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作者硬不如稿子硬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儿童文学出版中心

选稿质量当先,不只是针对普通作者,也包括一些名家的稿件。《儿童文学》从发稿到成品需要八九道程序。稿件的终审意见一般都在五六百字甚至千字左右,对编辑的奖罚列入绩效考核。

“这部稿子不论是从文学价值还是市场价值看,都属于平平之作……说不足可有3个关键词概括:浅、乱、散……如果请作者修改也要大改,要重新立意、重新结构,还是请他再沉淀几个月,想透彻再说吧。”在中国少年儿童旧事出版总社儿童文学出版中心,《中国旧事出版报》记者看到了中心总监、《儿童文学》主编徐德霞写的一份五六百字的终审意见。

“你们要求太严了!”这是很多给《儿童文学》投稿者的感受,他们都曾被要求对稿件“翻来覆去”地修改。

当然,这并不只是针对普通作者,一些名家都经历过由于稿件读者对象不适合被退稿的事。虽然如此,几乎所有全国知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一些名家、大家都是《儿童文学》的作者,他们对刊物的这种严谨态度和严格把关,十分认同。

据徐德霞引见,2009年中少总社儿童文学出版中心在《儿童文学》杂志的基础上成立,涉足图书出版领域后,次要做原创儿童文学中长篇作品出版。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心共出版儿童文学图书260余部,图书重印率达100%,总印数在10万册以上的图书有25部,推出的金牌作家书系、淘乐酷书系、《儿童文学》典藏书库、《儿童文学》伴侣等系列图书,在读者中颇有影响。

“《儿童文学》的品牌之所以50余年一直坚挺,是因为我们对作者队伍建设的注重,对出版质量的坚守。”徐德霞说,“今天的这些成绩是群体智慧的结晶,大家互相补台、互相补漏,合力为读者奉献了一大批优质出版物。”她表示,儿童文学出版中心多年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以责任编辑主把内容关、外聘专业校对把文字关这一内外结合的方式保证质量。

“我们选稿的标准是稿子硬而不是作者硬。”《儿童文学》副主编冯臻引见说,《儿童文学》注重可读性、文学性相结合,审稿只重文章质量,不看作者名气。他认为,抓质量不能墨守成规,而要与时俱进。如栏目要不断创新,以顺应读者不断变化的阅读趣味。

《儿童文学》的稿件从发稿到成品需要八九道程序:责编三校后,聘请外校三校,责编将这3个校次的结果进行核对修改,检查清样和蓝本之后交印厂印刷,拿到成书后再进行质量检查。图书稿件的终审意见一般都在五六百字甚至千字左右。对编辑的奖罚情况列入绩效考核,如有严重差错奖金全扣。

“我这关过不了,这书肯定出不去”是《儿童文学》副主编王苏经常对作者说的一句话。这种对质量的把关意识深植于整个团队。她说,每年新人进入中心后,都是“老带新”,新编辑好学肯学,老编辑更是不遗余力,中心的凝聚力和责任心十分强大。

“团队的共同追求是我们保证质量的土壤。只需用心去做,就能达到理想的形态。”《儿童文学》青年编辑孙玉虎道出了中心出版人坚守质量的共识。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