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二谈儿童文学写作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一、创作的经验

回忆本人的儿童文学创作之路,有偶然因素,也有必然因素。

先说说必然因素吧,这得从我的阅读说起。应该说,小学时候我就接触到了儿童文学,读过儿童文学报刊,也读过一些经典名著,内心里早就埋下了一些儿童文学的种子。此外,在大学时,我也在图书馆接触到了一些儿童读物,和一些少儿刊物,包括翻阅一些妇女、家庭和育儿杂志时,也读到了上面的一些童话和儿歌。另外,一次英美文学课堂上,外教推荐我们读王尔德的童话,我去外语系的图书材料室去找,结果读到了王尔德的童话英文版。因而,阅读给予了我一些对儿童文学的基本认识,也暗中构成了我的一些偏好。当然,之所以很顺利地走上了儿童文学创作之路,还有编辑的厚爱和一些师友的鼓励。我个人还感觉到,我的心性和人格比较单纯,这也是我喜爱和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和研究的一些因素。

再来说说偶然因素吧,这依然得从阅读说起。大学毕业后的十来年,虽然我在大学教外语,但不断保持着文学阅读的习惯,也跟踪当代文学。有一天傍晚,我去一个报亭买文学期刊,发现那里也摆着《少年文艺》和《儿童文学》杂志,当时心想:这都是我小时读过的,不晓得现在里面刊登的是些什么。于是我猎奇地买了两本,回到宿舍一读,发现上面刊登的作品和我小时候读过的作品方式和内容差不多,感觉还是那样。不过,我读了两遍,突然发现本人平时写的一些短诗和散文诗,也适合在上面发表。于是,我就抄了几首诗,分别给《少年文艺》和《儿童文学》杂志投稿,没想到都被编辑采用了。从此,我自动揣摩儿童文学报刊编辑想要的作品尝道和风格,并不断得去写,这样,渐渐在各种少儿报刊上发表了儿歌、儿童诗、散文和小童话,也时常翻译些美国短童话和小诗投给少儿报刊,结果也发表了近十万字。

这些必然和偶然的因素,加上我不断坚持写,并在创作的同时,也坚持大量阅读优秀作家的作品,并学习与模仿,于是,我就走上了创作之路,后来还开始理论批评。

我的儿童文学创作经历也给我一个启示,那就是要充分利用本身四周的条件,同时勤奋坚持,多练笔,就可以创作出合格的作品,并能变得更好。

二、创作的理解

对儿童文学创作,很多人觉得有童心就可以了。陈伯吹的“童心论”就是一个例子。童心固然重要,但为儿童写作肯定不能仅靠童心,而要理解这种言语创造的规律。儿童文学创作是成人的写作,成人即便有童心也处理不了言语的问题。成人不可能完全像儿童那样就说话,去表达,即便捏着嗓子也学不好儿童的言语。其实,儿童文学创作就好比成人言语和儿童言语之间的翻译,一个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就像一个优秀的翻译家一样,他能把成人的言语顺利地按照信、达、雅的标准翻译成儿童言语

陈伯吹

那么,儿童文学创作如何信、达、雅呢?第一,就是要自然,第二就是要真实,第三就是要优美。因而为儿童写作,童心要自然流露,爱要自然表达,而情感要真实,对生活和世界的反映要真实,同时,还要尽量用优美的言语,要让儿童文学作品显得美一些,高雅一些。有的人觉得儿童文学创作要追求原生态,把儿童日常生活的样态呈现出来就很好,这是不够的。一定要有对儿童生活的提炼,对现实内容的提纯,不能粗制滥造,甚至故意扭曲。还有的人觉得儿童文学创作就要低下身子和儿童对话,其实,仅靠一种看似民主平等的姿势还不够,最重要的,还是要处理言语的问题,因为当我们创作儿童文学时,是在创造一个言语世界,而且一个儿童文学作家和儿童的交流和对话,是通过作品,即通过本人所建造的言语世界,来和儿童读者交流对话,因而言语才是第一位的。儿童文学创作一定要面对言语的问题,要处理言语的难题,要有创造新的言语的勇气。

无论阅读儿童文学,还是创作儿童文学,言语问题是第一位的。作家的言语素养也是最重要的。缺乏对言语的理解,没有足够的言语素养,就很难为儿童写作,也很难创作出儿童喜爱也能得到家长肯定的作品。对儿童文学作家来说,培养对言语的荣誉感,尤其重要。一个对言语缺乏敬畏,对言语没有荣誉感的作者,是不可能写出合格的感人的作品的。

【责任编辑:张迎春】

作者简介

谭旭东,湖南省安仁县人。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儿童文学与创意写作博士生导师。安徽大学讲席教授,广东财经大学客座教授。儿童文学作家、理论家。出版《中国少儿出版文化地图》《童书出版新观察》《童年再现与儿童文学重构》和《儿童文学的多维思考》等多部理论著作,独著国家级教材《儿童文学概论》。获得鲁迅文学奖、宝钢教育奖、全国畅销书奖和优秀版权输出图书奖等多个奖项。

出版六家

出版人的小家

出版六家公众号的所有内容,均为原创。

未经许可,请勿使用。

投合作、转载。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