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沪太路”的超林公司,因之前在一家职业引见所提前联系好了一个饭店,于是来到了“宝山路”的这家职见所。店里的小伙子挺好, 有个女的是个外地的,来找工作,因没有钱了,这个小伙子白给引见一份工作,同时还给买了桶康师傅方便面,那女的就在店里泡着吃了;还有一个小伙说是新疆的,说什么他父亲过去在新疆上山下乡时在那里娶妻生的他,后来他父亲回到了上海,但跟别的女人又组建了一个家庭,本人不情愿去求助他们,还有二伯三伯等等,本人也不能去找,说什么他这个人比较无私,不情愿去求人,只想本人的事情本人去处理,一看就是打肿脸充胖子。而那个女的是去了一家单位,在值班室接听电话,她很感激引见所的小伙,还专门打回电话表示感谢。我去后,这个小伙对我也挺好,来找我的是一个安徽小老板,他说昨天没来,还说什么饭店开业了,请朋友们吃饭了。(明显是在撒谎,胡扯淡) 我随安徽老板到了浦东,是坐车从“延安东路”的江底隧道过去的,经过“陆家嘴路”、“浦东大道”,不断往东,在“民生路”处左拐进去,靠近江边了,在一片居民区中的一条小巷里的一处店铺边停下。小店不大,比较简陋,就他们一家人,他父母和他,一共三个人。他们一家人对我很好,待我为上宾,几乎是奉若神明。当晚吃的是荷包蛋面,他们一连给我盛了五六个鸡蛋,我很受感动,好久没有人这样对我好了。第二天去马路那边,也是“民生路”,又去了“洋泾路”、“苗圃路”、“定水路”那边买了平底锅、蒸笼什么的,还有酵母、泡打粉。(之前在人民公园、人民广场那里转悠买菜和其他东西,让一个司机在后面悄悄撞了一下,显然是嫌我走得慢,故意的,很是让人生气,不高兴,为了免生事端,我忍了。)回去后就开始做,一共做了四五天,小笼包也没做好,生煎更是做得不行,觉得呆不下去了,于是没事的时候又开始出去重新找工作。(他那里后来又雇了一个女的,做凉拌面的,不管我用不用炉,用不用锅,她就不打招呼直接用了,跟店老板递我的坏话,说我是跑江湖的,意思是忽悠人、不靠谱。店邻是一个兰州拉面馆,师傅和这个女的常开玩笑,打情骂俏尽说些下流话,一看就都不是些好东西,尤其这个女的更是里外不是人。)在渡口边菜市场、在“民生路”两边,最初又到“浦东大道”的两边,不断走到很远很远。“浦东大道”东面一马平川,刚建好,人烟稀少,店铺更少,所以去了也没走多远,西边较繁华也走得较长。因暂且找不到工作,就住在安徽一家人店里,一家人对我很好,其父越痛快,说吃住都不成问题,让我慢慢找,于是我又住了三天,前后共七天。此间我又回到过浦西 ,不断是坐车来往,又去那个引见所让小伙子帮忙,因没有地方用人,暂且没人需要,那个安徽老板还告了我一状,说我什么也做不成。(实际上人家也没冤枉我,确实如此)在“宝山路”立交桥周边,还有一些商店的招聘广告中,还有整个“天目路”两边,连锁店、快餐店,还有“河南北路”,也就是“宝山路”不断往前走过立交桥那边,看人流车往,乞丐众多,过街天桥桥墩身净贴些乱七八糟的广告,让人心好烦。一连混了三天,第七天晚上离开,晚宿街头。当晚和安徽老板告别,撒谎说找下了地方,实际上并没有找下,当时是实在不好意思再在人家那儿住了。
第二天,我去了另一家引见所,老板是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听口音是内蒙老家凉城那块儿的,他同我拉了一顿家常,很是照顾我,没收我一分钱,说是给他做,跟他走就行了。于是我用他的车驮着包随他而行,到了附近的一处居民区,在一条小巷子里,一个小吃店,店主人是一对江苏的年轻夫妇,那个女的很漂亮,有着江南女子所特有的那种风韵,发型、长相、身材、神情、脾性和兰儿颇有点儿神似,可以说很像。当天傍晚去的,帮了一些忙,晚上就在那里打地铺睡,小两口一起,我和女主的弟弟一起。(后半夜醒来,朦胧中看到了不该看的)厨师技术不行,给客人们上的菜不行,女主泼辣,脾气不好,大声叱骂他老公和兄弟。第二天带上他小舅子出去买了些笼呀锅呀啥的,备了些料,回去又弄好了炉子。吃过午饭,他们按我的吩咐用猪皮给熬了皮冻,看着不行,心想我的技术不过关,不忍心让他们破费,再加上地理位置也不好,于是和他们解释了一顿,说是别上早点了,这个做不起来,省得你们赔钱,冠冕堂皇地讲了一大堆理由。他们似乎觉得也有道理,我与他们逐个握手,告别离去。女主对我很好,见我要走,甚觉可惜,嘱我有空过来串来。
去了另一家,是个街边小吃店,是个弟兄俩开的,也是江苏的。(此前一天联系好的)去到那里,弟兄俩对我很好,热情款待,其兄弟还给我买了份儿盒饭。当时他们已做开了拉面生意,我去后又开始张罗我这摊,还抱怨我昨天说好的来没早点儿过来。(离开安徽那家,晚上出来后坐车又到了“沪太路”超林公司宿舍区那边,想买辆二手自行车,没找到原先看到的那个市场,只好前往,很累很饿,在“沪太路”上不断走,最初在一垃圾箱旁边一僻静处坐着包睡了,很嗑睡,当晚有风,也很冷,不断睡到天亮,起来后见路上行人已很多,这天就在这附近转悠了一顿,想买车还是没找到,最初去了“宝山路”江苏小夫妻那儿,至于江苏兄弟俩这儿是前一天在原引见所联系到的,当时按地址坐车前往,在“长寿路”岔道“昌平路”那块儿找到了。本来说好了第二天去,可我当时想得太多,先去了那对江苏小夫妻那里。)下午什么也没做,买了些厨具。又转出去买泡打粉,不断转到了“南京路”,后来好不容易才买上。又来了个小姑娘做服务员。当晚熬猪皮、拌馅儿、发面。第二天开始上生煎,没做好,没几个人吃,一连三天都没做好,浪费了不少东西,剩下的发面太多了,不能用了,全做成了烧饼。此前又联系好了一家,打算走,却不好走,江苏老板让我把烧饼都买走吧,意思是让我赔他的损失。我说等我以后挣上钱再赔你这10斤面吧。见人家不允,于是把退伍证拿出来做抵押,那个江苏老板笑了笑收下了,那个厨师和新来的服务员也在揶揄得笑我,我很尴尬气愤,拿起包就走了。走出去一段路,那个江苏老板又追上来,说什么忘了还我这个了,于是把退伍证还我了。
离开江苏兄弟俩这儿,我去了“中华新路”附近事先联系好的老头那里,老头开了一家中等大小的饭店,上下二楼。试验着发面,发得挺好,开始做生煎,味道也不错,那个老头的外甥起初也很好,后来也刁蛮了。后来由于生意不好卖不动,他姐也挑拨离间,弄得我们关系很不好,故意跟我捣蛋直至生气和我大闹。就这样不断做了十来八天停了,我也什么也不做了,我也不走,人家也不赶我走 ,其老伴也不说什么。(其间他上小笼,让其朋友教我,带上我和服务员去“民生小笼”连锁店中吃小笼,后来我学着做,没做好,味道可以了,但是面不行,总是露汤,另外不白,是黑青的,蒸出来是瘪的。)离开这儿的时候,我要了50元钱,不要的话,人家也不自动给,我没提要多少,是老头本人看着给的。(老两口实际上也挺可怜,儿和儿媳妇对他们很冷淡,不怎样来,偶尔来一次也是冷冰冰的,不和他们说话,一看关系也一般,他们疼爱孙子,孙子也不亲近他们,有天来了要走,老头做了个好吃的连跑带逛得送出去,追出老远,儿媳妇和孙子都不搭理他,看着他真有点儿可怜)。
离开老头这儿,又出去找工作,先在附近找,怎样也找不下,路两边有许多做大包子、煎包、生煎、锅贴、小笼的,在路拐弯处有一家小饭店,做生煎,进去试,没试成,尴尬离去。还有在那条大道上见一开张的新店,招聘面点师,进去看了一下,太高档,且还没正式开业,只能是离开,继续寻找。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