功地返航的时候,整个海面的蓝就不再明快,变成了一种沉重、压抑的深蓝,这种接近黑色的蓝,配合着老人弯曲下来的身体,把老人蒙受的苦难,身体的劳累,精神的痛苦,都精确地表达了出来。
所以,孩子在看到这些图画的时候,他即便完全不认识字,也能非常直接地从画面中感遭到作品要传达的信息。
童年无限,只读经典!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很多时候在于你为孩子选择了什么样的成长材料。让孩子从小读好书,读经典书,就是家长对孩子非常好的教育。
一个从小爱阅读,被文学经典滋养的孩子,不管未来生活如何,都能活得更坚定,更丰富,更有味道!
上一篇:1981-2023诺贝尔文学奖超全书单 | 300部书籍简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