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976年9月9日,一代领袖毛主席病逝。很快,这个消息传遍了全中国,全国人民都陷入到悲伤之中。
其中,一个少数民族的女子异常悲伤,好几次哭晕过去。在本人家里,这个女子专门为毛主席设了灵堂。在灵堂前,这个女子流着眼泪说:“我的命都是毛主席给的!”
这个女子,当地的人称她是程大嫂。早年是一个土匪头子,后来成为当地县政协委员。她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巨大的转变呢?之所以这样,正如她本人所言,还是归功于毛主席。
毛主席去世
程莲珍一战成名
1924年,程莲珍出生在贵州省长顺县一个叫中苑的偏远山村。中苑虽然是山高皇帝远的偏远小村,但此地依山傍水,风景恼人,生长在这里的姑娘大都眉目俊秀,面如桃花,是远近闻名的“美女之乡”。
程莲珍这位美女之乡里最美丽的姑娘,本来过着快快乐乐,无忧无虑地生活。可是,7岁那年,同寨的一位大姐出嫁到县城,请她作伴娘,被城里的一帮文人和富家子弟盯上了,他们说这是“贵州山国第一美人”,从此名传四方,登门求亲的人络绎不绝。
与此同时,土匪恶霸也打上了她的主见,当地有名的大土匪头子王海臣也派人来提亲,来人临走的时候皮笑肉不笑地说:王大哥有话,不答应就抢上山去!”。
这可吓坏了程莲珍,她当天夜里就跑到惠水县亲戚家躲起来。亲戚便劝她说,这么躲着也不是事,赶紧找个合适的人,也就不用提心吊胆的了。
可程连珍的眼光很高,远远近近没有她相中的人。说来也巧。程莲珍来到亲戚家的第三天就在大街上遇到了陈正明。
这陈正明是长顺县有名的富家子弟,住在摆角寨,毕业于贵州大学农学院,长得潇洒英俊,待人彬彬有礼,这在布依族中,可谓是人中之杰了,程莲珍一见钟情。
可后来她了解到陈正明读高中时就由父母作主娶了妻,她拒绝了陈正明的纠缠,陈正明一再解释,程莲珍还是没有心思,为了不让陈正明再找到她,在惠水城住了20多天,又悄然地回到中苑。
陈正明哪肯罢休,他经过认真策划,预备抢亲。深秋的一天晚上,程莲珍出去提水,被四五个小伙子抓进轿子里抬到了摆角寨陈正明家,就这样贵州的第一大美人在极度惊吓恐慌中当了新娘。
说也奇怪一夜过后,程莲珍像变了个人似的,对年少英俊、举止文雅的陈正明百般爱慕,她觉得能给这样一个大学生当妻子真是幸福。
陈正明对这个费尽了然而,好人命不强。1947年,程莲珍刚生下女儿没几天,祸从天降,陈正明突然半夜鼻孔流血不止,没等到天亮就气绝身亡!
年仅23岁的程莲珍和襁褓中的婴儿转眼间成了寡妇。就在程莲珍陷入悲伤痛苦中的时候,麻烦和灾难又接二连三袭来。
陈正明死去才一个月,一些有头有脸的人就派人带着厚礼来提亲,有直接管辖摆角寨的水波龙乡的赵乡长,有县保警大队的郭副大队长,有县参议会的殷参议长,正在省城大夏大学读书的罗绍凡,一表人才,也三番五次托媒来提亲,还带来一封求爱信。
面对这些摆角寨人又敬又怕的人物的纠缠,程莲珍并没有动摇为百般恩爱的丈夫守节的决心,她每次都以父亲教诲的“女子从一而终”的古训,委婉谢绝了婚事。
但是,就在程莲珍送走一个又一个媒人的同时,亲人的枪口却已经对准了她。陈正明已经出嫁的亲妹子陈八姑为了夺取哥哥留下的万贯家财,冥思苦想,横下一条心,尽快杀死嫂子,免得她出嫁后把财产带走,于是她找好了杀手。
刺杀没有成功后,陈八妹刺杀嫂子未遂并没死心,她安排了耳目打探嫂子的动静,并以1000元收买匪首王海臣,伺机杀死程莲珍。
程莲珍在惠水城住了七八天,房子收拾完了,便带人前往摆角寨。从惠水城到摆角寨,三四十公里,一路上山多路险,树木参天,是土匪经常出没的地方。
程莲珍和十多个保镖刚走进一个山垭,就见两山密林中飞出一群群受惊的鸟。她悄悄勒住马缰,把十多个人分成三股,左右两边各一股在密林中前进,她本人带着陈光复、陈光美兄弟走了羊肠小路,她叮嘱陈氏兄弟,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要紧跟着她向前冲。
左右两股出发十多分钟,约摸已经上了山,她才端着手枪,翻身上马,说声“走”冲向羊肠小道。
果然,不出所料,王海臣的人马就埋伏在这里,程莲珍一进入他们的视线,王海臣一声大喊:“打”,一排子弹扫了过来。
与此同时,程莲珍的左右两路保镖也在王海臣的两侧开了火,枪声爆豆似地响起来,子弹雨点似地落在王海臣的队伍里,王海臣被程莲珍的三面包招围蒙了,等他们醒悟过来,程莲珍他们已经走出了很远。
这一场反埋伏战,在长顺和惠水两具传开了,人们奔走相告,一个二十多岁的女人凭十几条枪,打得大土匪王海臣损兵折将,真是神了。
程莲珍收到一份特殊的委任状
陈八妹得知又没有杀死大嫂,急了,又想出一条毒计。这次,程莲珍依旧机智应对,朝着陈八妹后面的树干,砰砰就是两枪。
回家后,程莲珍吩咐人们将院子打扫干净,摆上酒席,杀猪宰羊,庆祝胜利。
两天后,正逢水波乡大集,集市上人们奔走相告摆角寨发生的事情,忽然,远处奔来一队人马,走在最前头的人边跑边喊“闪开!闪开!”
只见程莲珍骑在乌青马上,一队保镖跟在后边,两头的一匹马上横着两个五花大绑的人,身上血淋淋的,贴着一张白纸,上面写着“土匪”两个大字。这是昨天晚上活捉的。
程莲珍押着土匪在场坝上游了一圈,然后来到乡政府,把土匪交给赵乡长,要求严惩,还要求乡政府捉拿王海臣,为民除害。
其实,赵乡长与王海臣暗中早有勾结,但迫于群众言论,他不得不把他送交县政府依法处理,并暗地派人通报王海臣远走高飞。
从此以后,水波龙乡的人们很少听到土匪王海臣打家劫舍的消息了,程莲珍也过了几个太平日子。
1949年11月15日,贵州解放了,程莲珍决定把枪枝弹药交到县政府,并讲述她的情况请求保护。
她刚回到家,便看到许多身穿黄色军装的人正来回走动。等她回家一看,台阶上架着好几挺机枪,满院子穿黄衣服的人。
她埋着头,奔进堂屋,堂屋的八仙椅旁,围坐着当官容貌的人,她一个个扫视着,猛然发现两张熟悉的面孔,一个是在凉水乡当过乡长的罗绍铨,一个是向她求过婚的大学生罗绍凡。
就在程莲珍要上前和罗绍铨兄弟两说话时,罗绍铨突然站起来说:“报告总司令,她就是程大嫂。”
被称为总司令的人瘦长脸上留着一撮山羊胡子,他见程莲珍打量她,站起身来,走了过去,伸出右手一把握住程莲珍的手说:“程大嫂,久仰大名,今天见到你的芳容,我曹绍华实感荣幸。”
说到这儿,他贪婪地看了程莲珍一眼继续说:“罗团长,你们兄弟俩和陈大嫂都是布依族人,我们就按布依族的规矩,喝下几坛鸡血酒,庆祝我们同心协力,以成大事。”
程莲珍却仍然呆坐在墙角的椅子上,曹绍华见她很木然,脸上堆满笑容说:“程大嫂,你是一位女中豪杰,今天的事我们一言为定了,希望大嫂为国立功。”
说完把委任状送到程莲珍手中,程莲珍愣了好一会儿,才惶恐不安地接过那张委任状。无法之下,她只能被迫成为土匪。
1950年,贵州境内的土匪势力猖獗,省军区和贵州省委决定收缩兵力,将土匪一起肃清,暂时放弃了惠水县和长顺县部分区乡。这些地方的驻军在收到命令后,便相继撤离了。
四处抓兵抢粮、打家劫舍、欺男霸女,无恶不作,遭到当地布依族人的强烈反抗。
曹绍华见群众的暴动难以控制,急得坐卧不宁,罗绍铨献计用陈大嫂的名义张贴布告收集粮饷,阻止百姓反抗。
程莲珍在长顺县和惠水县是很有威望的,布告一贴出,水波龙的老百姓都交了粮,紧接着其它乡也都纷纷把粮食挑到摆角寨程莲珍的家里,几乎没有一家把粮食送到威远镇曹绍华司令部那里的。
同时命令二人迅速扩充兵力,预备参加攻打惠水县城。
不明真相的布依族人听说程大嫂召集他们,带着粮食,扁担、镰刀、斧头在3月20日前就赶到摆角寨。
程莲珍被捕地
3月20日凌晨,程莲珍见大门口挤满了黑漆漆的人群。她不能失信百姓,只好一边在心里痛骂曹绍华是大骗子,一边硬着头皮,带上她的十几名保镖和300多名蒙骗的群众,奔上去县城的路。
惠水之战前,曹绍华进行了缜密
可是,战役活机智,拼死应战,以一当百,左冲右杀,3000多匪兵难以攻进县城,正在战役
曹绍华指挥的匪军腹背受敌,狼狈逃窜,城外的道路和田坝里横躺竖卧着200名具兵尸体,罗绍铨身负轻伤。
程莲珍是被曹绍华所逼才参战的,她故意放慢行进速度,到了水波龙乡,又煮了一顿半夜饭吃。
所以程莲珍的人马赶到惠水县时,匪军已开始败逃,她指挥队伍只远远地打了一阵空枪,就命令撤离,一口气跑回摆角寨。
程莲珍和在电视剧《蒙阿莎传奇》中扮演本人的演员合影
因为在这次大型战役中,程莲珍的人马无一伤亡,所以布依族的老百姓就传开了,说她是神机妙算,枪打不进的女神。因而依附她的小股土匪和百姓也越来越多,竟达到一千多人。
从此以后,曹绍华一再表彰吹捧她,加上许多布依族农民对她的狂热崇拜,程莲珍变了,她越来越得意、骄横、凶残、狠毒,并死心塌地的投靠了曹绍华,当上了名符其实的土匪头子。
在曹绍华的指使下,她自告奋勇地攻打过长顺县城及大小乡镇,攻打过贵阳至惠水的重镇青岩、花溪,甚至企图围攻贵阳。
每次次要战役,她都出谋划策冲锋陷阵,从不退缩。以致女匪首程莲珍的声名不只在长顺县惠水县家喻户晓,还远传到镇宁,安顺、郎岱等县。
,一时间,300多公里长的封锁线上,各各山岭都驻进了剿匪的队伍,大大小小的道路都设置了关卡,犹如天罗地网,大包围圈套小包围圈,清剿象梳策子似的。
不出一个星期,曹绍华的匪军全被歼灭,曹绍华在长顺县斗蓬冲的一个小山坳里被生擒押送到贵阳公审处决了。
合理军民欢欣鼓舞庆祝胜利的时候,发现匪团长程莲珍和她的十多名保镖以及罗绍凡、罗绍铨弟兄俩却逍遥法外。
很快,剿匪部队在长顺、惠水安顺、柴云等地张贴出印有陈大嫂的通缉令。当地驻军、剿匪部队和地方干部都迅速举动起来,四处清查,甚至连一片小树林和破草屋都没有放过。
可一连40多天过去了,他们还是没有看到程莲珍一伙人的影子。原来,就在曹绍华被活捉的第二天,她便带着保镖来到冷水一带的一座岩洞中。
炮轰了三天,程莲珍一伙人便趁着夜色,从秘密通道逃走了。
左二为程莲珍
为匪徒全部烧死呛死在里面了,便下令进去搜查尸体。奇怪,在洞里搜查遍了,只发现一具烧焦的死尸和一些衣物、食品之类,其余的人逃到哪里去了哪,有个战士终于发现了一个仅容一个人侧身通过的出口,外面是一片苍茫的大森林。
女匪首程莲珍又一次逃跑了,还打死打伤二十多个解放战士,被抢走二十多支枪和一些弹药,为此连里有的干部还遭到了处分。
不过十几个土匪。
这些剿匪失利后,军分区专门开了一次会,改变了清剿战术,由一手抓分为两手抓,除命令原来的清剿部队继续清剿外,还把任务下达给惠水、长顺等县的公安队。
从这以后,女匪首程莲珍销声匿迹了,不论是追剿队、公安队、还是当地的老百姓,谁都没有发现过她。
程连珍突然自首
直到1952年底,陈光美突然带着程莲珍的几个保镖来到长顺县政府自首投诚。从投诚者的供辞中,人们才晓得们大势已去,决定遣散所有的弟兄。
在分手的时候她说:“弟兄们,我程莲珍到死也感激你们,我不能再托着你们受罪了,再拖下去一个也活不成,我们分手后,你们快去向政府自首,人民政府有政策不会杀你们。”
当程莲珍押解到贵定军分区大院时,几名追捕人员将她架出来,让她站在院内的一角,几名全副武装的战士站在旁边看守着,四面架着张开口的机关枪。
一时间,军分区机关干部战士,地方干部、市民、学生纷纷围观,大院里挤满了人,有些年轻人还爬到树上,站到墙上、房上,几乎所有的人都怀着猎奇心,想看看这个神通广大的女罪首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但是当人们看到程莲珍时,几乎每个人都感到非常诧异。因为,在人们的心目中,如此赫赫有名的女匪。虽然不可能长有三头六臂,青面獠牙,也必定是五大三粗,面目善良,可是站在人们面前的却是个非常漂亮的美女。
只见她稍高的个儿,纤细的身段,浓黑的秀发下是逐个张白净的鹅蛋脸;细长眉毛,一双杏核大眼睛又黑又亮,上身穿着暗蓝色绣有花边的大襟短袄,映托
面对着这样一个五花大绑年轻漂亮的女人,院里围观的人们指指点点,议论纷纷:“是不抓错人了?她就女土匪程莲珍吗?”
按理说程莲珍面对愤恨的人群,应该难过、恐惧、悔恨,但是,人们发现她泰然自如,脸上不时显露一抹浅笑,这个在枪林弹雨中穿入穿出的女匪首,早已把死亡置之度外了。
第二天上午,她被押解到省城贵阳。针对应该怎样惩治这个女匪首,省军区专门召开了会议。参加会议的人的意见几乎是一致的:“立即枪毙”,这是没有更改余地的。
当时,凡是拒不投降的中队以上的匪首,只需抓住就没有幸存的,而且批准权限也放得很宽,一个区长点头就可以立即处决,像程莲珍这样的匪“团长”就更必死无异了。
可是当要拍板定案时,公安队的一位担任人提出了另一种意见,他说:“长顺、惠水、紫云一带,还有一些四处逃窜的散罪,特别是几个少数民族的匪首还没归案,为了弄清他们的下落。陈大嫂能否暂缓处置,以毒攻毒。”大家认为有理。
过了几年,在省军区党委会上,对程莲珍处置问题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
有人提出“不杀”,理由是她是少数民族妇女,虽然卷进匪乱,但是所起的破坏作用不象传说的那么严重,如今大股土匪已消灭,留下她不但不害,还可以用她去争取散逃的土匪向政府自首,在新的情势下,也许会起到无益的作用。”
这种意见一提出,有人表示赞同,也有人坚决反对。一时难以统一,于是贵州省军区把两种意见及程莲珍的详细情况呈报给西南军区。
此时,西南军区参谋长李达,就要启程赴朝鲜参观,他指示把程莲珍一案暂且放置一下,等回来时再研究处理。
程莲珍已在省城的监狱里关押了一个多月,她觉得日子很难熬,在心里暗自呵斥她哪里能想到她的案子已惊扰了中南海,引起了毛主席的关注。
李达
毛主席批示释放程莲珍,事后看很高明
1953年3月下旬,西南军区参谋长李达参观朝鲜归来在北京住了几天,遭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他汇报了西南地区的剿匪工作,还专门谈及程莲珍的情况。
最初,李达说:“主席,这个女匪首,下面有的人说要杀,有的要放,……"毛泽东主席听到这里,打断了李达的话,用肯定的语气说:“不能杀,放了算了!”
说完,毛主席高大的身躯离开了沙发,拿起一支烟,慢慢地划着火柴点上,深深地吸了一口,随即陷入思考中。
李达看出主席还有话说,静静地坐在那儿听候指示。毛主席吸完了手中烟的三分之一后,以他特有的幽默语气说:“好不容易出了一个女匪首,又是少数民族,杀了岂不可惜?”
李达试探地问:“主席,您的意思是?“毛主席说:“人家诸葛亮擒孟获,就敢七檎七纵,我们擒了个程莲珍。为什么就不敢来个八擒八纵?连两擒两纵也不行?总之,不能一擒就杀?……”
李达领悟了主席的话,非常认真地说:“主席,我们照您的指示办。”
毛泽东和李达
1953年4月,西南军区参谋长李达来到贵州军区,其中一项次要工作,就是传达毛主席关于释放程莲珍的指示。
在贵州省军区次要担任干部会议上,李达传达完毛泽东的指示后,又谈了他本人的想法:
襟怀,更宏大的气魄。贵州的剿匪斗争虽然已是尾声,但工作愈加复杂。有些地方,土匪问题与民族问题联系在一起,这就更要留意政策,特别是宽、严政策要认真执行。这才有利于尽快消除隐患,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人。“
1953年6月5日,本来“罪该万死”的女匪首,竟又奇观般地被释放了。
程莲珍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政府竟然会放了她。当她得知同意将她释放的是毛主席时,她擦去感激的泪水,发誓要报答毛主席的救命之恩。
释放没多久,她回到已经落草为寇的长顺、惠水一带。
程莲珍晚年
在这里,程莲珍找到还没有投案的土匪,讲述了本人
在她的的努力下,程莲珍在一个月时间里让22名匪首投降。在这些人中,有几个号称“八大金刚”的匪徒,尤其是陈老毛、岑正学、陈登安三人起初并不投降。
程莲珍多次动员他们投降,都没有见效,她便带领着部队进山剿匪,成功将这个土匪逐个击毙。
此后,程莲珍多次立下功劳,成功得到政府的信任。政府不只给予她表彰,还将其安排到惠水城郊布依村寨居住,给予她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1953年秋,程莲珍在当地乡亲们的协助下,成功找到失散多年的女儿。终于,母女们团聚了。1958年,程莲珍当选惠水县政治协商会委员。后来,她又担任常委,直到退休。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