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老北京人的年夜饭,年味儿就是老家儿炖的带鱼,怀念已经的春节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今儿是大年初一,在这儿先给不断关注我们的北京人拜个年,祝您虎年心情好,见天儿没烦恼,越活越年轻,五福临门,年年不足,不难发现,最近一段时间,所有北京人都在聊年夜饭

所以今儿就跟大伙儿聊聊老北京记忆当中,印象最深刻的京味儿过年菜,北京人过年吃的饭菜讲究至极,比方说炸干丸子,炸咯吱盒,豆儿酱,芥末墩儿,包括富强粉的大白馒头以及红糖馅儿的糖三角,都是一些典型的老北京吃食

不过从五零后到九零后,提起过年家里必须吃的一些美食,第一反应肯定是带鱼,之所以这样说,并非空穴来风,真要掰饬起来,也算是个历史遗留问题,过去北京人过日子,跟现在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大伙儿都有单位

您要是个闲散人员,隔过去就是典型的胡同串子,见天儿无所事事,从某种层面来说,过去的单位不光是个上班儿的地方,同时也是北京人生活的一种保证,您只需有了单位,打上班儿报道那天起,直到退休,很多小事儿单位就都承包了

压根儿用不着自个儿操心,就拿过年的年货来说,直到九十年代末,每年只需进了腊月,北京有很多单位,尤其是国营单位,都能看着这么一景儿,也就是职工统一发过年的吃食,北京人有句俗话叫肉不能埋在饭里,单位发年货,这么露脸儿的事儿,自然得让大伙儿都晓得

所以当年发年货的地方,几乎都在单位大门口,每个单位的实力不一样,发的年货也大有不同,条件好的不光发吃的,就连鞭炮都给您预备好了,年货拿回家什么都不用买,直接就能过年

条件差得最不济也得有这三样东西,一桶油,一袋米,外加一盒冻带鱼,也就十斤二十斤左右,装在一个大纸盒子里,可能老北京人都还有印象,过去在北京,年前这几天,甭管在哪个区,走在大街上,用不着走多远儿,准能看着三个一群,五个一伙,一大帮人跟那分东西

发年货的人,手里还有本花名册,点到谁,谁过来领,回来的路人还盼着能碰着个熟人,好显摆一下,再往前说,七十年代,北京单位不发年货,每到过年,市里的北京人可以拿家里的副食本儿上粮店,菜市场去买过年要吃的东西

过去不是拿着本,直接就可以提溜儿一份走,是拿着家里的副食本才可以花钱买这么一样东西,光有钱没本儿,人家压根儿就不卖,花生瓜子都论量,您要想买带鱼,得去国营副食店,再不就是老北京菜市场

就拿我小时候住崇文区来说,这片儿的北京人过年买年货都上崇文门菜市场,分柜台卖东西,卖鱼的柜台后面,还有专业养鱼的水泥池子,卖活鸡活鸭的有大铁笼子,谁要想买点稀罕吃食,都可以上崇文门菜市场,如果这儿没有的话,别的地儿您就不用再去了

小时候放学就喜欢往崇文门菜市场里跑,因为里面什么都有,不少孩子都把菜市场当动物园逛,之所以有这么多崇文人都怀念崇菜,是因为这个菜市场的东西质量好,那时候胡同街坊买带鱼首选都是这个菜市场,宁可多排会队,也不情愿在其他地儿买

图的就是一个新鲜,如今买菜都是塑料袋儿,过去北京人都是挎着菜篮子,后来还有了菜篮子工程,这说法就是老北京留下来的,带鱼北京人都晓得,腥味大,这玩意儿要搁兜儿里,放在菜篮子里头,家不远的话,也能带回去,但回来都是腥汤子,您也不好收拾

所以那时候北京人买带鱼都有一个神器,也就是老式的搪瓷盆儿,跟过去的脸盆儿差不多,就是口径小一点,老北京人管它叫浅子,意思是它比盘子深,比盆儿浅,平时可以洗菜,早点还能出门儿买豆汁儿,可以说北京人过日子都离不开这玩意儿

过年这几天,北京人,人手一个小搪瓷盆儿,售货员穿着蓝大褂,带着套袖,胶皮手套,站在案子后面卖带鱼,那会儿卖带鱼跟现在差不多,都是按宽窄分级,北京人最爱买的只要两种,三毛八的算特级带鱼,身子宽,肉也厚,两毛五的就差点意思了,不过也能凑乎吃

往下也有一毛五的,这种带鱼比手表带宽点无限,除非家庭条件不好,轻易没人情愿买,再就是去得越早,选择的余地也就越大,所以那时候过年买带鱼,北京人都情愿起大早,赶到菜市场排队,话说到这儿,那么多鱼,北京人干嘛非喜欢吃带鱼呢?

这还得从六十年代说起,在这之前,北京人几乎不吃带鱼,只认天津过来的黄花鱼,真正能上得了北京人餐桌的,只要两种鱼,还都有吉祥寓意,一个是鲤鱼,一个是鲫鱼

还有个谐音的问题,它跟吉利的吉是谐音,直到今天,还有不少北京人讲究吃小鲫瓜子,这就是老北京留下的传统

为什么不吃带鱼,北京人讲究吃鱼有头有尾,而带鱼都是一段儿一段儿的,过年吃感觉不是特别好,七十年代以后,储存条件好了,冷库多了,市面儿上卖的带鱼慢慢也就变成了以冷冻为主的鲜带鱼,北京人长年累月吃带鱼,时间一长,逐步构成了这么一种味觉记忆

也是一种京味儿情结,再想改就没那么容易了,所以到九十年代末,单位过年发东西,多数都得有一盒冰冻带鱼,家家户户过年,不吃一顿带鱼,反倒感觉不习惯了,甭管是单位发的,还是菜市场买的,拿回来的第一件事都是把它先拾掇出来

炸带鱼北京人有不少讲究 ,只能炸到八九成熟,相当于半成品,炸好以后,找个干净的小搪瓷盆儿,放在里头,盖上盖儿,搁院子里阴凉的地方,把它冻起来,真正想吃的时候,您还得回一下锅,用力儿再炸一会儿

撒上点椒盐就能上桌儿了,红烧的也成,搁点水,放上葱姜蒜,糖醋汁儿,盖上锅盖,咕嘟一会儿就成了,那时候北京人过日子不像现在的年轻人这么奢侈,炸带鱼用的都是老北京蜂窝,火候差不多了,锅里倒满油,不过,这一锅油不能光炸带鱼

捎带手还得把其他吃食也都一遍炸出来,最初才是炸带鱼,搁进油锅里刺啦这么一响,满屋子飘的全都是油烟的香味儿,立马就找着过年的感觉

北京人都是提前把带鱼炖好了,小火咕嘟,半拉钟头,差不多的时候,给它翻翻身儿,大年三十儿这天,这带鱼炖得骨酥肉烂,那叫一个香,不得不说,小时候过年,那才是真正的过年,记忆里的年味儿,现如今已经找不着了!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