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人的感觉里,反腐一般是针对文官,较少针对武官,更少针对将军大帅一级。这其实是错觉,要是翻阅历史,我们会发现,现实恰恰相反。据北宋真宗时编修的《册府元龟》上的记载,从秦朝到唐末五代止,被查处和揭发的贪官有460名。其中,“宰辅部”中记载,五代之前被查处的宰相级贪官,共计29名;而“将帅部”中记载,五代之前被查处的将帅级贪官多达74名,高级将帅被查处数量是高级文臣被查处数量的2.5倍。
纵观历史,历朝军队的违法腐败是惊人的,比如明朝军队的违法腐败就相当触目惊心,就像地方官员买官卖官一样,军队里也可以买官卖官。钱还不只是可以买官帽,还可以“买闲”,就是说你不想参加训练,比如搞急行军几十公里之类,太累吃不消,没事,你交钱就可以免于训练,呆在军营睡大觉,或是逛窑子都可以。再有就是给土匪黑社会当保护伞,比如私贩食盐是违法的,没事,军队抽出一支小部队给盐贩子做保镖,《皇明条法事类纂》提到军官“往往接受盐徒财物,护送私盐出境”。
各级官员利用职务便利侵吞军用物资也很普遍,如谈迁在《国榷》中记载,天启年间,山海关“营房每间价六金,镇将侵克费不五六钱;马料刍克,十扣其半”。这是占物,还有占人呢,把士兵当成本人的私人劳动工具使用也很寻常,在当时叫“占役”。叶盛《劾内官弓胜疏》讲到,景泰年间,有军官调发军士为本人管理屯田,也有驱使士兵为本人建房造屋当苦力,这显然是贪腐的一种。至于那些老得掉牙的克扣士兵粮饷,“吃空饷”、“吃人头费”,就更多了。
整治军队违法腐败,要“擒贼先擒王”,先要把将军拿下。要是军队将领还有政治企图的话,除非帝王无力出手,有能力者一定会将其掀落马下。下面以三个古代落马将军为例加以说明。
李蔡:知耻他杀
第一个说说李蔡,他是西汉名将李广的堂弟,史书对他的生平记载比较简略,《史记》、《汉书》均附记于李广的传记之中:“李蔡,成纪人也,为李将军广之从弟。与广事孝文帝、景帝、武帝。孝文时,广与蔡俱为郎。景帝时,蔡积功劳至二千石。孝武帝时,至代相。以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为轻车将军,从大将军卫青出朔方击匈奴右贤王,有功中率,封为乐安侯。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中,代公孙弘为丞相。”
由此可见,李蔡因为军功累积,不断上爬,被授轻车将军,后来又跟随大将军卫青出征匈奴,战功显赫,封了安乐侯,最初代替公孙弘成为汉武帝任用的第二位丞相。这么一个封为列侯、位至三公的将军,除了名气之外,金钱、地位的收获比他哥哥李广不晓得强多少倍,却不知爱惜,因为贪占落马。《史记》说,“广死之明年,李蔡以丞相坐侵孝景园阳陵神道之地,当下吏治,蔡亦他杀,不对狱,国除。”
什么意思?《汉书》解释说得很清楚:“诏赐冢地阳陵,当得二十亩,蔡盗取三顷,颇卖得四十馀万,又盗取神道外壖地一亩,葬其中。当下狱,他杀。”皇帝赐给他墓地20亩,可他多贪占了三顷,卖掉赚40余万钱入腰包。不只如此,他还侵占了孝景帝阳陵神道外围地一亩当墓地。帝王神道边上的地怎样能随便侵占呢,你当皇帝没有城管幺,李蔡因之被揭发,论罪下狱。以李蔡的功劳,想来罪不当死,但李蔡耻感很强,不接受被狱吏侮辱,他杀了结,被封的侯国也被拿掉。
李蔡说功劳有功劳,说苦劳有苦劳,不过就是贪占了一些土地,比起后世的将军,功劳没有多少,动辄涉案金额甚巨,名贵国酒一拉几车,房产多处,下面来贿买官帽的钱箱都来不及清点相比,不晓得要清廉多少倍,这种居功并不自傲、贪得不多,而且还能知耻他杀的将军已经很难得了。
蓝玉:夷灭三族
如果说李蔡是一个低调将军的话,那么明朝的蓝玉就是一个“跋扈将军”,他是洪武年间拜为大将军的三员骁将之一(另两位是徐达、冯胜),曾为明王朝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赫赫战功。
随着蓝大将军立功越来越多,级别越来越高,渐渐地志骄气溢起来,史书上说他,“中山王(徐达)、开平王(常遇春)既没,数总大军,多立功。太祖遇之厚,寝骄蹇自恣”。
怎样个寝骄蹇自恣法呢?《明太祖实录》说他,“畜庄奴,假子数千人,出入乘势渔猎。尝占东昌民田,民讼之,御史按问,玉捶楚御史。及征北还,私其驼马瑰宝无算”。他畜养了很多庄奴,义子数千人,这些人仗着他的权势横行霸道。他已经抢占东昌的民田,御史弹劾,蓝玉一气之下,将御史痛打一顿。他从北方征战回来,私自贪墨了大量牲畜瑰宝等战利品。
又譬如北征元军归来,夜至喜峰关,关吏没有及时开门迎纳,他竟纵兵破关长驱直入,“帝闻之不乐”;“又人言其私元主妃,妃惭自经死,帝切责玉”,打败元军也就罢了,竟然
此外,蓝玉还贩卖私盐。孙宜《洞庭集·大明初略四》说他新近征云南元梁王胜利后,派人到云南私自贩盐,牟取暴利。
这些违法犯纪行为,换作一般人早就下狱治死了,但朱元璋“以开平之功及亲亲之故,宥而不问”。即念及他的功劳,以及亲戚关系:太子朱标的元妃常氏是常遇春的女儿,而蓝玉是常遇春的妻弟,所以没有追查。蓝玉征元归来时,朱元璋本来要封他为梁国公,但看到他屡屡犯错,改封凉,还把他的过错刻在铁券上,这已经是帝王严厉的提示了。但是蓝玉“素不学,性复狠愎,见上待之厚,又自恃功伐,专恣横暴”。他还越礼犯制,“床帐、护膝皆饰金龙,又铸金爵以为饮器。……马坊、廊房采用九五间数”。就算你确实没有逆谋的野心,但是这样越礼使用皇帝才能使用的器物,是何居心呢?
当时,太子朱标因病去世,朱标的大儿子朱雄英前已夭折,按照嫡长制的承继准绳,朱元璋将朱标次子朱允炆立为皇太孙。朱允炆只要16岁,性情仁柔宽厚,朱元璋已65岁高龄,估计朱元璋一想到本人百年之后,幼帝临朝,久经战阵、老谋深算的军中将帅自恃功劳,不服从调遣,动摇朱氏江山,觉都睡不着。
如若这些功臣大将老实服帖也就罢了,偏偏像蓝玉这样的,在他老朱还活着呢,就横着进横着出,违法犯纪的事情做尽,朱元璋如何放心得了?不管你蓝玉请求什么,他就是不批准。这边蓝玉也起疑心了,认为“上疑我矣”,那“不如趁早下手做一场”,预备在朱元璋外出耕籍田时起事。谋反的秘密被锦衣卫特务察觉并禀报朱元璋,正好让朱元璋找到一举铲除开国功臣的机会。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二月八日,蓝玉入朝,朱元璋下令将其逮捕,第二天投入锦衣卫大牢,第三天以“谋反”罪被处死,抄其家产,夷灭三族。朱元璋随即将打击扩大化,将蓝将军的党羽加以牵连诛杀,总共大约杀了两万人,开国功臣几被杀尽,仅存汤和、耿炳文等人,并将刑讯逼供得出的口供辑为《逆臣录》,公布于众。这就是我们现在能那么详知其情的缘由,从中不能不悟出,要想不出事,就得戒贪婪、戒骄躁,可是又有几个权势在手之时的人能悟透。
侯君集:终被处死
再说一个落马将军侯君集。史书上说他 “性骄饰,好矜夸,玩弓矢而不能成其艺,乃以武勇自称。”跟随李世民东征西伐,累功无数。玄武门之变,侯君集出策居多。太宗即位后,立封潞国公,赐邑千户,拜右卫大将军,凌烟阁上二十四人像之一。贞观四年,迁兵部尚书,绝对应该算是上将军衔。
其实,侯君集最大的功劳是率领唐军平灭高昌国,这是他一生最光辉的事迹。因之,唐太宗以高昌故地为西州,置安西都护府,留遣兵马镇守,西域(现新疆)再次回到中原王朝的怀抱。
不过,在立了这次殊勋之时,侯君集犯了一个大错,他竟带头私取高昌宝物,这是严重的贪污行为,部下将士竞相效仿,将高昌国宝物抢掠一空。因此,侯君集一回来就被关进大牢,不过,唐太宗念他有功,很快将他放了出来。
大约这次凯旋得到的不是红地毯而是牢狱,令侯君集耿耿于怀,最终使他偏离人生航道,站错了队,遭致灭顶之灾。
当时,李世民的太子李承干怕被父亲废掉,暗中预备谋反,背地里联络侯君集,侯君集其实也晓得太子难于成事,但他还是想赌一把。太子企图谋反很快东窗事发,侯君集难脱其咎,念在侯君集曾有大功的分上,李世民又想放他一马,但群臣争进劝阻:“君集
唐太宗回到私室哭着对侯君集说,从今起,你我永诀了,“吾为卿不复上凌烟阁矣!”想到本人南征北战,最初弑兄杀弟,弄到帝位,全靠这一帮老部下陪他征讨,出谋划策,立下汗马功劳,唐太宗的心情肯定很复杂。虽说唐太宗善于作秀,但这番泣泪,想必是真实的。不过,唐太宗还算留了情面,没有处死侯君集的儿子,将其流放到广东,以便为其父祭祀。(来源|《读者报》 作者|廖保平)
走过万水千山
我依然眷念您
欢迎订阅2019年《读者报》
邮发代号:61—98
订阅方式
1. 拔打11185或到当地邮政所订阅
2. 关注“读者报官方微信”,进入微店下单订报
3.淘宝店铺:
https://shop269196912.taobao.com4.《读者报》微店地址:https://weidian.com/?userid=357720529&wfr=wx_profile_wxh5&share_relation=
fe55d9279dc1de63_791158084_25.《看熊猫》杂志微店地址:
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2244146540上一篇:锦衣卫与南北镇抚司到底啥关系?真相:谁掌管北镇抚司,谁是大拿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