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向你索取 却不曾说谢谢你
直到长大以后 才懂得你不容易
每次离开总是 装作轻松的样子
浅笑着说回去吧 转身泪湿眼底
多想和从前一样 牵你温暖手掌
可是你不在我身旁 托清风捎去安康
时光时光慢些吧 不要再让你再变老了
我愿用我一切 换你岁月长留
一生要强的爸爸 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微不足道的关怀收下吧
有一种爱是如此委婉,又是如此伟大,让我们变得坚强英勇,让我们有无比的勇气面对人世的冷暖,那个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我们几乎不曾表达过我们内心的爱与感激,就像他从未说过“我爱你”,却不断在我们的身后默默给予我们关怀与支持,就像小时候他牵着我们的小手坚定地走向前方……
01《爸爸的围巾》中不断没有出现过的父亲
孩子围着爸爸的绿围巾去上学。爸爸的围巾给了他温暖、给了他勇气、给了快乐。但是有一天,围巾被风刮走了,孩子找啊找,没有找到围巾,但却发现小草变绿了、树叶变绿了,爸爸的围巾变成了春天的绿色。爸爸在天堂守护着孩子和妈妈。
这本简单的绘本读完不由让人潸然泪下,一位已经离去的爸爸,用他的围巾温暖呵护着孩子,虽然我们看不到他的身影,却仿佛能感遭到那个宽广温暖的父亲的怀抱。
02《背影》中感动了几代人的父亲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中国人表达感情比较委婉,尤其是父亲,在我们的印象中总是威严得不敢亲近,我们中国的孩子,晓得理解体谅父亲,多半就是从这篇一再被选入课本的《背影》开始的。朱自清的父亲算不上一位好父亲,但每一位父亲在某一霎时、某一阶段肯定心中是对子女溢满了爱的,虽然表达方式显得有些笨拙。
三毛也写过一篇叫作《背影》的散文,写的是荷西去世后,父母帮着料理后事,看到风中父亲母亲的背影潸然泪下。想起她之前写在德国留学时不敢有丝毫懒散,只因父亲为她的学费整日伏案辛苦工作。我们的父亲也许从不表达心中的情感,但当我们需要的时候,他总在默默支持着我们,倾尽所有也毫无怨言。
03《爱的教育》中温情、完满的父亲
“无论所见的是盲人,是驼背者的小孩,是孤儿,或是弃儿,都要想到此刻我眼前通过的不是别的,是人间的不幸与慈善。如果那是可厌可笑的残废者,装作不看见就好了。路上有未熄的火柴梗,应随即踏炼,因为弄得不好要酿成大事,伤害人的生命。有人问你路,你应亲切而细心地告诉他。不要见了人笑,非必要勿奔跑,勿高叫。总之,街路是应该尊崇的,一国国民的教育程度可以从街上行人的举动看出来。如果在街上有不好的样子,在家里也必定同样有不好的样子。”
《爱的教育》中安利柯的父亲是经常出现的角色,是一个具有完满人格的父亲,他会以书信的方式给儿子鼓励、指出儿子的不足、及时纠正安利柯生活中、学习中不正确的思想倾向;在日常生活中更是循循善诱,创造机会让儿子体验生活、积累知识,学会与人相处;他以本人的言行举止、无私的父爱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安利柯。
04《地震中的父与子》中坚韧、强大的父亲
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小出口开辟出来了。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我晓得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晓得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在经历了这场巨大的磨练后,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马克·汉林的《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的是在美国的一次地震中,一位父亲不顾劝阻,冒着生命危险,怀着坚定信心,经过38小时的挖掘与种种艰苦,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13位同学的故事。“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父亲是强大的,在父爱的伟大光辉中,儿子也变得坚强。
05《飘》中充满野性、对女儿百般宠爱的父亲
《飘》中有两位个性鲜明的父亲抽象,在斯嘉丽的成长和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斯嘉丽的父亲杰拉德是一位爱尔兰移民,其貌不扬,是野蛮中附着文明的综合体。斯嘉丽的母亲是当时主流社会的女性,温柔娴淑,相夫教子,一心要把女儿培养成真正的淑女,但斯嘉丽从内心里反感这一套。而杰拉德这位貌似粗鲁的父亲却真正塑造了斯嘉丽坚强英勇的性情。
母亲让她学习如何成为淑女,而父亲则与她一起瞒着母亲偷偷地骑马跨越栏杆。和父亲在一起时,她回归到了最真实的本人,斯佳丽喜欢父亲身上那种咀嚼烟草、擦过油的皮革和马汗等混杂味道,会和父亲一起商量骗过母亲骑马腾跃栏杆的事……
父亲的影响使斯佳丽内心充满了反抗和叛逆,让她敢于追求本人的自在和幸福,她鄙视世俗的道德规范,不畏流言与之束缚,活得坚韧英勇、自在自由。
父亲对她的宠爱和庇护,让她变得任性、强势、自傲,恰恰是这些特质让她在和平中以无比强大的韧性生存下来。
小说中一号男配角瑞特更是一位个性鲜明的父亲,他是知识渊博、风度翩翩的贵公子,追求时髦、讲求生活情趣的浪漫人,有钱又能让妻子挥霍的有钱人,幽默又有哲理的言语大师,同时也是桀骜不驯、性情叛逆的人。
然而,为了女儿未来的幸福,瑞特努力改变了本人的抽象。“原先不断讨厌他的人,现在看到他常常带着小不丁点的女儿骑在马背上,也都冲着他轻轻一笑。以前不断视他为危险人物而唯恐避之不及的妇人,也在大街上开始驻足和他交谈,说几句称赞誉蓝的言词。甚至最古板拘谨的老太太也改变了看法,认为一个能在小孩生病和坏习惯之类的问题上同她们交换意见的大男人,是不会太坏的吧”。
为了女儿,他变成了一个慈爱的父亲。因为女儿怕黑,他将邦尼的小床搬到本人的卧室,这在当时是显得非常不合时宜的,也因为仆人没有点灯而吓着邦尼时大发雷霆。这些举动都是瑞特对女儿强烈的爱。这些强烈的爱又是源于他对妻子的爱,从而加倍地转嫁给女儿。
文艺作品经典的父亲抽象多得数不清,他们有各种魅力,但最让人深深折服的则是他们对子女深沉的爱。你觉得哪位父亲最诱人呢?我的答案:我的父亲最诱人、最帅气、最可爱!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