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打赤脚的童年》丨乡村童年的诗性书写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乡村童年的诗性书写

——读邓湘子的散文集《打赤脚的童年》

文丨刘定中

回想童年的那些趣事,你就会情不自禁地自然浅笑。不管你的一生是一条大河还是一条小溪,而你的童年一样是刚刚从石缝中涌出的一线清泉,纯净、通明甜美。在 我们每 个人 的 记 忆 库 里,都 珍 藏 着 一 颗 颗 流 光 溢 彩 的 童 年 珍 珠 。当然,童年也是各不相同的,不只是城里人的童年与乡村人的童年不同,乡村富人与贫苦人的童年也是截然不同的。《打赤脚的童年》写的是乡村贫苦孩子的童年。我的童年就是赤脚童年,赤脚到水田捉泥鳅,赤脚到小河捞鱼虾,赤脚到田边地头扯猪草,赤脚到井里挑水到山上砍柴,一天到晚总是一双赤脚,冬天都难得有布鞋穿。因而,边读边回味本人的童年,文字带着体温走进我心中,激活的情感在胸中崎岖,悠长的韵律在耳边回荡,我深深感动于书中童年亲情的融融暖意,深深感动于书中童年生活的浓浓趣味,深深感动于书中童年梦想的如花美丽,深深感到于书中的那些真,那些善,那些美。我在湖南省教育厅关工委分管中小学主题教育活动,2014年至2015年度主题教育活动的主题是“少年向上 真善美伴我行”,我们为学生们的优秀征文作品选编出版了《真善美之歌》,而《打赤脚的童年》正是诗一样书写乡村童年的真善美之歌!

童年亲情的诗性书写

亲情是人生的永久主题,也是文学的永久主题。我们的生命历程融进了亲情的每一朵鲜花,每一声欢笑,每一个眼神,每一句叮咛,每一步脚印。人生的童年,亲情尤为珍贵,可以说,童年是贴着亲情成长的,亲情托起童年的赤脚,使之快步如飞。在《打赤脚的童年》中,抒写亲情的篇章《红对联》《敲竹梆》《月饼之夜》《山的那边》《温暖的火塘》《春日的怀念》《阳光很烫的正午》《纸风车》等等。在这些篇章中,亲情书写得如诗如画,神韵悠长。我读到,“月亮圆了,悄悄地从山头上升起”,便想起李白的“小时不识月,呼做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而读到,“妈妈手里握着镰刀,从月光里走回家”,“新鲜的月光泻亮了窗前的小饭桌,照着母亲用菜刀切月饼,照着守在桌边的我和弟弟”,我也融入了月光和亲情之中。啊,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母子亲情画,这是一首多么感人的母子亲情诗。我读到,“用水娘草与糯米饭舂和蒸成的米耙,有一股浓浓的诱人的草香味,吃到口里,糯糯的,绵绵的,清苦涩润。姐姐和我,都爱吃外婆做的米耙”。“瞧着我们吃得那么馋,外婆瘦瘦的脸上就显露慈爱的笑容”。“外婆在下那场大雪时故去了”。“我和姐姐------在墓前栽了弧状的一圈水娘草,让那细碎的米粒般的金黄小花,陪伴着劳苦而孤寂的外婆”。这些文字,美到极致;这种亲情,刻骨铭心。真的是,有时,一滴亲情,滚滚的生命汪洋便会漫延心中,绽放层层叠叠的情感浪花。

童年生活的诗性书写

乡村贫苦孩子的童年生活可以蘸着血泪写成一部苦难史,而湘子却从本人的成长经历和生命体验中,精心选择那些美好的、诗意的童年生活片段,精心选择那些陪伴本人成长的可爱可亲动物或植物,用诗的情感,诗的言语,诗的技巧自然地从容地恰到好处地描绘成一篇篇精短散文。这些精短散文就是一幅幅精美的画,一首首动人的散文诗。湘子的童年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劳动是山村子的第一课,他打猪草、拾稻穗、抬石头、插秧、放牛、砍柴、守夜。玩是孩子的天性,山村孩子的玩是独特的,他站在怒放的桃树下,吹着桃花飞。他立在菜园边,做闭眼睁眼的游戏,看五彩绚丽的菜花翩翩起舞。他和小伙伴看到山溪边的竹筒车慢吞吞地把清凌凌的溪水浇进竹笕,滋养稻田,就找来陈年的高粱秆,做成一架轻盈精致的小水车,彩色纸片固定在转盘上,在溪边沙地筑一个小水坝,把水车安好,小水车转动着,七色的纸翼带着水珠,像亮晶晶的眼睛。他在山潭边拾起干净圆润的薄石片打水漂,挥臂漂出去,角度和力道都把握得巧到极处,薄石片像长着翅膀的水鸟,飞快地在水面跳动,一下,两下,……在山潭的波光上跳着简约而优美的舞蹈,最初俏皮地停了一下,没入波纹里。湘子以灵动的文笔,描绘出灵动的情境,趣味无穷,诗味无穷。

童年梦的诗性书写

童年梦像一幅春天的画卷,在稚嫩的期盼中,悄然地在初开的粉红的桃花中闪现。我们每个人的童年都有梦,但梦却各不相同。山村孩子渴望山外的世界,梦想成长为展翅飞越大山、飞向蓝天白云的天鹅。湘子的童年梦在《山的那边》《给霍林河写信》《梦痕》等篇章中,展现得天真烂漫,诚实富有。在翻越去外婆家的大山时,梦想从自家门口挖一条隧道,直通外婆家,架滑梯从山顶一下滑到外婆家。在给参军到遥远的霍林河的姐夫写信时,幻想本人躲进小小的信封中去,到那个神奇的地方看“成片成片的向日葵开花了,一望无际,像金黄色的海洋”,看零下三四十度的冰天雪地。梦想成为军人制造木头手枪,“一不留神,刀子砍在手背上,鲜血泉水般直冒”,“手枪做好了,手背落下了一个清晰的刀疤印”。梦想成为深居简出,吃百家饭,神仙一样快活的匠人,制造竹椅时,“凿锋一歪,把左手食指破”,从而懂得了用青竹末止血特灵。梦想成为教师,与伙伴一起给老师做竹根教鞭,抓住竹根的手被伙伴削竹根刺的刀划开一个血口,但给老师做成了一根黄亮亮的竹根教鞭。童年的梦像一朵朵美丽的桃花,有的在岁月的风雨中悄然飘落,无声无息;有的沐浴着阳光雨露长成金黄金黄的蜜桃。湘子师专毕业当了老师,攀爬到童年的一个梦想的高度。人生梦想的高度节节提升,如今,已提升到作家、编审的高度,已提升到中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的高度。梦想还在继续提升。然而,童年的那些梦,依然那么纯真,那么美好,像一首百读不厌的诗。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陆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授权:0731-84329818苏女士。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编:李婷婷]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