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万物皆无情:
《小毛驴与我》原作名为《Platero y yo》,西班牙文的意思是《普拉特罗和我》,这本书是知名度仅次于《小王子》的儿童文学经典。
书中的柏拉特罗“娇小可爱,全身软绵绵的”,有着“宝石一样的眼睛”“像孩子一样温顺乖巧”,陪伴着许多和我一样的读者,度过了一个个美好的日子,安抚了我们已经躁动的心。书中有着斑斓的色彩,敏锐的观察,细腻的描述和诗情般的言语。
不过,这不是童话。在这里,有着美丽充满田园风情的莫格尔,有醉人的芳香四溢的葡萄酒,有热闹非凡的嘉年华,有静静流淌的小溪,有星星般的花园;有喝彩雀跃的孩子,有美丽可爱的少女,一切多么的美好。
还有那温柔的柏拉特罗,陪伴着诗人经常走在诱人的莫格尔小路上,一起散步,一起思考,一起倾诉……
我们的柏拉特罗有双会说话的眼睛:时而欢喜时而忧郁,有善于倾听的一对耳朵,悠闲时交叉,伤心时耷拉,快乐时可爱地竖起……
小毛驴柏拉特罗是希梅内斯最信任的伙伴,也是他倾诉万千思绪的对象。从拥有柏拉特罗到柏拉特罗不测死去,他用诗意的笔触,写了他们共同经历的许多故事,你会为他们纯真的情谊心动,也会为生命的离去而落泪。
这部经典文学作品,被所有西班牙语系的国家选入中小学的课本,还与《小王子》《夏洛的网》并称为20世纪三大感动心灵读本。
l 生活中的不幸遭遇(家庭因素)
看完这部作品,你会发现原来与美好相伴随的还有那洋溢在紫色雾霭中的淡淡的却又挥散不开的哀伤。
文中也多处出现“哀伤”一词,希梅内斯并不是一个天生悲伤的人,他已经有过一个快乐的少年时代,他的童年生活好像一片四处都是金苹果的园子,在父亲去世之后,经历了疗养院的修养,他的生活才变得不再完整,莫格尔对他的意义也不再重要,废墟的阳光中蒙上了黑暗的色泽。他的家庭后来因为在和银行的官司中失败,也因而倾家荡产,这也给他的悲伤添加了缘由。
他的这部作品中,就表现出一个流亡者的哀伤,他在诗中不断地去寻找,我们可以看到“被踩在雪白的驴蹄下地薄得像纸一样的地面,好像随时都会被踩碎,并分发出一股碳硫黄的臭气”。
他的诗中出现了许多的意象,《小毛驴与我》中,忧郁的花园,莫格尔衰败的痛楚,泉水和池水的描写,没有给他的生活带来任何的温馨感和安全感,因为小毛驴仍常常在尘土上留下它的脚印。
l 西班牙和平迸发后的莫格尔(社会因素)
1898年的时候,已经有过一场和平叫“美西和平”, 这一场和平对西班牙震动非常大,这个已经腐朽到快要终结崩溃的老牌殖民帝国,被迫要割让领土给美国。
战胜跟耻辱,让当时很多西班牙人,特别是年轻一代的知识分子,对这个国家、对他们的体制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在作者眼中:
成群的鸭子在游来游去,从码头上传来海关职员阵阵沉闷的脚步声,在岸边却看不到任何船影,这就是现在的莫格尔,除了尘封的库房外,看不到任何的炊烟,已经的小镇似乎就要消失,现在这里比旷野还要荒凉,莫格尔往日的繁华痕迹依旧可以分辨出来。
这不只让作者联想到她曾经那热闹非凡的风光岁月,他回到他住的房子中,他已经是这样的说道:“自从那时候,我就认定死亡是常常伴随在我身边的,这也符合我内向懦弱的性情,给我的终身带来了忧郁和无尽的哀伤”。
在《小毛驴与我》中还提到了不少的鬼故事,作者写到牧人、乞丐、黑人和百合花时,“魔鬼”就出现了,可是时间也并不能驱散诗人的悲伤。
这些“魔鬼”几乎都是西班牙人,当然还有一些英国人,尤其是苏格兰人,只要少数苏格兰的鬼需要微光,西班牙的鬼则更希望光线充足而且耀眼的白色莫格尔白得像冰糖一样,很多矮房子被从头到尾的漆成白色墙壁,看起来像涂了奶油一样,如果你在半夜的烈日下出门,沿着漫长的街道走过,会看到海市蜃楼般的奇景。
在莫格尔的西班牙鬼魂的最独特之处,他们都已经在旧事类似的作品中活跃过,家庭主妇不像家庭主妇,邮差不像邮差,服务生不像服务生,小女孩不像小女孩,一切东西都得到了应该有的样子:四条腿的成了两条腿的,两条腿成了四条腿的,一切都令你无法想象。
l 献给安达卢西亚最初的挽歌
希梅内斯,他把他的视野和关注对象集中在西班牙南方,那里是比较贫穷的地方,也是过去已经被伊斯兰统治了八百年的、带着异国文化氛围跟色彩的地方——安达卢西亚地区,这里也是希梅内斯的老家。
安达卢西亚地区今天是西班牙旅游的抢手地点,但在那个时候,甚至到了今天,这个地区相对都是比较贫穷的、比较乡下的。在以北方为主的西班牙社会里,会觉得那里是一个比较野蛮的、粗野的一个地方。
《小毛驴与我》就是他为本人的家乡的一个素描,一段刻画。
很多人描述这本书叫作献给安达卢西亚的挽歌,那是一个已经逝去的时代、一个已经逝去的文化传统。
l 希梅内斯对文学家三毛的影响
80后们一定都记得这样一首向往远方又怀念故乡的歌,大学校园里几乎人人哼唱,三毛作词、李泰祥作曲,齐豫演唱的《橄榄树》。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么流浪
流浪远方,流浪……
其实,这首歌一开始的名字并不是《橄榄树》,而是《小毛驴》。
音乐人齐豫透露,三毛把歌词交到李泰祥老师手里的时候,名字是《小毛驴》,为什么会取这样一个名字呢,一是因为在西班牙流浪期间,三毛看到很多小毛驴在田野上奔跑,像童话一样富有诗意;而另一个缘由,是三毛恰好刚刚读过一本充满生死感悟的书《小毛驴与我》。
希梅内斯和三毛有很多类似之处,都有一双敏感多思的眼睛,看透世间的虚伪混沌;同时还能保有一颗孩子般的纯真的心,呈现着永久的真、善、美。
所以这本《小毛驴与我》让三毛在异乡如遇知音一样,她说:这是一本叫人一读首篇就会哭的书。
希梅内斯是西班牙诗人,也曾是抑郁症患者。为了排解内心的孤单和忧伤,他一气呵成写下了这部《小毛驴与我》。
而《小毛驴与我》中那种哀伤、忧郁的情绪又让人觉得,它不只仅是一本儿童读物,这本书里面似乎别有深意,要等你心智愈加成熟,朦朦胧胧迈向更高成长的阶段的时候,才能够领略到人生无常的个中味道。
那种深情、孤凉的感觉交错在一起,诉说着心中道不尽的伤和爱,无怪乎三毛把它称作“是本一读首篇就会哭的书”。
已故翻译家孙仲旭已经这样评价它:
“这是除《麦田里的守望者》之外,最敏感、最孤单、最伤感的书”。
三毛深深认同一个观点:“好就是了,了就是好,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那时的三毛,对生死,已经有本人独到的体悟。
而《小毛驴与我》,也是这样一部教人参透生命无常的书,它与一般充满美好温情意象的童书不同,这本书通篇讲的都是关于死亡,它不只仅是写给孩子的生命教育书,更是教成年人如何直面死亡的触及灵魂之书。
听起来是个悲伤的故事,但极为难得的是,在希梅内斯笔下,死亡,并不让人感到恐惧,而是闪烁着最动人的美。那是如歌的行板,如诗的乐章。就像电影《寻梦周游记》中讲述的故事,在那遥远的天边,离去的灵魂等待着亲人的想念。记忆,让我们永不分开,生生世世。
柳轻烟:中学语文老师一枚,热爱学生,热爱文字,左手执粉笔,右手绘人间冷暖,在苟且的生活中不断地寻找着诗和远方。
上一篇:《小王子》读后感精选15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